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沉思

美的沉思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美的沉思》是台湾美学大师蒋勋先生在美学领域的经典代表之作,被誉为“台湾版《美的历程》”,自1986年在台湾第一版发行以来,至今经过几度再版印刷。此次,应读者迫切需求,大陆引进全新修订彩色珍藏版,增录图片、年表、索引,为读者提供更赏心的视觉体验,更悦目的美的探索!

  玉石、陶器、青铜、竹简、帛画、石雕、敦煌壁画、山水画……蒋勋在这些被“美”层层包裹着的艺术作品中,开始逐渐思考起它们形式的意义。经过一次一次时间的回流,将历史的渣滓去尽,蒋勋看到了它们透露出的真正的时空价值和所承载的历史意义。

  

作者简介

  蒋勋,福建长乐人。1947年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宝岛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文化、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现任《联合文学》社社长。

  蒋勋先生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近年专注两岸美学教育推广,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蒋勋先生多年来著有:《蒋勋说》《孤独六讲》《生活十讲》《汉字书法之美》《美的曙光》《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美,看不见的竞争力》《蒋勋说中国文学之美》《吴哥之美》等书。

章节目录

作者序

引言

第一章 初民之美──岩石与泥土

一、形状的辨别、利用和创造

二、石器时代的感官经验

三、泥土与手──物质、技术、观念

第二章 安土敦仁──史前陶器的种种

一、中国史前陶器的造型与纹样

二、围绕图腾符号的一些问题

第三章 青铜时代

一、青铜器的起源

二、青铜器的分期

三、青铜器的成分

四、关于“饕餮”

五、从巫术之美到理性人文精神的建立

第四章 民之初生──人像背后的美学观念

一、人像艺术的萌芽──几个古老民族的例子

二、人像艺术的萌芽──关于中国

第五章 龙蛇相斗的战国之美

一、春秋工艺的主题

二、工艺上的地方色彩

第六章 “水平”与“波磔”──汉代隶书与建筑上一条线的完成

一、关于“文化符号”

二、“文化符号”的形成

三、“文化符号”的举证

四、汉代隶书的“水平”与“波磔”

五、横向水平结构的强调,有没有审美上的特殊意义?

六、书法上的“水平”“波磔”与建筑上的“反宇”“重檐”

第七章 天圆地方──汉代的形上美学

一、天圆地方──汉镜的世界

二、再论“方”与“圆”──基形的寻找

三、庶民世界

第八章 唯美的时代──魏晋名士风流

一、文人艺术的勃兴

二、书法、绘画、美学

第九章 石块里的菩萨之笑──南北朝的石雕艺术

一、五胡乱华

二、北朝石窟

三、云冈

四、石雕艺术在中国的历史

五、菩萨之笑

第十章 悲愿激情之美──敦煌的北朝壁画

一、敦煌的开窟

二、北魏壁画的特征

三、激情与悲愿

四、流动飞扬的西魏风格

第十一章 大唐世界

一、敦煌彩塑──菩萨、迦叶与阿难

二、规则与叛逆──大唐美学

三、色彩的迸放──唐三彩器

四、肖像画的高峰

五、奉御画家──阎立本、张萱、周昉

第十二章 山高水长

一、山水的初始

二、荆、关、董、巨

三、笔墨与诗意

第十三章 墨分五彩──宋代的水墨革命

一、绘画升高为哲学

二、色彩褪淡的历史

三、南宋绘画与墨的解放

四、前卫的水墨革命者──梁楷、牧溪、玉涧

五、无色之色

第十四章 中国艺术中的时间与空间(一)──长卷与立轴绘画的美学意义

一、绘画形式的省思

二、移动视点与卷轴画的发展

三、中国绘画卷收与展放中的时空意义

四、几件唐、五代长卷的形式分析

第十五章 中国艺术中的时间与空间(二)──“无限”与“未完成”

一、庄子哲学中的时空观

二、章回小说与戏剧的结构形式

第十六章 中国艺术中的时间与空间(三)──“无限”与“未完成”

一、“空白”的哲学内涵

二、建筑与舞台中的空白

三、宋元以后绘画中空白的发展

四、卷轴中的“诗堂”“引首”与“跋尾”

第十七章 文人画 ──意境与书法

一、赵孟頫与元四大家

二、意境与书法的结合

三、院体与文人画的激荡

第十八章 市民绘画的迂回之路

一、宋代城市风俗画的发轫

二、明代市民绘画的曲折发展

三、扬州画派到海上画派

附录

自信与自省的起点

关于美的沉思

艺术的原始公式

中国美术简表与图片索引

参考书目

美的沉思是2014年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作者蒋勋。

得书感谢您对《美的沉思》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留影的背后 电子书
本书以作者的艺术论文为原型,结合作者收藏的大量一手照相馆老照片资料(大多数为首次面世),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中国的照相馆布景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与展示。照相馆做为国人初接触摄影的场所,长久以来没有得到学术界的系统研究与梳理,作者关注照相馆的相关研究已有八年,研究的过程中收集了几万张照相馆老照片实物一手资料,结合作者的独特研究视角。本书为照相馆的相关研究填补了重大空白。
雏菊与稚鸟 电子书
本书内容精选自插画师那仁多年来的插画作品,书中有恬静的少女、可爱的动物、美丽的植物,以及生活中的小物件,分别以绘本、单幅插画和系列合集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中国经典纹样图鉴 电子书
内容提要本书收录了上至新石器时代马家窑彩陶、商周时代青铜器上的纹样,下至元、明、清时期及近现代瓷器、织物上的纹样,共80种,近200张中国经典纹样。这些纹样包括兽面纹、花卉纹、动物纹等具象纹样,还包括万字纹、几何纹等抽象纹样。书中对每一种纹样都进行了简单介绍,并讲解了其结构和应用。每一张纹样图都经过重新设计绘制,并拆分了单独纹样,提取了中国传统色谱的色值,以方便读者理解和使用。本书适合传统文化爱好
中国煤雕艺术源流考 电子书
我国煤雕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六七千年前,从石器到灵器,再到礼器、葬器、瑞器、陈设装饰器等,不同时代煤雕制品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器形特征,煤雕既是凝结了创造者劳动和技巧的宝贵物质财富,也是体现民族文化和信仰的重要精神财富,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物化的结晶,是衡量中国文化艺术进步与发展的标尺之一。本书通过大量的一手材料如实物及图片,全面、准确地介绍了煤雕的历史演变,在揭开我国煤雕艺术神秘面纱的同时,也让煤雕
平面构成 电子书
平面构成主要研究二维空间中形态创造的基本规律,培养设计师在二维空间设计过程中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以及在二维空间内的基本造型能力、设计创意能力、构图表现能力和视觉审美能力。平面构成研究的是二维空间中点、线、面、肌理等造型元素的情感特征和造型积极性;同时研究如何依据重复、渐变、对比、调和、变异等形式法则将平面造型元素设计整合为符合视觉传达意图的作品。本书从平面构成概论、格式塔心理学派美学概论、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