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批评丛书:写在文学史边上

述而批评丛书:写在文学史边上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上海极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上海青年评论家的一次集体亮相。/既探讨语言中的现代精神和实感经验,又发掘契合当代的思想资源。

内容简介

20世纪中国文学史只是一门积累、考订史料的学问吗?眼下的文学史著作层出不穷,但以我私心而论,比较偏爱的是那些通过对文学史的阅读而能激发起与当下文学现状甚至切身生活对话的著作,在传统与当代的不断沟通、互释和重新梳理中,可以建立起文学史叙述的途径。

全书第一辑探讨语言中的现代精神和实感经验;第二辑是一组中国现代文学的史论文章,第三辑则向前辈学者和经典著作致敬。

作者简介

作者金理,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著有《从兰社到<现代>》《青春梦与文学记忆》《同时代的见证》等,获“2012年度青年批评家”、上海2014年度“社科新人”、第五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入选“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在批评的世界里激荡风云——“述而批评丛书”序言

语言、文学与实感

章太炎语言文字观略说

文学“实感”论——以鲁迅、胡风提供的经验为例

语言与“实感”——通过一封家书释读胡风的文字与理论形态

论文衡史

造人·“伪士”·日常生活——重读《伤逝》,兼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反躬自省的“医生”与拒绝被动的“病人”——文学中的医疗与卫生话语

“昔之殊途者同归”——重识《庄子》《文选》之争

“关系网络”中的施蛰存

贾植芳先生的晚年书信

重回历史语境——“可能”、问题与尝试

善善从长

一言何以成新说——关于文学史理论“共名与无名”

博采众长开新史——关于严家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文学史研究的“一身二任”——关于程光炜《文学史二十讲》

站在“传奇”与“诠释”反面——关于张新颖《沈从文精读》

述而批评丛书:写在文学史边上是2018年由世纪文景出版,作者金理。

得书感谢您对《述而批评丛书:写在文学史边上》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族裔、地方与话语:文学批评集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两部分,诗歌批评部分主要以当代藏族汉语诗歌批评为主,从族裔属性和地方性知识两个维度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藏族汉语诗歌进行个案和群体研究;小说批评部分以万玛才旦、严英秀、拉先加、云才让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分析当代藏族小说中呈现的地方性、族裔性、现代性特性,探究当代藏族小说作者创作的文学观念、写作经验、心得体会等。此外,书中加入张曙光、高春林、乔典运、诚然等其他民族作者的小说和诗歌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综合教程 电子书
本书以著名作家和作品为纲介绍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分为五个编章,包括:第一个十年文学(1917-1927),第二个十年文学(1927-1937),第三个十年文学(1937-1949),工农兵文学和新启蒙文学等。
新编外国文学史教程 电子书
本系列教材针对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教学而编写,具有以下三项鲜明特色:1.全面覆盖本科阶段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具整体性。2.参编院校和作者众多。本系列中每个选题都由主编邀请十所左右院校的教师参编,而且不同选题邀请的作者和院校尽量不会重合,这样就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丛书参编作者和院校覆盖面,对教材的后期使用和推广非常有利。根据前期与主编联络情况,每册书的年使用量在3500—5000册之
丧钟为谁而鸣(英文原著版) 电子书
本书是海明威流传最广的长篇小说之一。本书为英文原著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简明教程 电子书
本系列教材针对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教学而编写,具有以下三项鲜明特色:1.全面覆盖本科阶段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具整体性。2.参编院校和作者众多。本系列中每个选题都由主编邀请十所左右院校的教师参编,而且不同选题邀请的作者和院校尽量不会重合,这样就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丛书参编作者和院校覆盖面,对教材的后期使用和推广非常有利。根据前期与主编联络情况,每册书的年使用量在3500—5000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