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tanix超融合基础架构权威指南

Nutanix超融合基础架构权威指南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涵盖了超融合相关的基础知识,也对Nutanix超融合产品进行了详细介绍,力求让读者掌握Nutanix超融合的相关知识。

内容简介

本书由Nutanix公司三位富有超融合、虚拟化经验的技术专家吴孔辉、尹思杰和高园合作撰写。本书对起融合技术的发展和演进过程进行了概括,并对Nutanix的产品和技术进行了介绍,此外也从Nutanix超融合产品的安装、部署、规划设计、运维管理等角度对Nutani×超融合方案进行了细致的剖析。

全书内容分为7章:

在第1章和第2室中,对数据中心和超融合技术的演进以及Nutanix产品和技术进行了介绍,包括数据中心的发展历程、数据中心面临的挑战、超融合的使用场景、Nutanix的产品形态、Nutanix产品的核心技术等。

在第3~6章中,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Nutanix提供的社区版软件进行超融合实验环境的搭建,并从规划与设计、部署与测试、运维与管理多个角度对Nutanix超融合产品进行了细致介绍。

在第7章中,从使用场景角度对Nutanix主要的几个使用场景进行了介绍,包含了业务需求、超融合提供的方案与价值等。

作者简介

作者吴孔辉,Nutanix架构师。有着多年的 企IT 司的工作经验,先后在赛门铁克、VMware以及Nutanix工作。对IT先进技术有着较敏锐的观察。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Nutanix企业云在中国

