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无美:庄子美学的反思与还原

大美无美:庄子美学的反思与还原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庄子美学:反审美的道德精神美学。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评审,入选2016年度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本书试图通过反思与还原,为庄子美学划界,以呈现出原本的庄子美学。庄子道的特性是自然无为。庄子的人生哲学有广狭两义。狭义上,它属于传统理论形态的“德性论”(美德论)的道德哲学。广义上,它是得道为德的道德(得)哲学。在与道为一的道德(得)境界中,庄子认为获得了一种“大美”,大美是自然无为的道德(得)精神之一。但是,“大美无美”,它是道德精神意义上的美,而不是现实的审美意义上的美。本书通过分析后认为,在学科美学视域下,庄子大美无美的吊诡,使得庄子的美学非美学。如果说庄子哲学本身有美学,那也只能算是道德精神意义上的美学,而不是审美意义上的美学,它本身表现出反审美性。严格来说,审美意义上的庄子美学只不过是庄子思想“后效于”美学的一种潜在性与必然性,即一种后效美学,它可以视作是广义的庄子(道家)美学的一部分,因此,庄子的美学是后效美学。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编辑委员会

总序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研究的现状

三 研究的方法

四 研究的思路

第一章 道与美

第一节 道之义蕴

第二节 道不是美

第三节 德与美

第二章 体道与审美

第一节 体道工夫与境界

第二节 体道异于审美

第三节 体道必然非美

第三章 神技与技艺

第一节 技艺能否见道

第二节 神技不是技艺

第三节 技艺故事还原

第四章 庄子思想后效于美学

第一节 道后效于美

第二节 体道后效于审美

结语

附录 庄子美学的建构及反思

第一节 庄子美学建构概貌

第二节 庄子美学建构的样式

第三节 反思之维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大美无美:庄子美学的反思与还原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火青。

得书感谢您对《大美无美:庄子美学的反思与还原》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美学导论 电子书
美国著名哲学家、分析美学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乔治·迪基,他所亲自撰写的《美学导论:一种分析美学路径》,既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西方美学的发展史,又从理论的高度阐发了当代美学的最新问题,从而形成了分析美学的基本架构,并为美学的读者提供了一本经典的入门之作。这本导论作为分析美学导论当中的重要文本之一,对于历史上的“美的理论”、“审美态度”、“元批评”、“艺术理论”进行了言简意赅的历史梳理,并对于“艺术惯例论
庄子的思想世界:一种哲学的阐释 电子书
以史与思的统一为进路,分析庄子哲学的内在主题及理论张力。
《庄子》英译:审美意象的译者接受研究 电子书
本书共五章,内容包括:庄子学研究及英译状况的历史回顾、美学视角下的《庄子》“意象思维”及英译、英译《庄子》审美意象举隅、英译者对《庄子》文本整体审美意象的接受研究。
生态危机的第三维反思 电子书
本书以“生态危机反思”为选题,属于时下的热点话题,从生态哲学视角对生态危机进行反思,进而构思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最终落实到人的生存方式的改变、人才的培养等具体措施上,构思巧妙,逻辑清晰,参考资料丰富,学术价值很高。其创新之处还在于,提出了生态人才的概念和具体培养和使用的措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非常值得肯定。
美学纲要·美学精要 电子书
《美学纲要》是1913年克罗齐受美国赖斯学院院长之邀,为该校落成典礼撰写的讲演稿,是对《美学的理论》中探讨的美学问题的扩展和深化,它充分论述抒情直觉及艺术创造的理论、批评及文学艺术史的方法论。《美学精要》是克罗齐于1928年为《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四版撰写的“美学”条目,是对克罗齐美学思想的简明、全面的概述,内容涉及艺术作为独立的精神形式,美学作为哲学学科,艺术与语言、艺术与修辞学、艺术与哲学、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