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从《中国新工人:女工传记》里的故事,可以看出新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的国营工人、国企改革工人下岗、九十年代以来的新工人等代际变迁的历史。
内容简介
吕途通过深入访谈,记录了34位普通人的所思所想、生命故事,她们是中国女工,从五〇后到九〇后。这些故事延伸出了两个历史:一个是时代变迁的历史,一个是个人的生命历程。当代中国的巨变深刻地塑造着每一个人,而不同年龄段女工的成长经历、谋生历程,也从不为人知的角落见证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作为女性,她们的恋爱、婚姻和生育是女工故事的重要内容,她们承受着比男性劳动者更为沉重的家庭责任和社会偏见;作为劳动者,她们生活得如何,是否能获得解放和新生,也是衡量社会变革的尺度。女工个体的生命经验固然会显得单薄甚至无助,而当每一位劳动者的经历汇集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女工群体坚韧的精神面貌。
《中国新工人:女工传记》是“中国新工人”三部曲的第三部。新工人的故事其实是写不完的,他们还走在各自生命的旅途上,继续创造着历史。
作者简介
吕途 1968年生于吉林长春市,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发展社会学博士,2008年开始就职于北京工友之家。著有《谁搬迁了?——自愿性移民扶贫项目的社会、经济和政策分析》、《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中国新工人:文化与命运》,编著有《打工者参与式行动研究》(合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女工故事与主体之名
前言 用生命去见证与创造
为什么要写
访谈对象和访谈过程
写作感受
1951年出生的三婶 曾经的主人翁
上学的记忆
车辆厂
结婚成家 生儿育女
针织厂/地毯厂
丝绸厂
“595”化工厂
1955年出生的薛姐 为了职工,临危受命
重视教育的文盲妈妈
回顾“文革”
当村民办教师十年
回顾公社
丈 夫
火柴厂
是因为社会风气的变化吗?
钟表厂
家 庭
在法律阳光下操作
1957年出生的三姐 当医生不再是一份事业的时候
丁娘是童养媳
家 人
“文革”的思想教育迷思
“文革”噩梦:爸爸成了特务
结识了有一屋子书的人家
学 医
失望之下:离开医院、回归家庭
拒绝民营医院的高薪聘请
去实现梦想和承诺
1962年出生的苏姐 赶上辉煌的尾声
爸爸是国企老工人
“批林批孔”是啥?学习黄帅什么?学习不好是光荣的吗?
迷茫的人生:没有考学,没有方向
初上岗:赶上辉煌的尾声
因工伤休养两年
产假两年半
在职工食堂工作:企业走下坡
买断:下岗职工的命运
对话:工人真的当过家、做过主吗?
在沈阳私立贵族学校打工
1968年出生的菊兰 十八年的工资单
家 庭
结婚生子
在S厂打工18年(1997年到2014年)
争取补缴社保
亲情常在
1968年出生的阿慧 人生的一场场苦恋
旧水坑
阿 慧
两个人的“单”相思
不是QQ惹的祸
如何安顿自己的心
1970年出生的赵姐 简单 平淡
轻 松
过日子
打 工
平淡的一生,淡泊的心态
1971年出生的阿英 一条项链一个月的工资
记忆中的童年很苦很苦
无所不能
生生死死
一切都有了着落
不知道为什么
1971年出生的阿龙 因为我们是正确的
在诸多不幸中长大
不畏辛劳 终有收获
U城清洁工争取权益
如此无助
环卫工与大学生
本地人与外地人
1972年出生的丽英 一辈子做了这一件重要的事情
疾病加贫困:痛失两位亲人
在老家的日子
初到广州S厂
被关到办公室里
社保局的僵持
无奈之中签了协议
被报复
好像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对以后的打算
1974年出生的辉兰 被宠爱的妻子
出 生
村子里的裁缝不赚钱
第一次外出打工:数着星星想家的日子
恋爱 结婚 生子
在旧水坑S厂打工近二十年
争取补缴社保的艰辛历程
丈夫对妻子的支持
家
未来的打算
1975年出生的正先 房子和孩子
读书之殇
结婚成家
来到广州S厂
合同和清单
就为出一口气
面对委屈
房子与孩子
1976年出生的老赵 二十年
没有考上高中
在广州S厂打工二十年
恋爱结婚生子盖房子
这里不是家也是家
五年以后怎么办?
