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传播政策史

中国古代传播政策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中国古代的传播政策史进行了全面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是传播学本土化的新成果,以专门史形式,运用传播学工具,对我国古代传播政策素材进行梳理和归纳;在大限度地展现史料的同时,提供历代学者对历史记录的校勘与评述,真实反映以政教为核心的官方传播政策在特定时代的源流、取向、内容及其与文化和社会结构的相互构建。

本书适合传播学、政治学和法学领域的师生和业界人士阅读和使用。

作者简介

作者何勇,中国传媒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传播学博士,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博士后,德国科隆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传播政策与制度、比较传媒政策、传媒法。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导读

第一章 神话时代:起源

第一节 传播的起源:象征符号与仪式传播

第二节 传播政策的起源:仪礼独占与扩散

第二章 巫祝时代:明命鬼神为黔首则

第一节 古史:巫行教化

第二节 二里头文化的仪礼体制

第三节 先鬼后礼:殷墟和卜辞中的祭祀

第三章 观风化俗:先秦早期的朝野对话

第一节 上以风化下:周公制礼与孔子诗教

第二节 下以风刺上:民谣与采诗制度

第四章 春秋横议:禁言与纳谏

第一节 子产:存乡校与铸刑鼎

第二节 悬书之禁

第三节 孔子诛少正卯

第四节 大谏之官:谏议制度的产生

第五章 战国争鸣:稷下论政与归心于壹

第一节 稷下学宫:齐国不治议论

第二节 商鞅变法:秦国归心于壹

第六章 秦汉相袭:从言禁到大一统

第一节 书同文与焚书令

第二节 秦汉诽谤法的兴废

第三节 除挟书律和抑黜百家

第七章 东汉清议和党锢

第一节 清议活动与月旦评

第二节 党议与党锢

第八章 唐代邸报:中央与地方的信息博弈

第一节 邸报与邸制

第二节 进奏院状的产生

第三节 进奏院状的性质

第九章 宋代的传播政策:控传报、禁小报

第一节 进奏院改制

第二节 令格之制

第三节 定本兴废:事前检查制度

第四节 小报之禁

第五节 出版政策

第六节 公共批评

第十章 以宽得之:元代传播政策

第一节 十六天魔舞

第二节 礼乐之殇:教坊司沉浮

第三节 茅山诗案与文字政策

第四节 文艺禁毁与聚众之禁

第五节 戊午之辩与书籍禁毁

第十一章 教以化俗:明代传播政策

第一节 卧碑之条:生员不得言事

第二节 删孟与祭礼之争

第三节 律令讲读:《御制大诰》和《教民榜文》

第四节 书籍禁毁

第五节 讲学风行与书院禁毁

第六节 明代的邸报

第七节 复社运动:晚明文人结社

第八节 有风西来:利玛窦的传播活动

第十二章 训士化民、校雠同文:清前期传播政策

第一节 聚众与结社之禁

第二节 陷文不活:清朝文字狱

第三节 传阅之罪:孙嘉淦伪奏稿案

第四节 《四库全书》:为古今定本

第五节 清前期报纸:官方与民间的妥协

余论

后记

中国古代传播政策史是2019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何勇。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古代传播政策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新媒体新闻写作、编辑与传播 电子书
本书涵盖新媒体新闻写作、编辑与传播,助力从业者专业成长。
《白氏文集》日本传播史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为“新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系列之一。
中国文化传播软实力研究 电子书
作者针对中国文化出传播的优势与劣势提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求为当前及未来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工作有所助益。
态度研究与技术传播(英文版) 电子书
本书是一项针对中国学生、教师、以及教学管理人员对在中国高校开设“英语技术传播(写作)”课程主要问题所持态度的定量研究。此项研究旨在调查在评定教授“技术传播(写作)”和该课程及相关专业设置可行性中研究对象态度所起的作用。这项调查将态度研究作为高等教育“英语技术传播”课程与专业设计研究手段,探究了一种全新、实用、系统的研究方法。
中国形象:历史演进及跨文化传播路径 电子书
中国的故事、中国的精彩、中国的道路、中国的成绩应该积极地进行对外传播,并且以我们为主导进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