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现象学义解(上下卷)

精神现象学义解(上下卷)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精神现象学》评注,重新审视黑格尔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逐段考释《精神现象学》的评注性著作,是作者多年潜心研究黑格尔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吸收国内外学者《精神现象学》研究的前沿成果,并经过多轮课堂教学、同行讨论的锤炼后写作而成的。本书不满足于对国内外某家某派观点的单纯介绍,而是基于自身的判断,对这些观点有取有舍,并重新界定辩证法、规律、理性、精神等关键概念,对黑格尔与现代性的关系、德国古典哲学的特质与思想史地位等问题提出作者独立的见解,堪与西方学者进行对话。因此,本书对于推进我国黑格尔研究和德国古典哲学研究大有裨益。如果说近现代思想家中有谁能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比肩,黑格尔一定榜上有名。而他的《精神现象学》又是西方哲学史上媲美《理想国》《形而上学》的一部经典著作。此书历来以晦涩难懂著称,且不说在普通读者那里,它那熔意识、知识、逻辑与历史于一炉的风格往往让人不明所以,单就专门的黑格尔研究界而言,对这部书的解读也是时异而常新的。在崇尚人的行动与征服的年代,人们认为这是一部讲述人的自我实现的书;在西方资本主义的承平时代,欧美诸多学者大多只希望从社会的角度出发,挖掘书中主体间性“主体间性”(Intersubjektivitt)并非黑格尔的术语,它是当代学者研究黑格尔自我意识学说乃至整部《精神现象学》的一条路径。本书中的“主体间性”主要指人际关系,尤其指通过改造、重建或修复人际关系而寻求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所的那种思路,它本质上还是立足于个人,还没有达到真正的共同体(Gemeinschaft)层面,即还没有基于共同体本身来看待个人。当然共同体并不是跳出主体间性去另外寻得的什么东西,它是主体间性的内在根据。所以我们在主体间性能容纳“共同体”这个含义的一两处地方,也可能会以主体间性泛指这两重含义。的资源,为他们有关商谈伦理、承认的斗争或社会性的学说背书;而在学院研究界,一股将近半个世纪的回到意识哲学的潮流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黑格尔研究界。但遗憾的是,这三种路径虽然都各自在某个层次上反映了黑格尔的部分看法,但就《精神现象学》整部书而言,恰恰是黑格尔要在他的第三、四、五章中逐一加以突破的立场,而黑格尔自己的根本立场则是作为意义世界本身的精神,别无其他。黑格尔的精神学说实际上是近代以来的世界观对自身的一次真正全面而深刻的反思。精神不是主观思维或其客观投射,而是意义世界本身,它固然必须通过个人来成全,但它首先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而实在的整体,是黑格尔所谓的“事情本身”。因此离开意义世界这个基本立足点来谈论《精神现象学》的种种做法,虽然也能抉发出书中的某些闪光点,但始终无法得其要领。现代哲学对近代思想所寻求的种种确定性都已失望,然而现代思想所揭示的那种有限性处境往往又导致人的迷茫无归,我们是时候深切反思近现代所共有的内在性世界观了。基于这一考量,笔者以为我们有必要真正抱着了解之同情的态度,根据黑格尔自己在这部书的前五章中历尽艰辛后获得的那个立足点——精神,来重新审视与研究这部思想史名著,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与通行的种种解读既有部分交叠,又在根本点上大异其趣的一幅《精神现象学》图景。本书在观点上不求处处获得读者的认同,但如能激发起学界对《精神现象学》的深层次再研究,可谓功不唐捐。

作者简介

庄振华,男,1981年生于湖北汉川。2003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士学位,2010年获得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为德国古典哲学和近代西方哲学。曾在《哲学门》、《江海学刊》、《云南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多篇。$$$$$庄振华,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近年主要从事德国古典哲学与近现代西方哲学研究,著有《黑格尔的历史观》,译有《剩余的时间》《海德格尔的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绪论 《精神现象学》研究再出发

义解

序言 论科学认识

导引

正文义解

导论

导引

正文义解

第一章 感性确定性;这一个和意谓

导引

正文义解

第二章 知觉;物和错觉

导引

正文义解

第三章 力和知性;现象和超感性世界

导引

正文义解

第四章 意识自身确定性的真理

导引

正文义解

第五章 理性的确定性与真理

导引

正文义解

第六章 精神

导引

正文义解

第七章 宗教

导引

正文义解

第八章 绝对知识

导引

正文义解

余论

参考文献

精神现象学义解(上下卷)是2019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庄振华。

得书感谢您对《精神现象学义解(上下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老子尹喜帛书《道德经》解注 电子书
本书对《道德经》进行了注释和译文。全书共八十一章,内容包括: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道”的感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师从自然;炊者不立自现者不明;物无弃财贵师之道等。
太上感应篇汇编白话解(全四卷) 电子书
《太上感应篇汇编》对道家经典《太上感应篇》原文进行逐句分析,并举出古今案例来作证,讲述事理圆融,文字简洁优美。本书为汇编原文加注标点,对生僻字词以及人名、地名、典故、引文等进行注释并译成现代白话文,对原文中史实还不够详细的内容作了“译者补充”。本书历经数百年白话再版面世,中国社科院宗教所黄夏年先生和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分别为本书作序。
《老子》中的人生智慧.道德经精解 电子书
本书是一本关于《老子》的文学普及读本,书中详细介绍了《老子》的成书过程及作者生平,并对《老子》中的人生智慧和哲学思想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并列举了众多历史案例作为解读,从而让读者在了解古典哲学的基础上掌握更多的人生智慧。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 电子书
大约在1933年前后,这本书从大众的视野中消失,在这之前,它蕴含的技巧已经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的百万富翁。被束之高阁几十年后,这本书又以“百万富翁制造者”的身份,重新出现在硅谷地区,掀起了一股社会热潮。传说中,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读书期间偶然发现了这本书,他视若珍宝,潜心研读,深受启发,投身微软,从而创造了划时代的历史奇迹。研究并吸收哈奈尔神奇的经典语录,你也将毫无疑问地发掘到意外惊喜,书中强劲有力、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学者卷·第2版·下卷 电子书
本书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当代性、广泛性和学术性,按照当代西方、当代东欧和苏联、当代俄罗斯和当代中国四个角度,汇集了当代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种种解说和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