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精选50多幅颇具艺术特色和文人旨趣的绘画作品,使读者更感性、直观地把握国画艺术魅力。
内容简介
李长之先生利用西方美学理论观照中国传统绘画,从主观、对象和用具三个方面对中国画理论作出具有开创性和系统性的建构及评述,为人们重新审视中国绘画艺术提供了许多真知灼见,让读者更明晰地领悟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和独特美学价值。本书精选了50多幅颇具艺术特色和文人旨趣的绘画作品,使读者更感性、直观地把握国画艺术魅力。
作者简介
作者李长之(1910—1978),山东利津人。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两年后转哲学系,曾与吴组湘、林庚、季羡林并称为“清华四大剑客”。他的作品有《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陶渊明传论》《批评精神》《迎中国的文化复兴》《中国文学史略稿》《德国的古典精神》《鲁迅批判》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导言
中国绘画上之主观问题
1.中国绘画所要求者为男性的:壮美
2.中国绘画所要求者为老年的:壮美
3.中国绘画所要求者为士大夫的:壮美
4.其一:士大夫的意识
5.其二:士大夫的生活
6.其三:士大夫的教养
7.其四:士大夫的人格
8.其五:反写实的精神
9.其六:中国画中之形上学
10.关于中国绘画之要求“士大夫的”的总结:壮美
11.关于中国绘画在主观上的要求的总结:壮美
中国绘画上之对象问题
1.人物画缺少的原因
2.中国画家对大自然之观察
3.中国画中花卉之意义:经过组织的人生经验
4.对象问题之归宿:壮美
中国绘画上之用具问题
1.用具与主观及对象之关系
2.书画同源
3.笔墨问题之重要性
4.笔的问题
5.墨的问题
6.笔墨彼此间的问题
7.笔墨视为一物的问题
8.笔墨问题之归结:壮美
中国画论中之一般的艺术问题
1.艺术与大自然
2.艺术与实生活的距离
3.艺术与道德
4.天才问题
5.个性论:创造与模仿
6.创作原理
7.完整的艺术品之要求
8.艺术上之失败
9.艺术上之浅薄
10.创作与批评
11.艺术之时代划分
结论
附录
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是2017年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作者李长之。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