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魅:天人感应、近代科学与晚清宇宙观念的嬗变

祛魅:天人感应、近代科学与晚清宇宙观念的嬗变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从思想史的角度探讨晚清宇宙观念的挑战,揭露中国近代科学启蒙的“祛魅”细节。

内容简介

在漫长的传统中国,国家礼制和日常生活中都不乏对天、天道以及无数人格神、鬼魂等神圣存在的信仰和敬畏。

但从民国初年起,这些神圣存在基本上从中上层社会的公共生活中销声匿迹了,政治权力的最高代表不再自称受命于天,知识分子的公开言论多半也不再竭力证明天是值得敬畏和信仰的神圣存在。对人格神的信仰、对建基于阴阳五行法则之上的各种信仰形式,在公共言说中变得面目可疑。

这一根本性的变化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本书从思想史层面入手,考察晚清基督教自然神学及其中包含的近代科学知识对传统宇宙观的挑战,并考察本土知识分子如何利用以生物进化论为基础的天演论来回应挑战,进而解释传统宇宙观的祛魅和信仰传统的正当性衰弱。

作者简介

作者张洪彬,1980年生,汉族,重庆人。201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学术月刊》编辑、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现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近现代宗教史、科学与宗教的关系,近年主要用力于近代思想目前的世界观祛魅与复魅。在《学术月刊》《复旦学报》《天津社会科学》《学海》《探索与争鸣》《世界宗教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周易研究》《史林》《民俗研究》《政治思想史》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新华文摘》等转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绪论

第一章 思想背景:中国宗教与有机宇宙观

第一节 中国有无宗教?

第二节 中国宗教

第三节 中国宗教的两个子系统:多神论和泛神论

第四节 中国宗教的宇宙观基础:有机宇宙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天之祛魅:以彗星和求雨为例

第一节 彗星

第二节 求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之祛魅:以地震和风水为例

第一节 地震

第二节 风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之祛魅:以疾疫和灵魂为例

第一节 疾疫

第二节 灵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机械宇宙观之于基督教和中国宗教的不同意义

第一节 机械宇宙观之于基督教的意义

第二节 机械宇宙观之于中国宗教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天演论之于中国宗教和基督教的不同意义

第一节 天演论之于中国宗教的意义

第二节 天演论之于基督教的意义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祛魅:天人感应、近代科学与晚清宇宙观念的嬗变是2021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作者张洪彬。

得书感谢您对《祛魅:天人感应、近代科学与晚清宇宙观念的嬗变》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