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哲学

王阳明哲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让你读懂王阳明真正的哲学宗旨,为自己解开人生的枷锁,找到自己的人生秩序,更好地在社会中生存。

内容简介

一本书了解王阳明思想变化和其真正传达的哲学含义,并提出关于王阳明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以及纠正了当代人对王阳明思想的许多错误认识。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第一章 阳明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第一节 少年时期的企向

第二节 王学的前三变—异质的转变

第三节 王学的后三变—同质的发展与完成

第二章 阳明学的基本义旨

第一节 良知之天理与感应

第二节 致良知与逆觉体证

第三节 格致诚正与心意知物

第四节 “事”“物”两指与成己成物

第三章 知行合一

第一节 知行合一说的宗旨

第二节 学行合一与知行合一

第三节 致良知中的知行合一

第四章 良知与知识

第一节 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

第二节 良知之坎陷与统摄知识

第三节 良知坎陷后之重现与圆成

第五章 良知与中和寂感

第一节 求未发之中与观未发气象

第二节 致中和与慎独

第三节 良知之体用与中和寂感

第六章 工夫指点的意义

第一节 克己与为己之心

第二节 静坐与光景

第三节 居敬、穷理、尽性

第四节 集义、致良知

第七章 四句教与天泉证道

第一节 天泉桥上一夕话

第二节 四句教释义

第三节 “四有”与“四无”之会通

第八章 心即理的义蕴与境界

第一节 心即理(良知即天理)的义蕴

第二节 良知现成、何思何虑

第三节 终日乾乾、对越在天

第九章 阳明的亲民哲学及其事功

第一节 与万物为一体

第二节 明明德以亲民

第三节 亲民哲学的实践:建立事功

第十章 阳明的人格与风格

第一节 以讲学从事思想运动

第二节 狂者胸次

第三节 敬畏与洒落

第四节 诗境:寂乐交融

附录一 王阳明学行年表

附录二 日本的阳明学及其特色

附录三 本书作者著述要目

王阳明哲学是2022年由磨铁图书出版,作者蔡仁厚。

得书感谢您对《王阳明哲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哲学导论 电子书
本书是张世英先生所著的入门经典读物。
哲学入门 电子书
本教材不囿于某一国别、派别、部门的哲学,以尽量公正的态度面对和探究人类的哲学智慧,由浅入深地导引学生从“宫墙外望”到“初识门庭”,生成关于哲学世界的基本图景,使学生在进入哲学之门之时形成对哲学的高层次理解;提高学生的哲学、人文素养,促进理论思维训练;初步领略哲学风采和精华,逐渐感悟智慧的人生境界。教材在探讨哲学的诞生、哲学与智慧、哲学与时代,哲学与思维、哲学与文明、哲学与民族、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派别
王阳明:一切心法(套装共2册) 电子书
普通读者罕有知道,王阳明原是一个被翻案的奸佞。《明实录》里的王阳明不但奸邪,还很有几分色厉内荏的丑态,是一个墙头草一般的投机分子。他纵兵屠城,窃夺他人战功,散布异端邪说蛊惑人心,以邪教教主的姿态享受着信徒的阿谀与供奉。乃至清朝编修《明史》,才算是以新一代的官修正史为王阳明做了正式的翻案。而在王阳明弟子们谦卑写就的私史里,他又仿佛头顶光环的圣徒,有神鬼莫测之能,每每还有灵异的奇遇。于是我们每个人对王
王阳明佛教观研究:“同异”与“是非”之辨 电子书
王学不是“阳儒阴释”,而是儒学的一种新形态;它与佛教禅宗相似或相同是因为两者都把“道”内在化了。同时,它也不是“儒体佛用”,确切地说,它是“儒因佛缘”,即它是在“成为圣人”这一儒学的动因中生发出来的,佛教因素在其形成过程中只是起了助缘的作用;经过改造的佛教因素成为王学的有机成分,但不是核心要素。
庄子哲学新解 电子书
本书是对《庄子》内七篇的哲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