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与权力

群众与权力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利亚斯·卡内蒂的思想杰作。用文学的形式思考威胁世界的根本问题,谁要想制服权力,谁就必须敢于正视命令。

内容简介

此次收录埃利亚斯·卡内蒂作品集有以下两部作品:

《群众与权力》探讨了群众与群体的动态关系,以及群众如何、为什么服从统治者的权力。20世纪的人类历史充斥着集体迫害、群体狂热、世界大战等毁灭性灾难,促使卡内蒂思考群众与权力之间的关系。“指令”和“蛰刺”是卡内蒂解释群众与权力关系的两个核心概念,卡内蒂认为,权力的本质是“指令”对人的伤害(即“蛰刺”)。追溯指令最原始的形式,是动物遇到死亡威胁时的逃亡,因此“每一道命令都隐含着残忍可怕的死刑判决”。

《人的疆域》为198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利亚斯·卡内蒂的四部笔记合集,包括《人的疆域》《钟表的秘密心脏》《苍蝇的痛苦》《汉普斯特德补遗》,创作时间跨度从1942年直至1985年,是卡内蒂小说、政论、回忆录和戏剧作品的重要补充。卡内蒂一生经历流亡与漂泊,是20世纪欧洲苦难的缩影,他自青年时代起就将“笔记”作为一种严肃的文学创作体裁加以实践,在笔记中对自己的观察、记忆、灵感与哲思进行即时的记录。本书是持续半个世纪的独立省思过程的结晶,堪称这位文学大师的思想地图,展示了他思想发轫、成型与转化的脉络,和对20世纪历史的见证。

作者简介

作者埃利亚斯·卡内蒂(Elias Canetti,1905—1994),英国籍德语作家,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大师之一,在文学和政治哲学领域均取得重要成就。卡内蒂1905年出生于保加利亚,1911年随家人移居英国曼彻斯特,1913年因父亲去世,随母迁至维也纳。1921年前往法兰克福读高中,1924年回到维也纳学习化学,其间常去奥地利作家卡尔·克劳斯的课堂听课,对他后来写作有着重大影响。1938年纳粹侵占奥地利,卡内蒂迁居伦敦,并于1952年获得英国国籍。

卡内蒂终生将德语作为自己的文学语言,创作了多种体裁的作品,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有小说《迷惘》,政论《群众与权力》,戏剧《虚荣的喜剧》《婚礼》,自传三部曲《获救之舌》《耳中火炬》《眼睛游戏》,笔记《人的疆域》《钟表的秘密心脏》《苍蝇的痛苦》等。1981年因其作品具有“广阔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章节目录

群众与权力

版权信息

首版译序 论“距离”

