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从大众耳熟能详的内容切入,由浅入深带领读者掌握艰深的技术要点,保障零基础读者无障碍理解。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地介绍了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从LTE承载的通信架构出发,对IP基础内容、通用数据链路层技术、常用路由协议、MPLS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也对IP的后续演进协议IPv6、安全设备防火墙、SDN等进行了简单的描述。书中包含了大量的图片,同时内嵌了视频二维码,提供了在线视频学习的途径。相比传统教材而言,本书内容新颖,可操作性强,简明易懂。本书实用性强,内容覆盖了华为工程师HCNA认证的知识点,同时包含了一些现网的故障案例。通过本书内容的学习,学员能够完成华为HCNA认证。本书的故障案例也能培养学员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现网的应用经验。
本书可以作为高校通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华为HCNA认证培训班教材,并适合作为网络维护人员、移动通信设备销售技术支持人员和广大移动通信爱好者自学用书。
作者简介
作者赵新胜,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导。分别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南京通信工程学院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和东南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美国加尼福尼亚大学圣 地亚哥分校无线通信中心访问学者。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自组织认知无线网络、无线资源管理算法和认知无线电等。
一直从事有线通信网、无线通信网络、无线接入网网络结构、网络传输协议、无线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创新研究和系统开发工作。曾在南京通信工程学院程控教研室从事程控交换机、分组数据网络等教学和科研工作,在东南大学工作期间曾多次主持和参加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重大科技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际和国内合 作等技术研究工作。在“CDMA移动台”“CDMA2000_1x MT分系统”“Beyond 3G蜂窝移动通信无线网络试验系统研究开发”“LTE业务应用及网络演进研究”“协同分布式MIMO无线网络中天线资源调配方法研究”“面向M2M业务的3G /LTE无线网络关键技术研究及标准化”“TD-LTE-Advanced系统试验设备开发”“基于TD-LTE公网集群业务系统研发与验证”和“TD-LTE/TD-SCDMA基带专 用芯片及小型化基站研发课题”等一系列重大科技项目研究工作中,成功地完成了创新研究和系统开发工作,并作为主要技术骨干或项目负责人完成了与西门子公司、NTT DoCoMo公司、华为公司和Intel等公司的合 作研究,均达到预期的研究成果。
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及学术年会上发表论文50多篇,曾多次担任国际会议分组主 席,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0多项,多次主讲计算机网络、程控交换、信息网基础、通信原理等课程,编译出版了《计算机通信网》和《通信系统工程》教材。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提要
“4G LTE移动通信技术系列教程”编委会
序
前言
第1章 数据通信基础
1.1 移动通信网络
1.1.1 移动通信网络架构
1.1.2 ALL IP的发展趋势
1.2 网络互联基础
1.2.1 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
1.2.2 OSI参考模型
1.2.3 TCP/IP参考模型
1.2.4 数据的封装和解封装
1.2.5 协议和标准
1.2.6 网络类型和拓扑结构
1.3 以太网
1.3.1 以太网基本概念
1.3.2 以太网线缆标准
1.3.3 以太网工作原理
1.3.4 以太网端口技术
1.3.5 ARP
1.4 广域网
1.4.1 广域网技术
1.4.2 HDLC工作原理
1.4.3 PPP工作原理
