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批评丛书:在结束的地方开始

述而批评丛书:在结束的地方开始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从王安忆、格非到路内、张嘉佳,从非虚构写作、乡土文学到新媒体写作热潮,21篇文章是作者对当代文学作品的私人阅读札记,也是她面对当下广泛文学现象的回应与反思。

内容简介

《在结束的地方开始》是项静针对当代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的评论文集,也是她的第三本评论文集。书中收录的21篇文章大部分在2014—2016年间完成并发表,集中展现了她近年来在文学上的思考成果。书中内容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散文随笔形式的作家论,二是偏向历史与乡土写作的宏观层面评论。其中多数文章都是以某一具体作家作品为切入口,如路内、格非、张嘉佳、王安忆、林白、于一爽等,进而就相关话题展开的横向思考;也有从宏观问题出发对某一作家群体的集合讨论,如80后作家群体、非虚构写作者、新媒体写作等。

作者简介

作者项静,供职于上海市作家协会。著有女性人物传记《民国少女》、评论文集《肚腹中的旅行者》等。曾获《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在批评的世界里激荡风云——“述而批评丛书”序言

第一辑

在结束的地方开始——路内的工厂三部曲与1990年代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林森《关关雎鸠》与1990年代的小镇生活

这么早就开始回忆了——徐则臣《耶路撒冷》与“70后”作家的时间意识

失败者之歌——一种青年写作现象的生态学分析

时间索引与折返之光——《望春风》与时代变迁的文学叙事

石子投在水中

徽章的力量——《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和另外的写作

生活充满偏见,和对的人在一起——新媒体时代的札记

第二辑

我们如何呈现历史——重读王安忆早期小说

经验与书写:一个人在路上——林白的写作

如何处理劫后余生的生活

在他者的目光下:乡土中国的叙事变迁——以高晓声为中心

第三辑

致密物质集中营与远处的灯火——以近期几部长篇小说为例

时间之形:历史景观化的三种方式——以近年来几部长篇小说为例

个人简史、家族叙事、时代记忆——“80后”作家历史叙事的三个维度

村庄里的中国:城乡二元化结构中的“返乡”文学

第四辑

欢畅无尽 暗夜无边

到楼上去,到风地里去

野草在歌唱

沉默也会唱歌

多少青春不自识

后记

述而批评丛书:在结束的地方开始是2018年由世纪文景出版,作者项静。

得书感谢您对《述而批评丛书:在结束的地方开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一路同行:去想去的地方,做想做的事 电子书
本书分为无忧童年、突遇变故、职场磨砺、追求梦想四部分,收录了《姐姐引导我通向梦想之路》《十岁那年妈妈南下打工,我们都哭湿了一条毛巾》《我的工作从坐在工厂门口招聘开始》《给一个陌生姑娘送鼓励纽约地标旁》等散文。
词曲文体与批评:以明代为中心 电子书
本书主要探讨文体间的交互关系。
冯健男文学批评选集 电子书
冯健男先生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理论家,他的批评活动与共和国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参与了新中国建立以来近50年的文学史进程,影响了当代文学批评史的面貌。本书选编冯健男先生在文学批评领域的一些研究成果汇集而成,共分为三编:第一编“废名研究专论”,第二遍“文学理论介入”,第三遍“现当代文学批评”,以展现其在文学批评研究领域中的贡献,同时对于当今文学批评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在未来,与最好的自己相遇 电子书
梦想是点亮青春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正是因为有梦想,敢追梦,才让我们的青春变得不一样。本书描写了以文学爱好者陈辰为代表的一群少年,从默默无闻到闪闪发光的心路历程。在朋友的鼓励下,“笔杆子”陈辰参加全市中学生作文比赛,并获得一等奖。用实现梦想的方式诠释了成长的意义。陈辰的获奖,不仅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的信心,也感染了周围的伙伴,激励着周围的人勇敢地追逐梦想。
在事业和爱情的漩涡里 电子书
本书写的是铁道兵在兵转工前后,参加引滦入津和大秦铁路两项重大工程建设中创造出来的奇迹。书中作品反映了部队转为企业的艰难历程,展现了军人和职工在事业·爱情·家庭矛盾中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