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海拉:划时代的癌细胞与淹没于时代的细胞主人一家

永生的海拉:划时代的癌细胞与淹没于时代的细胞主人一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触动每个普通人的生命故事。

内容简介

她是黑人,叫海瑞塔·拉克斯,但几十年来世界只知“海拉”细胞。她治疗宫颈癌时,并不知癌细胞被取走,后培养成首例在体外“永生”的细胞,助力人类获得众多科学答案和新技术。在她身后,家人只是毫不知情地继续活在黑人那宿命般地困顿中。

作者挖掘了这段跨越百年的历史,围绕海瑞塔暨拉克斯一家生平及关涉海拉细胞的科研事件,勾勒了这个黑人家族的沉浮,点亮了医学研究中许多细腻故事,也揭开了科研伦理的黑暗过去和艰难成长。

作者简介

作者丽贝卡·思科鲁特,美国科学作家,曾任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电台实验室》节目和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科学新星》节目记者,《大众科学》杂志特约编辑。她先后获得生物学学士学位和非虚构创造性写作硕士学位,曾任美国国家图书评论协会(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副主席,在孟菲斯大学、匹兹堡大学、纽约大学等校教授写作课程。《永生的海拉》是她的处女作,出版后旋即登上《纽约时报》和亚马逊畅销榜第一名。

在本书出版之前,丽贝卡·思科鲁特建立了海瑞塔·拉克斯基金会,以帮助为科学研究做出贡献而未获得补偿的人,特别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用于科研的个人。作者将把从本书中获得的部分收入捐献给该基金会。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推荐序 没有海拉的海拉细胞

关于本书的简短说明

序章:照片中的女人

黛博拉的话

第一部 生命

1951 01 检查

1920—1942 02 克洛弗

1951 03 诊断和治疗

1951 04 “海拉”的诞生

1951 05 “黑色已经在我身体里扩散得到处都是”

1999 06 “有个女的来电话”

1951 07 细胞培养的死与生

1951 08 “痛苦的病人”

1999 09 特纳车站

1999 10 铁路的另一侧

第二部 死亡

1951 12 暴风雨

1951—1953 13 海拉工厂

1953—1954 14 海伦·拉恩

1951—1965 15 “那时你还太小,不记事”

1999 16 “永远待在一起”

1954—1966 17 违法悖德,可悲可叹

1960—1966 18 “最诡异杂交生命体”

1966—1973 19 “现在就是这世上最关键的时刻”

1966 20 海拉炸弹

2000 21 暗夜医生

1970—1973 22 “她当之无愧的名誉”

第三部 永生

1973—1974 23 “还活着”

1975 24 “至少应该把名誉给她”

1976—1988 25 “谁允许你卖我的脾脏?”

1980—1985 26 侵犯隐私

1984—1995 27 永生的秘密

1996—1999 28 伦敦之后

1951 11 “疼痛之魔”

2000 29 海瑞塔村

2000 30 扎喀里亚

2000—2001 31 海拉,死亡女神

2001 32 “这全是我妈妈”

2001 33 黑人疯人院

2001 34 病历

2001 35 灵魂净化

2001 36 天上的形体

2001 37 “没什么好怕的”

2009 38 通往克洛弗的漫漫长路

他们如今身在何处

关于海瑞塔·拉克斯基金会

后记

人物表

时间线

致谢

注释

译名表

永生的海拉:划时代的癌细胞与淹没于时代的细胞主人一家是2024年由理想国出版,作者[美] 丽贝卡·思科鲁特。

得书感谢您对《永生的海拉:划时代的癌细胞与淹没于时代的细胞主人一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鲁海梦游 电子书
张梦阳编著的《鲁海梦游》有对鲁迅作品的研究、鲁迅思想的探源、鲁迅学史的梳理以及鲁迅传记的尝试,是作者40年鲁迅研究的结晶,功力深厚,扎实细致。“阿Q与世界文学中的精神典型问题”、“鲁迅杂文与英国随笔的比较研究”等文,是作者以新的视角和新的论证,对中国鲁迅学史上存在的学术难题做了独到的破解。《鲁海梦游》中还精选长篇小说体鲁迅传《苦魂》三部曲中的原稿片断,别有一番情趣。
文化诗学的理论与实践 电子书
中国文艺学理论泰斗童庆炳先生文学研究近六十年的精品力作。
暖暖:父与女的故事 电子书
本书收录《最好的夕阳》《爸爸是光明》《打屁股》《我要一个姐姐》《大手小手》《沙子咖啡》《小鸟和风很搭呀》《二十四节气歌》《我的腿弯了》等故事作品。
在未来,与最好的自己相遇 电子书
梦想是点亮青春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正是因为有梦想,敢追梦,才让我们的青春变得不一样。本书描写了以文学爱好者陈辰为代表的一群少年,从默默无闻到闪闪发光的心路历程。在朋友的鼓励下,“笔杆子”陈辰参加全市中学生作文比赛,并获得一等奖。用实现梦想的方式诠释了成长的意义。陈辰的获奖,不仅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的信心,也感染了周围的伙伴,激励着周围的人勇敢地追逐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