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集刊长期以来聚焦于经济法专业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研究,是本领域国内创办最早,持续出版且数量最多,影响力最强的刊物。
内容简介
本期推介:反垄断与规制大数据、互联网行业经营集中反垄断规制的挑战与解决思路、由简约通达正义、垄断协议中“相关市场”的界定、新时代我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解构与重塑、论体系解释下商业诋毁的法律认定等文章。
作者简介
作者陈云良,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法学院院长,著名经济法学家。兼任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理事、湖南省经济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经济法论丛
卷首语
网络经济法专题
反垄断与规制大数据
目次
引言
一 既有学术研究成果
二 大数据是否会产生促进竞争的效益?
三 大数据是否会对竞争产生影响?
四 反垄断执法是规制大数据的正确途径吗?
结论
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反垄断规制的挑战与解决思路
目次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的特殊性
三 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反垄断规制面临的挑战
四 互联网行业经营者集中反垄断规制的解决思路
五 结语
互联网租赁押金的性质及监管模式
目次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互联网租赁押金的性质
三 互联网租赁押金的监管模式
四 结语
财税金融法
由简约通达正义:税法类型化观察法的适用
目次
一 类型化观察法的法理基础的争论
二 实质类型化与形式类型化:拟制与推定
三 经济观察法与类型化观察法的殊途同归
四 结论
论税收法治进程中的纳税人权利救济——从完善纳税人诉讼制度的视角
目次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纳税人权利的基本内涵
三 我国纳税人权利救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四 完善我国纳税人权利救济的途径
论金融法学体系的建构、重塑与拓展——基于领域法学视角的考察
目次
一 溯源寻迹以致远:经济法的独立生长与金融法的诞生
二 筚路蓝缕启山林:金融法的立法与法体系的建构
三 朝来寒雨晚来风:金融危机对金融法学体系的重塑
四 而今迈步从头越:金融法学体系的拓展
五 结语
市场规制法
垄断协议中“相关市场”的界定——以中国电力反垄断第一案为切入点
目次
一 “相关市场”在界定垄断协议中的缺位问题
二 垄断协议中界定“相关市场”的必要性
三 垄断协议中“相关市场”的界定准则和方式
四 结语
论体系解释下商业诋毁的法律认定——基于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刑法的双重视角
目次
一 问题缘起:“鸿茅药酒事件”引发的思考
二 商业诋毁的法益识别与衔接:复合法益的还原
三 商业诋毁的违法性与有责性判断
四 结语
中国公平竞争审查例外制度生成的文化诠释
目次
一 引言
二 调和主义思想:例外制度生成的方法论指引
三 积极的国家干预情结:例外制度生成的观念支撑
四 整体主义利益观:例外制度生成的价值取向
五 实质化倾向:例外制度生成的思维基础
六 结语
新时代我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解构与重塑
目次
一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历史回顾与制度依归
二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解构之一——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必要性为切入点
三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解构之二——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不足为切入点
四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之重塑——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完善为切入点
五 结语
反垄断实施机制的反思与完善 ——以反垄断公益诉讼为论
目次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引入反垄断公益诉讼的现实契机:传统机制的失灵与公益诉讼的破冰
三 引入反垄断公益诉讼的理论依据:法学与经济学的双重支撑
四 引入反垄断公益诉讼的实现路径——理念反思与制度完善
五 结语
域外研究
破产管理机构本土化构建路径 ——基于英美比较视野的研究
目次
一 问题的引出
二 破产案件行政规制的法律价值
三 破产管理机构权力的行政法构造及其边界
四 我国破产管理机构的法律定位及职能配置
五 结论
美国《2016年消费者评价公平法》述评
目次
一 美国《2016年消费者评价公平法》制定的背景
二 美国《2016年消费者评价公平法》的主要内容
三 美国《2016年消费者评价公平法》的成就与不足
四 结语
《经济法论丛》稿约
经济法论丛(2019年第2期总第34期)是2019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陈云良。
得书感谢您对《经济法论丛(2019年第2期总第34期)》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