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的灵感与艺术

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的灵感与艺术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基于数百万人正在使用的在线课堂教学网站的实际案例研究写成。

内容简介

蒙台梭利认为教育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儿童的潜力。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就能加速儿童的发展。教师和家长的职能在于发现最近发展区,并搭建“脚手架”,将儿童带入最近发展区。因此真正高效的教学方法是因材施教与个性化教学,施教者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施更有针对性、更具差异化的教育。

可汗学院和本书作者罗伯特·阿多特创立的“嗨,数学!”(Yay Math)网站都是一对一个性化教学的先驱。本书详细阐述了一整套可靠、直观、高效的实践策略,比如正视学习者过去的经历,创造和保护适宜的学习空间,适当运用沉默和赞美,彻底解决学生的沮丧情绪等,同时示范了具体而简明的教学操作方式。

作者认为,教师、家长就像农夫一样,要准备好土壤,与儿童建立安全、信任、被接受的伙伴关系;在儿童的心里植入正确的想法,让他们成为一粒健康的种子;浸种,用支持(微笑、点头、眨眼)浇灌儿童,让他们吸收最充足的营养;还要像太阳一样火热、明亮、永恒,把能量打开,点燃孩子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提升自己的强烈愿望。最后,你就可以坐享丰收,任由奇迹发生。

作者简介

作者罗伯特·阿多特,美国一位从事教学工作十余年的高中数学教师,也是“嗨,数学!”(Yay Math)网站的创始人。Yay Math上的在线课堂教学视频,常年在YouTube相关类别搜索中排名前五位,每月观看时长超过200万分钟。罗伯特·阿多特做过多次TEDx演讲,是众多著名教育期刊的博客撰稿人,他还曾前往多所学校,宣传通过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实现启发式教学的理念。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致谢

前言

序言 “一对一”教学可不仅仅是教课,就像当医生不仅仅是开药一样

第一章 接纳(然后告别)你的过去

第二章 创造空间

第三章 再见,教科书!

第四章 必须做的事

与学生同步

各就各位,预备——开始,到达目标

座位安排的技巧

谁掌控课堂?

“反向提问:具有导向性的问题”

“你确定吗?”

地基不牢墙会倒

回到未来

反馈的对象是孩子

“为什么?”

“先肯定再完善”以及“我知道你的意思”

从现有水平起步

暂停—继续

敢于承认自己犯错或者心存疑惑

第五章 不能做的事

食物帮助思考?不见得

讽刺挖苦实在可怕

对教学辅助人员说的话

谈谈赞美吧(对了,能读这本书说明你很棒)

第六章 出现问题时,要彻底解决学生四种级别的沮丧情绪

第一种情形:当学生感到压力时

第二种情形:当学生心灰意冷时

第三种情形:当学生产生问题时

第四种情形:当学生难以忍受时

第七章 用胶带封住嘴巴,多用其他教学方法

不予回应法

参考以前的工作法

遮挡法

回归基础法

肢体语言法

第八章 5S系统:将无形变为有形

土壤:奠定基础

种子:在学生头脑中植入正确的想法

浸种:采取从幼苗开始繁殖的成长型思维

太阳: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坐享丰收:坐好,享受,听其自然

第九章 背后真相:教学是关于你是什么人而不是你做了什么事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的灵感与艺术是2018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美] 罗伯特·阿多特。

得书感谢您对《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的灵感与艺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论风光:摄影者的思想、理念与灵感 电子书
汇集国内外百位摄影名家佳作,展现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风光奇景,展示摄影名家不同的思想与争鸣。
从偏离的方向中找寻设计灵感 电子书
特别的灵感更能表达出好的设计,设计使工作与生活变得更高效。
评价与教学 电子书
本书共六章,内容包括:评价概述、嵌入评价的教学设计、教学前的评价、教学中的评价、教学后的评价、发展教师评价素养。
个性化健康医疗管理服务 电子书
全书共18个章节,约85万余字,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第一至第九章)主要是个人个性化健康医疗服务研究综述、体检、法律、信息化、营养、金融保险与个人个性化健康医疗服务的关系以及老年、妇女、儿童的个性化健康服务,约45万余字;下半部(第十至第十八章)主要从各个临床疾病专科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健康医疗管理措施,分别包括口腔、呼吸、代谢性疾病、心血管、血液、眼科、精神、神经以及中医与个性化健康服务等章节,
有温度的家:适合国人的装修设计灵感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17个有温度、有设计感的家,作者团队对每个家的装修设计和细节一探究竟,展现出由屋主和设计师联合打造的出的理想家的灵感创意,包括风格特点、家具配置、收纳规划、材质运用等,来自17个家庭的灵感创意,既能满足大房子的设计需求,又能解决小户型的装修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