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应禄男科学(第2版)

郭应禄男科学(第2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一部把现代男科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多学科相互渗透、整合交融的男科学学术专著。

内容简介

男科学是一门研究男性生殖系统解剖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学科,尤其专注于男性健康问题,是一门涉及男性健康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社会与环境相关、多学科相互交叉又彼此渗透的医学重要分支。

由我国著名泌尿外科学专家、男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应禄教授与胡礼泉教授主编的我国第一部权威学术专著《男科学》自2004年问世以来,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男科学的蓬勃健康发展,其历史贡献巨大而深远,男科学大量卓越的医疗、教学、科研成就涌现,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男科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内涵,已经使男科学成为我国现代医学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

《男科学》第1版出版15年来,随着社会文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男性心身健康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同时随着我国育龄夫妇的生育和两性健康需求的增长,以及年龄、环境等各种因素导致的男性生育健康问题逐渐增多,男性生殖健康与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备受关注。从全球视角看,男性的性和生育健康问题正面临重大需求与挑战,资料表明男性生殖生育力下降日益严重,从根本解决这些问题可谓任重道远。

随着我国男科学快速进步和国际男科学的迅速发展,亟需将《男科学》一书修订再版,国内外男科学专家学者也呼吁并期盼新1版《男科学》早日问世。因此,在郭应禄院士亲自关心、策划、主审下,《男科学》第2版应运而生。为了铭记郭应禄院士对我国男科学事业的杰出贡献和对《男科学》的重要旗帜作用,将第2版《男科学》更名为《郭应禄男科学》(第2版)。

《郭应禄男科学》(第2版)是一部把现代男科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多学科相互渗透、彼此交叉、整合交融的男科学学术专著,又是生殖医学与泌尿外科学教学、科研、临床的教学参考书,适用于泌尿外科、男科、性医学、生殖医学及优生优育的工作者、研究生、医学生所参考阅读。

本书由来自我国多所高等医学院校、省市医院、科研单位知名专家学者,以及美国著名华裔学者吕福泰教授、林桂亭教授等多位海外知名专家教授共同撰写而成。全体编委专家学者历经数载增删批阅,既保留了第1版的主体框架,又增添了许多日新月异的男科学学科研究与临床医学进展。第2版的内容主要包括男科学基础及相关组织学研究、男科疾病检查与诊断技术、男性性功能障碍、男性性心理学、男性不育症、男性节育和精子冻存、男性生殖系感染、男性生殖系统内分泌疾病、前列腺疾病、男性生殖系统其他疾病、男性生殖系统损伤和急症、男科手术学和新技术的应用、男科疾病的中医治疗,以及男科学国际新进展等,全面介绍了男科学领域最新学术成就、研究进展和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简介

编者郭应禄,男,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泌尿外科学和男科学学科带头人。

1930年5月4日出生于山西省定襄县,1956年毕业于原北京医学院医学系,1963年于原北京医学院泌尿外科专业研究生毕业。曾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泌尿外科杂志》总编辑,创建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并任首届会长,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副会长,吴阶平杨森医药学奖评审委员会主席,原卫生部国家医师考试委员会委员,原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评审委员会第一届专家组成员。

现任北京大学泌尿外科医师培训学院院长,北京大学男科病防治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学基金会副主席,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终身名誉会长,北京郭应禄泌尿外科发展基金会名誉理事长,中央保健委专家顾问组成员。

主编著作32部,论文500余篇,成果20余项。1980年主编国内第一部肾移植专著《肾移植》,指导了当时国内肾移植技术的开展;1982年主持研制国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样机,1984年应用于临床。1987年首创俯卧位治疗输尿管结石,是国内ESWL领域的开拓者,并不断研究扩大ESWL的医用范围;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率先开展经尿道手术、输尿管镜、经皮肾镜和腹腔镜的微创手术;1991年主编第一部《腔内泌尿外科学》,为我国这一领域的奠基人;1995年提出腔内热疗3个温度段的观点,澄清了国际上模糊概念;2012年完成的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系列研究,对近百年来治疗前列腺增生传统术式进行了颠覆性创新,获得专利一项,并在国内推广。2015年出版同名专著,受到国内外关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郭应禄院士简介