超越虚拟机和公有云

前言

第1章 超融合系统发展历程及概述

1.1 数据中心的演进

1.2 超融合系统概览

1.3 超融合市场格局

1.4 软件定义存储与超融合系统

1.5 数据中心面临的挑战

1.6 超融合出现的诱因

1.7 超融合适用的应用场景

1.8 引入超融合的时机

第2章 Nutanix超融合介绍

2.1 Nutanix公司介绍

2.2 Nutanix产品介绍

2.2.1 Acropolis软件

2.2.2 Prism软件

2.2.3 产品形态

2.3 Nutanix技术原理

2.3.1 Nutanix系统设计架构

2.3.2 高效性技术特性

2.3.3 存储容量优化技术特性

2.3.4 高可用性技术特性

2.3.5 备份与容灾技术特性

2.3.6 面向应用的扩展服务

第3章 HCI实验环境搭建

3.1 Nutanix Next社区介绍

3.1.1 Nutanix社区版介绍

3.1.2 Nutanix Next社区注册步骤

3.2 Intel NUC介绍

3.3 Nutanix社区版安装

3.3.1 下载及制作镜像盘

3.3.2 安装Nutanix社区版

3.3.3 AOS集群创建

3.3.4 登录Prism集群管理控制台

3.3.5 安装Prism Central

3.4 Nutanix社区版操作

3.4.1 Prism控制台操作

3.4.2 自助服务门户操作

3.4.3 Prism Central操作

3.4.4 常见排错操作

第4章 HCI规划与设计

4.1 计算规划设计

4.1.1 物理CPU到vCPU的换算

4.1.2 内存资源的换算

4.1.3 计算资源的数据收集

4.1.4 计算资源的损耗类型

4.1.5 超融合资源计算实战

4.2 存储规划设计

4.2.1 全闪存模式和混合模式

4.2.2 存储池设计

4.2.3 存储容器设计

4.2.4 数据安全

4.3 网络规划设计

4.3.1 超融合物理网络设计

4.3.2 虚拟网络设计

4.3.3 CVM的网络连接

4.3.4 NTP配置

4.4 安全规划设计

4.4.1 网络安全

4.4.2 访问控制

4.5 高可用规划设计

4.5.1 数据可用性设计

4.5.2 数据中心容灾

第5章 HCI部署与测试

5.1 集群部署

5.1.1 环境准备

5.1.2 使用Foundation部署Nutanix集群

5.2 性能测试

5.2.1 测试工具介绍

5.2.2 测试工具使用

第6章 HCI操作与管理

6.1 虚拟化支持概览

6.1.1 虚拟化系统的选择

6.1.2 Nutanix功能在Hypervisor上的差异

6.2 AHV环境操作

6.2.1 AHV最大配置

6.2.2 Acropolis动态调度

6.2.3 AHV高可用性配置

6.2.4 AHV支持Citrix XenDesktop

6.2.5 节点关闭

6.2.6 节点启动

6.3 vSphere环境操作

6.3.1 vSphere最大配置

6.3.2 vSphere HA/DRS配置

6.3.3 vSphere EVC配置

6.3.4 VAAI支持

6.3.5 节点关闭

6.3.6 节点启动

6.3.7 Nutanix预设配置

6.4 Hyper-V环境操作

6.4.1 Hyper-V最大配置

6.4.2 ODX存储优化特性支持

6.4.3 节点关闭

6.4.4 节点启动

6.4.5 SCVMM管理

6.5 XenServer环境操作

6.5.1 XenServer最大配置

6.5.2 XenServer要求与限制

6.5.3 节点关闭

6.5.4 节点启动

6.5.5 XenCenter管理

6.6 日常运维管理

6.6.1 集群操作

6.6.2 虚拟化层VLAN修改

6.6.3 CVM内存配置修改

6.6.4 主机操作与管理

6.6.5 日志集中处理

6.6.6 合规性管理与软件升级

6.6.7 监控与警报

6.7 应用迁移

6.7.1 同类Hypervisor迁移

6.7.2 异构Hypervisor迁移

6.7.3 镜像服务导入应用

6.8 自动化操作

6.8.1 Nutanix API介绍

6.8.2 CLI操作

6.8.3 命令行的批量操作

第7章 HCI应用场景介绍

7.1 关键应用平台

7.1.1 支持各类关键应用

7.1.2 Nutanix为关键应用带来的优势

7.2 数据保护方案

7.2.1 Nutanix平台内置的数据保护机制

7.2.2 Nutanix数据保护带来的优势

7.3 桌面虚拟化方案

7.3.1 Nutanix释放桌面虚拟化无穷潜力

7.3.2 Nutanix为桌面虚拟化带来的优势

7.4 大数据平台

7.4.1 Nutanix节约大数据平台运维成本

7.4.2 Nutanix为大数据平台带来的优势

7.5 分支机构方案

7.5.1 Nutanix打造简约的分支机构IT环境

7.5.2 Nutanix为分支机构IT环境带来的优势

7.6 开发测试环境

7.6.1 通过企业云架构开发测试环境

7.6.2 Nutanix云平台为开发测试环境带来的优势

附录A 超融合系统评估要点

附录B Nutanix软件版本和功能划分

B.1 Acropolis软件版本和功能划分

B.2 Prism软件版本功能划分

附录C 术语表

Nutanix超融合基础架构权威指南是2017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作者吴孔辉。

得书感谢您对《Nutanix超融合基础架构权威指南》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aelf区块链应用架构指南 电子书
《aelf区块链应用架构指南》旨在引导区块链应用开发者,基于aelf框架构建可支撑商业应用的分布式App。内容从分布式技术体系入手,从区块链业务建模思维方法、设计原则、技术决策和原型开发的角度,以典型的存证业务及去中心、多中心治理等场景为例,对基于aelf技术体系的领域分析、架构设计、性能及部署设计活动的工具方法进行阐述。具体涉及aelf区块链平台技术体系、智能合约及跨链资源体系、业务系统性能测评
App架构师实践指南 电子书
内容提要本书全面讲解了成为移动应用架构师必备的知识,以及需要学习的技术,主要内容包括App架构师成长路线、App基础语法系列、App开发工具系列、AppSDK使用系列、开源库的选择和使用、App常用模块设计、App架构和重构、App质量和稳定性系列、App性能优化系列、App安全逆向系列、App热门技术、项目管理、产品思维、设计理念、推广运营、打造高效团队、架构师思维等综合技能。本书适合企业一线A
车联网权威指南:标准、技术及应用 电子书
一本全面且宝贵的车联网技术指南。
IBM SPSS Modeler 18.0数据挖掘权威指南 电子书
联袂推荐 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建平,暨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经济学院统计学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光慧,天善智能创始人梁勇,IBM技术专家刘咏梅,IBM数据科学家钟云飞,广东省环保厅环境咨询专家委员会专家、广东柯内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斌 本书特色 内容全面:涉及数据读取、数据处理、数据可视化、统计分析与检验、数据挖掘算法、自动建模、集成与扩展、模型部署、性能优化、数据挖掘方法论等诸多内容; 讲解透彻:既有理论的讲解,又涵盖应用的实践,而且在工具的介绍上,尽可能包括每一个选项的内容和应用形式,力求让读者“吃透”每一章节的内容; 突出实战:集行业经验、项目实践、算法剖析、应用技巧于一身,配套提供数据文件以及数据模型文件,方便读者动手实践。
云计算基础架构与实践 电子书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云计算基础架构与实践相关知识,全书共分为5个项目,项目1主要介绍了云计算的概念与发展趋势、云计算的架构内涵与关键技术、云计算基础架构等内容;项目2主要介绍了共享存储模型、磁盘存储阵列、存储网络、共享文件系统等内容;项目3主要介绍了网络总体架构、接入层网络、主机网络虚拟化、OpenFlow网络流量平面等内容;项目4主要介绍了云接入技术、桌面云和VMwareView桌面云等内容;项目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