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西方哲学从语言探索存在的本质,但形成抽象概念王国,与人关怀脱离。唯有诠释学能实现人文主义复归。
内容简介
西方语言哲学力图通过思想把握存在的努力,实际上是努力用一种蕴含普遍性意涵的东西来指称世界本体而构思哲学语言的努力,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抽象独立的概念王国。原本以语言与存在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存在论哲学,却演变成了以存在的意义及其范畴体系和逻辑结构为对象的形而上学。从古代存在论的沉降到近代认识论的生成又到现代语言学的转向,西方哲学总是与语言的构造交织在一起,其对形上语义的追问并没有实现对人的*关怀。当传统人学的生存语义赖以立足的那些公共性文化根基渐渐谈出时,诠释学话语却广泛播撒并四处弥漫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其拥有的实践指向确立起了一种公共性姿态,从而能实现人文主义精神的当代复归。鉴此可知,唯有对诠释学哲学历史嬗变的动态原象进行学理追踪,才能阐扬其精微神妙的人学情怀和精神气质之于马克思哲学的文化意义。
作者简介
朱荣英,男,1963年9月生,河南尉氏人,1987年7月毕业于河南大学政治系,获哲学硕士学位,现任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法学博士,河南大学第三、四届人文社科学部委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先后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社会科学研究》、《郑州大学学报》、《中州学刊》、《毛泽东思想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30余篇,其中部分文章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哲学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全文予以转载。出版专著8部,获河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1项、省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奖励基金特等奖2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引论语言就是思想表达本身
第一章“非言之在”
第一节 哲学研究的语言学寻根
第二节 自然哲学的语言学发端
第三节 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
第四节 语言哲学的生存论命义
第五节 形上语义的生活化还原
第六节 笛卡儿难题的语言学求解
第七节 语言与存在的逻辑同构
第八节 科学与人文的语言学合流
第九节 哲学理趣如何诗意表达
第二章“不验之词”
第一节 经验论哲学的形上特质
第二节 康德对经验主义的批判
第三节 黑格尔对经验论的扬弃
第四节 现代经验论的语用转向
第五节 经验实证原则的被消解
第六节 经验论的意义构造问题
第七节 现代经验论的发展取向
第八节 无理而妙与“可写性阅读”
第九节 后现代哲学该如何言说
第三章“不思之说”
第一节 诠释学哲学的人文关怀
第二节 诠释学哲学的现代嬗变
第三节 文本与话语的二律背反
第四节 现代哲学中的诠释模式
第五节 伽达默尔诠释学的主体性
第六节 后结构主义的诠释阈限
第七节 当代诠释学的阐释定向
第八节 如何确保诠释的客观性
结语言·在·思
参考文献
后记
马克思主义语境下当代语言哲学问题研究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朱荣英。
得书感谢您对《马克思主义语境下当代语言哲学问题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