新版译序 关于距离的克服

第一章 群众

第一节 对接触的恐惧心理的突变

第二节 开放的群众和封闭的群众

第三节 解放

第四节 破坏癖

第五节 挣脱束缚

第六节 迫害感

第七节 各种世界宗教中群众的驯化

第八节 恐慌

第九节 环状的群众

第十节 群众的特性

第十一节 韵律

第十二节 停滞

第十三节 目标的缓性或遥遥无期

第十四节 无形的群众

第十五节 按照情绪划分群众

第十六节 攻击性群众

第十七节 逃亡性群众

第十八节 禁止性群众

第十九节 反叛性群众

第二十节 宴乐性群众

第二十一节 对偶群众:男人和女人;活人和死人

第二十二节 对偶群众:战争

第二十三节 群众结晶

第二十四节 群众象征

第二章 群体

第一节 群体和群体的种类

第二节 狩猎群体

第三节 战争群体

第四节 哀恸群体

第五节 繁衍群体

第六节 共享

第七节 内在而宁静的群体

第八节 群体的规定性 群体在历史上的恒久性

第九节 关于阿兰达族祖先的传说中的群体

第十节 阿兰达族人的队形

第三章 群体与宗教

第一节 群体的转化

第二节 卡塞河里里族的森林和狩猎

第三节 吉瓦罗斯族的战利品

第四节 普埃布罗印第安人的雨舞

第五节 战争的动力:第一个死者及凯旋

第六节 作为战争宗教的宗教(略) 第七节 哀恸性宗教

第八节 什叶派的穆哈兰节

第九节 天主教和群众

第十节 耶路撒冷的圣火

第四章 群众与历史

第一节 各个国家的群众象征

第二节 德国和凡尔赛

第三节 通货膨胀和群众

第四节 国会系统的本质

第五节 分配和繁衍——社会主义和生产

第六节 苏萨人的自我毁灭

第五章 权力的内在结构

第一节 捕获和吞并

第二节 手

第三节 吃的心理学

第六章 幸存者

第一节 幸存者

第二节 幸存和不受伤害

第三节 幸存癖

第四节 作为幸存者的统治者

第五节 约瑟夫·弗拉维逃生记

第六节 独裁者对幸存者的反感 统治者与继任人

第七节 幸存的形式

第八节 原始民族信仰中的幸存者

第九节 死者:曾经的幸存者

第十节 瘟疫

第十一节 关于墓地情感

第十二节 关于不朽

第七章 权力的要素

第一节 武力与权力

第二节 权力与速度

第三节 问与答

第四节 秘密

第五节 判断与判决

第六节 宽恕的权力:仁慈

第八章 命令

第一节 命令:逃跑与螫刺

第二节 命令的教化

第三节 反冲与命令的恐惧

第四节 给众人的命令

第五节 待命

第六节 阿拉法特山的朝圣者对命令的期待

第七节 命令的螫刺和纪律

第八节 命令·马·箭

第九节 宗教性的阉割:阉割派教徒

第十节 反抗癖与精神分裂症

第十一节 逆转

第十二节 螫刺的解除

第十三节 命令和处决:满意的刽子手

第十四节 命令与责任

第九章 转变

第一节 布须曼人的预感和转变

第二节 逃跑转变 歇斯底里、躁狂症与抑郁症

第三节 自我繁衍与自我消耗 图腾的双重形态

第四节 震颤性谵妄中的群体与转变

第五节 模仿与伪装

第六节 形象与面具

第七节 解除转变

第八节 禁止转变

第九节 奴隶制度

第十章 权力面面观

第一节 人的各种姿态与权力的关系

第二节 乐队的指挥

第三节 名声

第四节 时间的秩序性

第五节 宫廷

第六节 拜占庭皇帝会升高的宝座

第七节 麻痹症患者关于伟大的观念

第十一章 统治者与偏执狂

第一节 非洲的君主

第二节 德里的苏丹:穆罕默德·吐加拉克

第三节 席瑞柏案例一

第四节 席瑞柏案例二

结语 生还者的过去和未来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人的疆域:卡内蒂笔记1942—1985

版权信息

人的疆域

钟表的秘密心脏

苍蝇的痛苦

汉普斯特德补遗

群众与权力是2020年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作者埃利亚斯·卡内蒂。

得书感谢您对《群众与权力》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比较政治学研究(2018年第2辑/总第15辑) 电子书
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政治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聚焦于比较政治领域的研究。
巧做“洋八股”:心理学英文论文写作与发表(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论丛) 电子书
英文论文的撰写是有很多技巧可循的,写作和发表有一定的套路。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14辑) 电子书
本辑对社会工作介入的社会性别视角,医疗救助投入、社会资本和个体健康自我评价,禁毒社会工作研究的概况与前瞻,社会工作在少年司法场域的嵌入性发展,家庭信念、父母参与及其双向整合,农民工的福利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癌症晚期病人家属丧失、哀伤和双向摇摆的复原历程,个别怀缅对乡镇福利院老人自我形象、抑郁及幸福度的效果,基于“优势-资产”范式的多元融合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13辑) 电子书
本辑共收入十一篇文章,作者系长期从事社会工作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学者和专家,他们对贫困单亲妇女就业阻碍的产生机制,会所模式在精神障碍者社区康复中的应用,社会救助的国际经验、困境与出路,专业社会工作之于社区服务的解读,残疾人社会工作实践模式,老年亲子关系与抑郁症状,国际移民、家庭分离与留守儿童,美国临终关怀社会工作者专业角色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15辑) 电子书
本辑共收入九篇文章。《久违的实践研究:创造社会工作学的路向》是介绍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的专文,对国际社会工作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趋势(实践研究)进行了系统介绍;《国际社会工作实践研究会议系列宣言》则可以看作对上文的补充和背景说明。讨论“助人自助”和“发展性社会工作”的理论文章比较系统和深入;关于社会工作本土实践的文章,是对在新领域进行的专业实践探索和尝试的经验总结;介绍国际社会工作(社会政策、专业督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