编委会名单

主编简介

序一

序二

前言

绪论

第一篇 男科学基础及相关组学研究

第一章 男性生殖系统解剖学与组织学

第二章 男性生殖系遗传学概述

第三章 生殖系统发育和分化

第四章 精子发生及其调控

第五章 男性生殖内分泌

第六章 附睾与附睾精子成熟及其异常

第七章 男性生殖免疫及其异常

第八章 精子的功能解剖学

第九章 精子获能与受精

第十章 生殖病理

第十一章 男科学相关组学研究

第二篇 男科疾病检查与诊断技术

第十二章 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

第十三章 实验室检查

第十四章 影像学检查

第十五章 内镜检查

第十六章 病理学检查

第三篇 男性性功能障碍

第十七章 男性性生理与性功能障碍概述

第十八章 勃起功能障碍

第十九章 阴茎异常勃起

第二十章 射精障碍

第四篇 男性性心理学

第二十一章 性医学基础

第二十二章 同性恋

第二十三章 性偏好障碍

第二十四章 性身份障碍

第五篇 男性不育症

第二十五章 男性不育有关生殖生理

第二十六章 男性生育力评估

第二十七章 男性不育的诊断和治疗

第二十八章 辅助生殖与男性不育症

第六篇 男性节育与精子冻存

第二十九章 男性节育可能途径

第三十章 男用节育药物

第三十一章 男性其他节育方法

第三十二章 输精管绝育术

第三十三章 男性婚前检查与咨询

第三十四章 人类精子库与男性生育力保存

第七篇 男性生殖系统感染

第三十五章 前列腺炎

第三十六章 其他男性泌尿生殖系非特异性感染疾病

第三十七章 淋病

第三十八章 非淋菌性尿道炎

第三十九章 梅毒

第四十章 软下疳

第四十一章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第四十二章 腹股沟肉芽肿

第四十三章 生殖器疱疹

第四十四章 尖锐湿疣

第四十五章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第四十六章 鲍温样丘疹病

第四十七章 传染性软疣

第四十八章 生殖器念珠菌病

第四十九章 寄生虫感染相关的性传播疾病

第五十章 性病神经症

第八篇 男性生殖系统内分泌疾病

第五十一章 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

第五十二章 男性性早熟

第五十三章 性发育疾病

第五十四章 雄激素靶器官异常

第九篇 前列腺疾病

第五十五章 前列腺炎

第五十六章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第五十七章 前列腺癌

第十篇 男性生殖系统其他疾病

第五十八章 男性生殖系先天性异常

第五十九章 男性生殖系肿瘤

第六十章 精索静脉曲张

第六十一章 鞘膜积液

第六十二章 阴茎海绵体硬结症

第十一篇 男性生殖系统损伤和急症

第六十三章 男性生殖系统损伤

第六十四章 阴囊急症

第六十五章 阴茎急症

第十二篇 男科手术学和新技术的应用

第六十六章 男性生殖系局部解剖与手术学的关系

第六十七章 阴茎手术

第六十八章 阴囊及其内容物手术

第六十九章 男性假两性畸形的女阴成形术

第七十章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治疗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

第七十一章 精囊镜技术在男科中的应用

第七十二章 男性尿道手术

第七十三章 腹腔镜在男科的应用

第七十四章 机器人手术在男科的应用

第七十五章 局部热疗在男科应用

第七十六章 激光在男科中的应用

第七十七章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尿动力学评估

第七十八章 生殖显微外科技术在男科中的应用

第七十九章 冲击波在男科中的应用

第八十章 前列腺扩裂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第十三篇 男科疾病的中医治疗

第八十一章 中医男科的学术涵盖范围

第八十二章 勃起功能障碍

第八十三章 早泄

第八十四章 阳强

第八十五章 性欲低下

第八十六章 男性不育症

第八十七章 男性功能性不射精

第八十八章 逆行射精

第八十九章 精索静脉曲张

第九十章 前列腺炎

第九十一章 良性前列腺增生

第九十二章 前列腺癌

第九十三章 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

第九十四章 男性心身疾病

第九十五章 男科常用方剂

第十四篇 男科学国际新进展

第九十六章 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新进展

第九十七章 男性不育症新进展

第九十八章 男科其他疾病新进展

郭应禄男科学(第2版)是201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郭应禄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郭应禄男科学(第2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