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

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在文体学理论上有新的突破,在翻译批评上独辟蹊径,是一部创新性很强的跨学科研究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与西方批评家的对话,系统而深入地论述了文学文体学的特点、性质和功能,探讨了将文学文体学应用于小说翻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认为两者有互为补充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从新的角度研究了小说翻译中的词语和句法选择,凭借丰富的语料和鞭辟入里的分析,揭示了以往被忽略的种种翻译现象,包括词语表达的“不合逻辑”与反讽、逼真性和强烈程度的关联,不可靠性与人物塑造的关系,句法选择与事件的速度、伪共时性的关联等等,并首次系统探讨了小说翻译中再现人物话语的不同方式。

作者简介

作者申丹,1958年4月出生于湖南长沙。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士、英国爱丁堡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现为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欧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外语学院英语系教授(1993年始任博士生导师)。兼任英美《Routledge叙事理论百科全书》顾问编委、英国《语言与文学》杂志编委、英国《翻译家》杂志国际顾问委员委员。在国内外发表有关叙述学、文体学、翻译理论和文艺理论的论文七十来篇,其中二十多篇发表在美国和欧洲的重要学术刊物上。一本著作获第二届全国青年优秀社科成果专著优秀奖(最高奖),本书获第四届全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一等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Preface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BASIC AIMS

1.2 LITERARY STYLISTICS

1.3 APPLYING STYLISTICS TO LITERARY TRANSLATION

PART ONE LITERARY STYLISTICS AS A DISCIPLINE

CHAPTER 2 THE CONCERN OF STYLISTICS AS AN INTERMEDIARY DISCIPLINE

2.1 SOME DIFFERENT CONCEPTIONS OF STYLE

2.2 OBJECTS OF INVESTIGATION OF LITERARY STYLISTICS

CHAPTER 3 LINGUISTIC FORM AND LITERARY SIGNIFICANCE

CHAPTER 4 THE LINGUISTIC BASIS:OBJECTIVE OR SUBJECTIVE?

4.1 LINGUISTIC OBJECTIVITY:A MATTER OF CONVENTION

4.2 STRUCTURAL FEATURE,PSYCHOLOGICAL VALUE AND LITERARY SIGNIFICANCE

4.3 DOES INTERPRETATION PRODUCE LINGUISTIC FACTS?

4.4 A CONSIDERATION OF“WHAT IS STYLISTICS?PARTⅡ”

PART TWO APPLYING STYLISTICS TO THE TRANSLATION OF FICTION

CHAPTER 5 THE PLACE OF LITERARY STYLISTICS IN THE TRANSLATION OF FICTION

5.1 THE INSUFFICIENCY OF GENERAL TRANSLATION STUDIES

5.2 CHARACTERISTICS OF FICTIONAL(VS.POETIC)TRANSLATION

5.3 LITERARY STYLISTICS AND DECEPTIVE EQUIVALENCE

CHAPTER 6 ASPECTS OF LEXICAL EXPRESSION

6.1 DEVIATION IN THE FORM OF“ILLOGICALITY”

6.2 OBJECTIVITY

6.3 UNRELIABILITY AND CHARACTERIZATION

6.4 “REDUNDANT”ENCODING

CHAPTER 7 ASPECTS OF SYNTAX

7.1 SYNTAX AND PACE

7.2 SYNTAX AND PROMINENCE

7.3 SYNTAX AND THE IMITATION OF PROCESS

7.4 THE TRANSFERENCE OF PARALLELISM

7.5 JUXTAPOSITION AND PSEUDO‐SIMULTANEITY

7.6 LINGUISTIC FORM AND FICTIONAL REALITY

CHAPTER 8 SPEECH AND THOUGHT PRESENTATION

8.1 BASIC MODES IN ENGLISH

8.2 BASIC MODES IN CHINESE

8.3 THE TRANSFERENCE OF BLEND

8.4 THE TRANSFERENCE OF DIRECT SPEECH

8.5 THE FUNCTIONS OF FIS AND THE NEED FOR ITS PRESERVATION

8.6 THE TRANSFERENCE OF SLIPPING

8.7 CONCLUSION

NOTES

CHAPTER 1

CHAPTER 2

CHAPTER 3

CHAPTER 4

CHAPTER 5

CHAPTER 6

CHAPTER 7

CHAPTER 8

BIBLIOGRAPHY

PRl MARY SOURCES

SELECTED SECONDARY SOURCES

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是2017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申丹。

得书感谢您对《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文学与电影改编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为重新审视改编电影与文学的关系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
新时期陇西文学作品选(小说戏剧卷) 电子书
本书收录《天使树》、《故乡的土炕》、《怀念舅父》等散文50篇。
汉语新文学与澳门文学 电子书
本书从整个汉语文学世界的宏观角度审视澳门文学:澳门文学提供的经验及其文学书写是独特的文学存在,澳门文学组织及其媒体形态为澳门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优势条件,而澳门文学的特有生态为汉语文学的生息与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本。本书在全世界汉语文学的总体框架中,讨论澳门文学应有怎样的定位,并在汉语新文学发展的整体水准中确认澳门文学的独特价值,对于澳门文学的价值认知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文学与大众文化导论 电子书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确立健全的文学观与大众文化观,获得看待文学与大众文化问题的视角、方法和价值立场。通过“鉴赏式分析”和“表征式分析”,深入到文学经典、文体与文学创作、审美阅读与文学鉴赏、文学阐释与文本解读、通俗小说与大众传媒、影视文化与文学、网络语言与网络文学、青春文学与视觉文化等问题之中,呈现了文学与大众文化的种种面向。
清初小说与士人文化心态 电子书
本书中的清初指顺治元年(1644)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这段时间小说创作繁荣并独具特征,小说刊刻近两百部,是现存明代小说数量的总和;小说形式也多种多样,白话、文言小说都很兴盛。本书综述清初小说的创作概况和文化生态,并以清初小说创作中的故国情结为切入点,通过对小说家代表丁耀亢、陈忱、李渔、烟水散人及小说流派代表才子佳人小说、时事小说的个案分析,点面结合来探究清初小说创作以及易代之际的士人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