1.4.4 FR工作原理
1.5 IP
1.5.1 IP编址
1.5.2 子网划分
1.5.3 IP网络排错
1.6 上机练习
练习任务一:以太网接口配置
练习任务二:HDLC基本配置
练习任务三:PPP基本配置
练习任务四:帧中继配置
1.7 原理练习题
第2章 数据链路层技术及应用
2.1 移动承载网络中的数据链路层技术
2.2 VLAN技术
2.2.1 VLAN简介
2.2.2 VLAN内通信
2.2.3 VLAN间通信
2.2.4 GVRP
2.2.5 VLAN故障案例分析
2.3 STP技术
2.3.1 二层环路
2.3.2 STP工作原理
2.3.3 BPDU报文
2.3.4 RSTP
2.3.5 MSTP
2.3.6 STP故障案例分析
2.4 链路聚合技术
2.4.1 链路聚合的基本概念
2.4.2 LACP协议
2.4.3 链路聚合的方式
2.4.4 链路聚合故障案例分析
2.5 VRRP技术
2.5.1 VRRP的实现原理
2.5.2 VRRP基本概念
2.5.3 VRRP协议报文
2.5.4 VRRP的状态机
2.5.5 VRRP故障案例分析
2.6 上机练习
练习任务一:VLAN基础及Access接口实验
练习任务二:VLAN用户通信实验
练习任务三:VLAN路由实验
练习任务四:STP基本实验
练习任务五:链路聚合实验
练习任务六:VRRP基础实验
2.7 原理练习题
第3章 网络层路由技术
3.1 移动承载网络中的网络层协议应用
3.2 路由基础
3.2.1 IP路由选路
3.2.2 路由的来源
3.2.3 路由协议的分类
3.3 RIP路由协议
3.3.1 RIP基本原理
3.3.2 RIP报文格式
3.3.3 RIP防环路机制
3.3.4 RIP故障案例分析
3.4 OSPF路由协议
3.4.1 OSPF基础概念
3.4.2 OSPF协议工作原理
3.4.3 单区域OSPF网络
3.4.4 多区域OSPF网络
3.4.5 OSPF故障案例分析
3.5 IS-IS路由协议
3.5.1 IS-IS基本概念
3.5.2 IS-IS工作原理
3.5.3 IS-IS故障案例分析
3.6 BGP路由协议
3.6.1 BGP概述
3.6.2 BGP工作原理
3.6.3 BGP选路原则
3.6.4 BGP故障案例分析
3.7 路由选择与控制
3.7.1 路由策略概述
3.7.2 路由选择工具
3.7.3 路由策略
3.8 上机练习
练习任务一:静态路由实验
练习任务二:RIP路由实验
练习任务三:OSPF路由实验
练习任务四:IS-IS路由实验
练习任务五:BGP路由实验
练习任务六:路由选择与路由控制实验
3.9 原理练习题
第4章 MPLS技术
4.1 移动承载网络中的隧道技术
4.2 MPLS基本工作原理
4.2.1 MPLS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4.2.2 MPLS基本原理
4.2.3 LDP邻居发现和会话建立
4.2.4 LDP标签管理
4.2.5 LDP的实现
4.2.6 MPLS LDP故障案例分析
4.3 BGP/MPLS VPN
4.3.1 BGP/MPLS VPN的简介
4.3.2 BGP/MPLS VPN的基本概念
4.3.3 BGP/MPLS VPN的实现原理
4.3.4 BGP/MPLS VPN的故障案例分析
4.4 MPLS L2VPN
4.4.1 MPLS L2VPN概述
4.4.2 VPWS技术概述
4.4.3 VPWS实现方式
4.4.4 VPLS技术概述
4.4.5 VPLS技术原理与实现
4.4.6 MPLS L2VPN的故障案例分析
4.5 上机练习
练习任务一:MPLS隧道建立实验
练习任务二:BGP/MPLS VPN特性验证实验
练习任务三:MPLS L2VPN特性验证实验
练习任务四:VPLS特性验证实验
4.6 原理练习题
第5章 IPv6
5.1 IPv6背景与特点
5.1.1 互联网面临的挑战
5.1.2 为什么使用IPv6
5.2 IPv6地址结构与格式
5.2.1 IPv6地址结构
5.2.2 IPv6地址书写格式
5.3 IPv6地址类型
5.3.1 单播地址
5.3.2 多播地址
5.3.3 任播地址
5.4 IPv6报文结构
5.4.1 IPv6报文构成
5.4.2 IPv6基本报头
5.4.3 IPv6扩展报头
5.5 上机练习
练习任务:IPv6上机实验
5.6 原理练习题
第6章 防火墙
6.1 防火墙概述
6.2 防火墙的区域
6.3 防火墙的工作模式
6.4 网络地址转换
6.5 原理练习题
第7章 SDN
7.1 SDN的理念和特征
7.2 SDN带来的变革和挑战
7.3 SDN最新发展
7.4 原理练习题
附录Ⅰ 华为的通用路由平台VRP
附录Ⅱ 华为模拟器eNSP
附录Ⅲ 缩略词和图标对照
路由与交换技术是2018年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作者赵新胜。
得书感谢您对《路由与交换技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