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语境下的乔治·奥威尔研究

跨文化语境下的乔治·奥威尔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跨文化视角下的乔治·奥威尔研究

内容简介

《跨文化语境下的乔治·奥威尔研究》旨在从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学科角度对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进行专题研究。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奥威尔与缅甸;第二,奥威尔与中国;第三,中国奥威尔研究的新视野。第一、二部分涉及奥威尔作品中的亚洲题材以及中英文学关系,第三部分紧跟国际奥威尔研究前沿,以中国角度提出奥威尔研究的新课题,反思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现状。三个部分的研究皆放置于跨文化语境,试图从中发现和解决西方奥威尔研究的盲点或不足,推进国际奥威尔的学术研究。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

目录

第一部分 奥威尔与缅甸

第一章 奥威尔与殖民话语

第一节 殖民话语对奥威尔的影响

第二节 奥威尔对殖民话语的挑战

第二章 《缅甸岁月》的批评研究

第一节 作家本人视角和文献学视角

第二节 西方评论家视角

第二部分 奥威尔与中国

第一章 奥威尔作品中的中国形象

第一节 “东方乐土”

第二节 “上海”

第三节 “中国佬”

第四节 “东亚国”

第二章 奥威尔与萧乾、叶公超交游考

第一节 奥威尔与萧乾的书信交往

第二节 奥威尔对萧乾英文著作的书评

第三节 萧乾对奥威尔的回忆

第四节 奥威尔、叶公超和燕卜荪

第三章 国内赛珍珠和萧乾研究未发现的两则奥威尔书评

第一节 奥威尔对赛珍珠《大地》的书评

第二节 奥威尔对萧乾英文著作《龙须与蓝图》的书评

第四章 奥威尔论中国抗战

第五章 奥威尔在中国大陆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前:早期传播和接受

第二节 20世纪50—70年代:“反苏反共作家”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解禁作家”

第四节 20世纪90年代:“反极权主义作家”

第五节 21世纪以来:“公共知识分子”和“世界经典作家”

第六节 奥威尔在中国大陆传播和接受的主要特征

第六章 中国大陆的奥威尔研究

第一节 从禁区到解冻:政治意识形态影响下的早期译介和研究

第二节 反极权主义作家:20世纪90年代奥威尔研究的转向

第三节 公共知识分子与当代经典作家:21世纪以来的奥威尔研究

第四节 问题和思考

第三部分 中国奥威尔研究的新视野

第一章 特里林:“真相的政治”

第一节 《向加泰罗尼亚致敬》序言

第二节 反抗的自我

第三节 自由主义的想象

第四节 从自由主义到新自由主义

第二章 “悲观主义”的政治

第一节 《鲸腹之外》

第二节 《鲸腹之内》

第三节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第四节 英国左派知识分子批评谱系中的“悲观主义”

第五节 奥威尔是“悲观主义者”吗

第三章 乔治·奥威尔国际研讨会综述

第四章 学术史和思想史视角下的奥威尔研究

第一节 从奥威尔诞辰纪念和国际研讨会谈起

第二节 奥威尔作为世界经典作家的价值和影响

第三节 学术史视阈下的奥威尔批评

第四节 20世纪思想史语境中的奥威尔与奥威尔批评

第五节 学术史和思想史双重视角的研究方法

第五章 文学批评的职责

第一节 奥威尔的创作观

第二节 批评策略

第三节 文学批评的职责

第四节 批评之道:从专家走向公共知识分子

第六章 乔治·奥威尔的经典生成

第一节 文学经典观

第二节 作家的经典生成

第三节 奥威尔的经典生成

附录

参考文献

跨文化语境下的乔治·奥威尔研究是201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勇。

得书感谢您对《跨文化语境下的乔治·奥威尔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传播与本土书写:比较视域下的中国当代小说生态叙事研究 电子书
本书全景式考察了西方生态思潮传入中国后,中国本土生态书写的状态、成就、困境与发展趋势,以生态叙事、中西诗学比较、“本土化”三个维度为主体构架,从生态叙事主题与修辞策略、生态叙事价值重估、“本土化”选择及途径等方面展开交互性研究,深度揭示了中国当代生态叙事的史学价值、诗学意义以及民族国家特色,并对其未来“本土化”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空间下的主题生成:20世纪美国犹太成长小说研究(英文版) 电子书
美国犹太作家善于从表现空间规范的性别、族裔、阶级、伦理等审视自身存在或民族的空间生存状况,他们将自身的空间体验和犹太民族的空间变迁以小说叙事的形式参与到小说主人公空间身份的建构之中,揭示了犹太主人公在异族空间条件下从个体走向主体之成长的复杂与艰辛。本书主要借用梅洛-庞蒂的身体空间理论、列裴伏尔“空间三一”理论以及福柯的空间权力理论探讨美国犹太成长小说中犹太主人公在美国社会空间关系中从个体走向主体的
创业情怀(下) 电子书
本书共计收录了101位作者的138篇文章,这些作者都是1968年之后的10年中参与“创业农场”垦荒建设的各地知青。他们以创业铭心的情怀,描绘了3000多名知青战友共同经历的点滴往事,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那段特殊历史中这群年轻人的人生磨砺。
性别视角下的天津文学与当代文化 电子书
本书以地域文学作品与当代文化现象为媒介,对性别理论进行了现实呈现。书中首先对女性主义的产生,以及黑人女性主义和后殖民女性主义的理论进行了解读和阐释,是因为最初的女性主义思潮和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的形成背景与中国女性的处境有颇多相似之处;其次,从性别理论视角对天津这一地域的代表作家作品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性别理论的视角对当代中国一些与性别相关的文化现象进行了分析,展现了诸多现象中所包含的性别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