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庆祝90周年:推出“经济所人文库”,首批40部传世著作。
内容简介
2019年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建所90周年,为缅怀前辈学人之贡献、传承学术之薪火,也为了系统总结经济研究所历代学者的治学菁华与宝贵经验,经济研究所决定推出“经济所人文库”,系统选编经济研究所学者的代表性论著,首批面世者凡四十部,本书即为其中之一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
总序
编者说明
作者小传
“发展”的度量
一 以自由看待发展的理念及其量化表达
二 制度化偏好与指标选择
三 和谐社会构建进程的监测与评估指标
四 结论
青、甘、滇藏区农牧妇女健康问题的调查
一 妇女健康状况与贫穷代际传递的关联
二 阻碍穷人有效防治传染病的因素
三 有助于贫困妇女获得妇科病防治的制度安排
四 贫困孕产妇的保健服务利用率缘何不高
五 政策性结论
后发地区的发展路径和治理结构选择
一 发展的理念
1.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
2.治理结构
3.案例分析框架
二 云南藏区案例分析
1.人口与生态
2.经济增长与整合的限制
3.基层组织优势和社会发展潜力
4.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
三 结论
转移支付的效率与公平
包容性发展与社会公平政策选择
一 研究背景与目的
二 研究路径
三 主要发现
四 政策性结论
中国农业现代化中的制度尝试:国有农场的变迁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不同时代的公营垦殖制度
三 目前的国有农场运行机制
四 国有农场社会的转型
五 政策性结论
贫困地区农户的营养和食品保障
一 有关食品保障的概念
二 样本户的消费支出
三 家庭营养状况
四 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
转向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社保体系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理论原则和现实制度改革经验
三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转型愿景
四 转型的路径
五 政策讨论与结论
农村迁移工人的劳动时间和职业健康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工人劳动时间的立法和实践
二 迁移工人的工作环境、劳动时间和健康状况
三 迁移工人选择超时劳动的原因
四 超时劳动现象背后的政府和企业因素
五 政策性结论
改革与发展中的乡村社区公共服务筹资制度:国有农场案例研究
一 引言
二 农场承担的公共服务事项
三 筹资主体和筹资方式
四 社区可支配财力与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五 讨论和总结
公共工程对乡村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就业和社会服务的影响
一 贵州的筑路工程
(一)贵州简况
(二)工程实施期间对当地农民就业和收入的影响
(三)竣工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
(四)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 四川的人畜饮水工程
(一)缺水问题
(二)以工代赈修建人畜饮水工程的方式
(三)用水管理
(四)工程效益
三 小结
中国政府反贫困计划的宏观经济限制
食品保障
增加非农就业的可能性
乡村社会服务
扶贫计划的宏观经济限制
制度安排在扶贫计划实施中的作用
一 云南的贫困人口
二 发展计划与扶贫项目
1.以工代赈项目
2.信贷扶贫
3.减灾扶贫组织
三 结束语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减贫四十年
一 引言
二 从消除饥饿到摆脱贫穷
(一)始自温饱追求的农村改革(1978—1985年)
(二)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中的就业创造(1986—1992年)
(三)农村劳动力区域性流动的减贫效应(1993—2002年)
(四)社会保障体系的扩展与扶贫行动的深化(2003—2011年)
(五)精准扶贫中的收入再分配(2012年至今)
三 结论
经验研究中的关键细节
一 明确定义研究主题
二 广泛收集和筛选文献信息
三 减少调查误差
四 避免“统计谎言”
五 读者取向的研究报告
文献研究的途径
一 精品文献的特征
二 文献搜寻路径
三 文献研读和综述
编选者手记
《经济所人文库》第一辑总目(40种)
朱玲集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
得书感谢您对《朱玲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