编辑推荐
基于生命与社会的演化,求解未来中国的合作伦理与群体创新。
内容简介
本书为汪丁丁教授2021年出版的《情理与正义》的姐妹篇,内容同样出自他为北大国发院开设的EMBA课程,但完全不重叠。西方学者阐述的演化伦理学始终难以摆脱哲学的规范视角,而作者更愿意在科学的实证视角下阐述演化伦理学,故而,在浏览了西方文献之后,决定编写一部新的演化伦理学。
在一贯的跨学科视角下,本书首先讲述地球的演化史与生命的演化史,其次是社会的演化与伦理的演化,尤其侧重于生命系统各层级各子系统的“内平衡态”。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期的目前阶段,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是人工智能技术。未来的20年,任何不从事创新的人类成员,以极高的概率将被机器智能取代。这意味着创新能力将成为每一个人的核心价值。
有鉴于此,未来伦理学应是关于如何激发每一个人潜在创新能力的伦理学。于是在最后一讲,作者讲解了自己的“创新伦理学”。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演化、文化变迁,很大程度上是合作秩序的扩展问题,也就是说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乃至群体创造性的问题意识,都是“合作何以可能”,作者将这一伦理学原理表达为“合作伦理三要素”————承诺、宽容、正义,其中又以宽容最难获得。
作者简介
作者汪丁丁,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东北财经大学教授。1997年至今任教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长期以来倡导“个体生命的自由”。在公共领域内所持的矛盾态度:批判主流,关注思想,拒绝媒体。研究领域包括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资源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经济学哲学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第一讲 导论
一、课程概述与参考文献
二、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合作伦理三要素
三、转型期中国社会伦理学的“问题意识”
四、中西伦理学的基本思路
附录1 从E20“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原理”学员35份作业当中得分较高的10份作业探讨企业内部的合作伦理问题
附录2 生命,技术,行为
附录3 逝者:马洪
附录4 什么是“精英意识”
第二讲 演化伦理学:地球与生命
一、生命的演化
二、合作的先天与后天因素共生演化
三、表观遗传学与基因遗传学
四、灵长类动物的生态龛位
五、饶敦博的“社会脑”研究
附录1 演化
附录2 性、性关系与社会发展
附录3 广义的技术与创新
附录4 从生命系统论到系统生物学
第三讲 演化伦理学(续篇):人类行为与合作
一、行为与秩序的共生演化
二、达马西奥:演化理性与内平衡态
三、三层次生命系统
四、文化层次的选择
五、竞争与创新的智慧
附录1 转型期中国社会与世界秩序(第一部分)
附录2 汪丁丁与布坎南1998年对话摘要
附录3 生命系统
附录4 从系统生物学到意识发生学(中篇)
第四讲 再谈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
一、领导力与人格学
二、嫉妒之为一种演化场景
三、智力—创造性—智慧
四、群体创造性
附录1 思想史方法
附录2 观念纠缠
附录3 互联与深思
附录4 暗黑心理学
附:第一讲之前的课程讨论群对话摘要
演化与创新:再谈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原理是2023年由世纪文景出版,作者汪丁丁。
得书感谢您对《演化与创新:再谈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原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