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诗歌比较研究(第二版)

中西诗歌比较研究(第二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是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为读者认识与了解中西诗歌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内容简介

作者早年喜爱中国古典诗词,尤心仪杜甫、白居易、李清照、黄仲则、纳兰容若的作品,诗作常见诸报刊。大学时师从缪钺、吴宓、朱自清、浦江清诸先生,留美归国后,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视角,对中西不同类型的诗歌名篇进行了独到的解读。

本书即收入作者这一方面的文章,让读者在充分领略诗歌之美的同时,也对中西文化有深入的了解。

作者简介

作者茅于美,比较文学家,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之女。早年就读于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师从缪钺、吴宓诸先生。1947年赴美留学,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49年归国,先后任职于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译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后长期担任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教授。对中国诗词和西方诗歌有颇深的研究,擅长汉诗词英译,且工于填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再版前言

自序

别有天地的田园牧歌

大自然的契友

源远流长的游历诗歌

一、西方的游历诗歌

二、中国的游历诗歌

英国桂冠诗人

一、桂树与诗人

二、英国桂冠诗人

三、问题有待澄清

情真意深的伤逝悼亡诗

耐人寻味的童心

一、儿童与大自然

二、儿童对日常事物与人生变异的反应

三、儿童如何对待自身疾苦

四、儿童的形象

感触多端的老境

一、温馨的回忆

二、欣慰的晚景

三、晚年的超脱和自娱

四、忧伤的老境

是战士,也是诗人

一、西方诗歌中的战争题材

二、西方的诗人兼战士

三、中国的战士与诗人

四、战争题材的中西观

各呈异彩的婚恋题材

一、西方抒情诗

二、中国的诗和词

三、结束语

女性的赞颂

一、体貌美与心灵美

二、恋爱中的女性

三、孤芳自赏的女性

四、女英雄形象

五、知识型妇女

六、艺术手法

卢梭的《忏悔录》与沈复的《浮生六记》中的女性形象

一、《忏悔录》与《浮生六记》

二、作品中的女性

三、我的看法

遁世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及其他

一、艾米莉·狄金森其人

二、艾米莉·狄金森其诗

三、其他

十四行诗与中国的词

一、谈谈十四行诗

二、中国词的特色

三、格律诗的远景

异曲同工的短篇零句与长篇巨制

一、内容与作者

二、中国和西方的长诗

三、短篇零句的美学价值

白朗宁夫人与李清照的抒情格律诗

一、生活道路

二、思想境界

三、抒情诗作

中西诗人的忧患意识

一、宇宙永恒,生命短暂

二、胸怀宏愿,忧国忧民

三、命运坎坷,身世之悲

主要参考书目

一、中文部分

二、西文部分

茅于美年谱

后记

中西诗歌比较研究(第二版)是2012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茅于美。

得书感谢您对《中西诗歌比较研究(第二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诗歌研究(第十六辑)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第十六辑。
中国诗歌研究(第十七辑)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第十七辑。
现代中国比较文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既有关于比较文学的个案研究,又有整体述评;既有对比较文学热点问题的质疑与回应,又有方法论问题的批评与建构。
胡适、胡怀琛诗学比较研究 电子书
新诗史上不太为人熟知的胡怀琛,曾与胡适一样对新诗进行过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提倡和践行了不一样的白话诗学路径。他与胡适既有根本的分歧,又在历史的回声中时有相交融合。本书从语言、诗体、音节等方面对比研究胡适与胡怀琛的新诗创作、批评及理论,梳理与考察两者诗学的形成过程与不同命运,揭示出历史转折处新诗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并重估了胡怀琛在新旧诗转型期间对新诗所作贡献及其文学史意义。
泰戈尔精品集·诗歌卷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泰戈尔的抒情诗《目光》《黎明盛会》《爱情的加冕》,叙事诗《婆罗门》《礼佛的宫女》《幽会》,歌词《清泉》《雨季》《流云的游伴》等诗歌作品,读者能够从中领略泰戈尔诗歌的优美、流畅、颇富哲理的艺术特点,接受美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