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从咨询设置、咨询伦理,初始访谈等角度,分享了网络心理咨询的经验。
内容简介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网络心理咨询很好地解决了“日益增长的心理咨询需求”与“不聚集”之间的矛盾。
得益于技术上的便利性,网络咨询为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可替代的优势。这对于广大心理咨询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保证网络咨询的效果、保证来访者的留存率是每一位咨询师在转型期都要面临的现实问题。
本书主要的内容是:网络心理咨询的特征,以及哪些咨询师和来访者不适合进行网络咨询;咨询前咨询师都需要做哪些现实准备与心理准备,比如如何选择咨询地点、咨询环境有哪些意义;网络咨询设置的具体内容,如保密、多重关系、付费退费、咨询协议的签署、设置的突破等;在前五次访谈(初始访谈)中,咨询师可能面临的挑战以及应持的态度和应对方式。
作者简介
作者冰千里,知名心理咨询师,畅销心理学图书作家,简书心理学“大V”,冰千里心理工作室创办人。
专攻亲密关系、内在小孩、心灵书写、孤独感,隶属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流派。累积一对一心理咨询时长超7000小时,其来访者遍布国内及部分欧美城市。长期开办各类心灵成长课程,包括“自我接纳训练营”“疗愈内在小孩21天成长训练营”等,已成功帮助数千人了解自我,获得成长。
曾任壹心理等多家自媒体签约作者,其文章影响力广泛,著述颇丰。代表作有《解锁亲密关系:爱为何会伤人》《亲密而独立:活出边界,活出自己》《心灵书写:让写作通往疗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第1章 网络心理咨询的特征与适用群体
网络心理咨询的特征
不同时空
能看见自己
更多幻想与投射
便利性
咨询师也更自由
咨询师本人的态度很重要
心理动力学的简要介绍
主要特点
主要技术
应用示例
对初始访谈的理解
基于整体性
基于咨访关系
基于脱落率
基于初始评估
本书的目标群体
暂时不适合从事网络咨询的咨询师
对网络方式本身不接纳者
对最基本的设置不清晰者
对改变过度焦虑者
缺乏想象力、象征力、独处能力者
暂时不适合参加网络咨询的来访者
儿童及部分青少年
偏被动的来访者
高度边缘化、精神病性的来访者
家庭治疗、伴侣治疗
网络咨询对哪些来访者的效果较好
咨询动机较强的成年来访者
偏疏离型的来访者
一些较特殊的来访者
对本地咨询师缺乏信任的来访者
自我成长型的来访者
第2章 咨询前咨询师的现实准备与含义
咨访关系类似于“母婴关系”
网络咨询对咨询师地点的要求
熟悉的地方
必须是一个人的空间
保持安静的环境
地点的恒常性
咨询环境的意义
咨询师本人与环境共同构成治疗因子
节制与中立
关于咨询时段的安排
网络咨询室建立的注意事项
关于咨询设备
关于设备支架
关于视频软件的使用
关于是否佩戴耳机
网络信号
关于钟表与计时
关于台历的使用
其他需要注意的细节
第3章 咨询前咨询师的心理准备与含义
来访者选择网络咨询的心理需求
对于高功能来访者与低功能来访者
对于当地没有资源或有过失败的地面咨询经历的来访者
便利性心态
基本理想化的来源
陌生即安全
咨询师选择网络咨询的心理需求
咨询师如何提升见面前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思考你能看到的基本资料
感受咨询前与来访者的互动
你的习惯与仪式
模拟练习(同行模拟、小组模拟、自我觉察)
提前做好自我暴露的准备(准备迎接来访者的提问)
第4章 网络咨询设置具体内容详解(一)
网络咨询的设置及突破
设置是咨访关系的安全保障,是能碰触到的唯一现实边界
设置从外部落实到协议中,并存在于咨询师的心中
关于设置的突破
设置内容详解:咨询方式
设置内容详解:保密
保密的必要性
保密例外的情况
不存在绝对保密
设置内容详解:多重关系
网络咨询避开多重关系的两个优势
多重关系的不可控性
多重关系的可控性
“接私单”“诱导消费”都属于多重关系
设置内容详解:时长与频率
时长的意义
关于频率
第5章 网络咨询设置具体内容详解(二)
设置内容详解:咨询收费的意义
收费关乎自尊、价值、成功与社会功能
免费的问题
低价的意义
网络咨询与地面咨询的收费是否统一
设置内容详解:付费形式及其含义
单次后付费、单次预付费和月付费
关于阶段性付费及优惠
支付方式
阶段性咨询次数的四方核对
设置内容详解:退费及费用的调整
关于退费议题
费用的调整
设置内容详解:网络咨询协议的签署
设置内容详解:请假、遗忘、迟到、早退、超时
设置内容详解:网络来访者的地面咨询设置
设置内容详解:对助理的要求
设置内容详解:咨询师的自我展示
设置内容详解:对突破设置的一点思考
第6章 首次咨询中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态度
咨询师的继续准备
现实层面的准备
心理层面的准备
如何应对来访者的特殊要求
当来访者突然要求用语音或文字咨询
来访者迟到与遗忘
来访者提前到场
接通视频(正式见面)后如何缓解焦虑
接听时间的把握
缓解“第一眼焦虑”
咨询师信号不好
来访者咨询地点的含义及咨询师的应对态度
第7章 首次咨询态度详解(一)
首次咨询的重要性
理解来访者的咨询焦虑
把主动权交给来访者
不要刻意收集资料
不要固化对来访者的评估和概念化
关注情绪与情感而非事件
因人而异
关于咨询师的自我暴露
如何应对来访者要求你提供建议
第8章 首次咨询态度详解(二)
少提问,少分析,少解释,少澄清
必要的沉默与非必要的沉默
如何结束首次咨询
首次咨询如何写咨询记录与评估
首次咨询脱落的关键因素:理想化破坏
自我安抚
第9章 第二次、第三次咨询态度详解
续费的部分象征
续约的内在动力
对自己在首次咨询中的表现不满的补偿
对咨询师态度的“不满”和好奇
对咨询满意的自然续约
咨询师的基本态度
讨论上次咨询
注重此时此刻
想象言语之外的场景和画面
继续留意环境的变化
传递在场的品质
留意视频中的“四目相对”
第10章 第四次、第五次咨询态度详解
早期负性移情的含义
负性移情出现的原因
负性移情的主要表现
咨询师被负性移情击倒的表现
提升想象力去理解来访者的感受
第一个想象:你的感受就是他的感受
第二个想象:来访者的内在小孩
面对负性移情的基本态度
别慌,温和而坚定地在场
少说话,鼓励来访者多表达
在来访者表达结束后进行探索
先回答,再询问对方的感受
必要时,可以请教来访者
第11章 关于阅读本书的总结与忠告
活学活用
发展独特的咨询风格
每对咨访关系都不可复制
关于深度纠缠的能力
勿忘初心
咨询师更要善待自己
附录 心理咨询师,该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
心理咨询师的挫败与困境
不赚钱和家人的反对
来访者的脱落和治疗的失败
对过去来访者的内疚感
同行之间的误解与贬低
心理咨询师的骄傲与光荣
世俗的满足
助人即助己
越来越多的价值感与创造力
拓展了生命的宽度
自由
心理咨询师要学会自我照顾
隔屏相遇:如何做好网络心理咨询是2022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冰千里。
得书感谢您对《隔屏相遇:如何做好网络心理咨询》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