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文学与六朝小说母题

佛经文学与六朝小说母题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部探讨佛教与中国古代六朝小说的研究专著。

内容简介

佛教与文学的交叉感应在中国传统学术上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近年来成为学术热点。历来囿于诗文的正统地位,研究者多把目光放在佛教与诗文的关系上。对佛教与中国古代小说关系的探讨,则相对较少,而从母题的角度对佛教与六朝小说关系的系统研究,则更不多见。从这个角度来说,其选题是颇有创新价值的。

《佛经文学与六朝小说母题》除导论和结语外,共设五章,各章具体的写作思路和意图,第一章《唐前佛教的传播和六朝士人与佛教关系的两种范式》,第二章《佛经文学与六朝小说创作》:佛经通过影响六朝士人的文化心理进而影响小说创作,但较全面深入地研究佛经文学如何影响六朝小说创作的成果尚不多见。第三章《变化与感应:佛经文学与六朝小说神通类母题》,第四章《报恩与考验:佛经文学与六朝小说劝善类母题》,第五章《冥游与离魂:佛经文学与六朝小说魂游地狱母题》。

作者简介

作者刘惠卿,1974年8月生,湖南郴州人,文学博士,现为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2001年7月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6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暨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是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校级培养对象。出版著作《南朝史解读》《北朝史解读》(与何如月、刘宁、潘定武合著,先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后由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参编《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教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两本教材;在《民族文学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浙江社会科学》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序言

导论

一 母题诸说

二 母题研究法

三 六朝小说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四 本书研究的立足点、价值和用母题研究法研究六朝小说的意义

五 本书主要内容及所据资料

第一章 唐前佛教的传播和六朝士人与佛教关系的两种范式

第一节 唐前佛教传播概述

第二节 义理佛教和学理型士人

第三节 皈依风尚和践修型士人

第二章 佛经文学与六朝小说创作

第一节 佛经文学与仙道类小说创作

第二节 佛经文学与“世说体”小说创作

第三节 佛经文学与宣佛小说创作

第三章 变化与感应:佛经文学与六朝小说神通类母题

第一节 两种神通观的碰撞交融

第二节 支解复形母题

第三节 分身术母题

第四节 感应征验母题

第四章 报恩与考验:佛经文学与六朝小说劝善类母题

第一节 动物报恩母题

第二节 三生缘母题

第三节 修佛考验母题

第五章 离魂与冥游:佛经文学与六朝小说魂游地狱母题

第一节 中土固有灵魂观和佛教灵魂观的交融

第二节 魂游地狱母题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六朝小说研究年表(1919—2009)

后记

佛经文学与六朝小说母题是201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惠卿。

得书感谢您对《佛经文学与六朝小说母题》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文学与大众文化导论 电子书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确立健全的文学观与大众文化观,获得看待文学与大众文化问题的视角、方法和价值立场。通过“鉴赏式分析”和“表征式分析”,深入到文学经典、文体与文学创作、审美阅读与文学鉴赏、文学阐释与文本解读、通俗小说与大众传媒、影视文化与文学、网络语言与网络文学、青春文学与视觉文化等问题之中,呈现了文学与大众文化的种种面向。
清初小说与士人文化心态 电子书
本书中的清初指顺治元年(1644)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这段时间小说创作繁荣并独具特征,小说刊刻近两百部,是现存明代小说数量的总和;小说形式也多种多样,白话、文言小说都很兴盛。本书综述清初小说的创作概况和文化生态,并以清初小说创作中的故国情结为切入点,通过对小说家代表丁耀亢、陈忱、李渔、烟水散人及小说流派代表才子佳人小说、时事小说的个案分析,点面结合来探究清初小说创作以及易代之际的士人心态。
明清文学与文献(第4辑) 电子书
《明清文学与文献》系黑龙江大学明清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辑刊。书中重点以明清文学、文献以及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主,并着力呈现明清文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和最新成果,反映了本学科的特色。
明清文学与文献(第7辑) 电子书
《明清文学与文献》系黑龙江大学明清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辑刊。书中重点以明清文学、文献以及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主,并着力呈现明清文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和最新成果,反映了本学科的特色。
明清文学与文献(第5辑) 电子书
《明清文学与文献》系黑龙江大学明清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辑刊。书中重点以明清文学、文献以及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主,并着力呈现明清文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和最新成果,反映了本学科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