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再出发

检察再出发

我想读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三重改革叠加,检察将向何处去?

本书以宏观和长远的眼光看待正在发生的检察变革,提出以公诉为中心的检察制度发展新方向。

内容简介

本书放眼更加长远的未来,以大尺度的历史观考察检察发展路径,认为公诉权应成为当之无愧的检察核心,公诉权是检察制度的源头和归属,是检察制度的灵魂,应当以强大诉权回应以审判为中心的召唤,将庭审打造成检察制度的发言席和宣传栏,以自组织的管理模式理顺检察内部激励体系,在法庭上强势回归,使公诉人成为人格化的检察制度,以指控立德、立言、立行,以思想力、语言力、行动力赢得实实在在的公信力,将以往分散用力的检察布局向诉权方向集中,以专业化细化诉权分工,以诉权为核心整合检察职能,打造检察核心竞争力。重新诠释公诉权内涵,将公益诉讼注入其中,使公益诉讼与指控犯罪成为新时代检察制度的双轮驱动。

作者简介

北京市检察院公诉部首批入额检察官

,设计并组织研发刑事公诉出庭能力培养平台

,执笔起草《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公诉案件起诉书制作的规范意见》,

参与编著《检察机关刑事起诉书制作要义》,

“法律读库”公众号2016年度十大作者之一

章节目录

封面页

书名页

版权页

作者简介

推荐序

自序 检察向何处去

目录

起诉书的再反思

起诉书的叙述性

公诉新语丝

说说公诉腔

公诉“老炮儿”的味道

即席发言的意义

出庭公诉工作的实质化

公诉理念的再转型

新时代检察官应当具备的六种内在品质

法治是个奢侈品

顺应以审判为中心打通案件质量传递通道

反对被迫自证其罪特权的理念与制度环境

司法官的汇报艺术

司法直觉与司法理性

检察再出发

检察再出发

检察专业化的格局与模式

检察官是个什么官

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路上先别忙排座次

检察机关应当成为公共利益的代言人

司法制度的新设想

首席公诉人制度之提倡

检察KPI

司法官“退休返聘”制度之设立

去审查报告化与去行政化

司法机关中间层治理体系的思考

去行政化之后领导管什么

检警关系的再协调

检警合作之设想

对我国侦查终结权配置现状的反思:以佘祥林案为例

让警察直面法庭又何妨

法治机理的新视角

犯罪圈的两个维度——从贪污贿赂案件解释说开去

谈谈缺席审判——无罪判决是聂树斌案提审后面临的唯一选择

一审终止审理裁定能否立即生效——贪污受贿案件解释引发的程序问题

认罪认罚的本质:刑事程序2.0

实务问题的新主张

悔罪表现的认定

从旧兼从轻原则的普遍效力

刑事补正裁定的适用范围

法律体现的从来都是价值观

法治应该如何被信仰

公共道德养成的价值

从《被告山杠爷》看权利向权力的转化与异化

智人的狂欢:法律人马拉松随想曲

法律自媒体的影响力建构

未来之法——算法说了算?

后记

检察再出发是2018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哲。

得书感谢您对《检察再出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法律文化研究(第十辑):古代法律碑刻专题 电子书

本书为《法律文化研究》第十辑,以古代法律碑刻为专题。
法律文化研究(第十二辑):家户法律传统专题 电子书

本书为《法律文化研究》第十二辑,以家户法律传统为专题。
法律文化研究(第十一辑):非洲法律文化专题 电子书

本书为《法律文化研究》第十一辑,以非洲法律文化为专题。
白话电商法律法规 电子书

本书是对电商法进行专业的深度解读。
领读公司法 电子书

本书从律师视角,对公司与《公司法》进行了解读。
国际法新命题:基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背景 电子书

本书以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从国际法角度对中国发展提出了建议。
法律史评论(总第13卷) 电子书

四川大学主办的法律史学研究集刊,集中了法律与历史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包括法律史研究论文、评论和法史学新作的书评。本册为第1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