人生最精彩的一年
附:给孩子们的一封信
1976年出生的晨玉 自由与安全
晨玉是家庭妇女
关于性的对话
丈夫成功地开一家展览公司
“我很自由!”
“我很有安全感!”
刚刚开了网店
1978年出生的如玉 生不出儿子怎么办?
如玉的娘家
没有认识丈夫之前
得到男友的栽培
AA制的婚姻生活
如玉的丈夫
生二女儿:刻骨铭心的怨与痛
逼生老三
带着女儿们在昆明市生活
夫妻关系对话
1978年出生的艳霞 离婚的代价
刻骨铭心的亲情
生活与工作
见不到女儿
离婚的女人也就没有了家
独立坚强地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1979年出生的阿芬 美丽的烦恼
在祸事中长大
美丽的女人
生活 孩子 房子
美丽的品格
1981年出生的阿坚 祸福相倚
等猪养大卖了交学费
姐妹齐心为父母盖起楼房
不想嫁回农村老家
祸福相倚
扣分扣出的反抗
祝 福
1981年出生的彩云 只有傻子才能够为大家做点事
超生的小生命
辍 学
打 工
相亲和结婚
婚后的工作和生活
加入乡村建设的行列
用愉悦开放的心态来做事
村子有什么改变
附:两篇周记
1985年出生的段玉 共同成长
在爷爷、奶奶的陪伴下长大
学幼师
卖汽车配件
做幼师
断断续续参与北京工友之家的各项工作
参加“梦想秀”的打击
成 家
参与“苏州工友家园”的工人文艺工作
女儿出生
驯马师、马夫和马匹生意
蜕 变
1985年出生的光霞 两个人创造一个家
备受宠爱的小女儿
和老公走到一起
进S厂打工
7月8日被发“警告书”
两个人创造一个家
1986年出生的凤霞 说不清的性与爱
凤 霞
相亲 结婚 生女
老公不让上班
皮村的生活
性的对话
凤霞的外遇
不能简单评价对婚姻的满意度
1986年出生的小桃 被驯服容易不容易
小桃的“胡闹”
上大学继续“胡闹”
桀骜不驯
被驯服
1986年出生的园园 “平等”的代价
四处漂泊
苏州进厂
边卖鞋子边学习化妆
不该爱他
不能爱他
不想像妈妈那样活
“平等”的代价
姑娘,要去哪里?
附:小诗两首
1986年出生的佳俊 向着阳光生长
童年
15岁辍学
16岁开始打工
“空闲”惹的“祸”:接触NGO
开始另外一种人生
成立“女工中心”
只能前行
1987年出生的玉雯 迷迷糊糊到现在
稀里糊涂辍学
稀里糊涂和第一个男人过夜
乱七八糟和第二个男人过夜
晕晕乎乎结婚
云里雾里的“性”
对付着过日子
不知为啥的外遇
懵懵懂懂打算离婚
1987年出生的晓梦 病因
儿时往事
打工经历
“妈妈,我会像男孩子一样!”
一页传单发现一片天
走进公益
关于“病因”的对话
附:我眼中的世界
1987年出生的小贝 选择一个人生活的可爱姑娘
成长素描
到苏州工友家园工作
初识工友群体
工作状态不稳定
去拉萨
再次投入苏州工友家园的工作
决定一个人过一辈子
1987年出生的晓春 最大的痛苦是自责
长 大
第一份工作:厦门某机械租赁公司
黑暗的记忆:陷入传销10个月
对话:面对痛苦的自责
做小商品贸易工作
当上了镇里的村级文员
晓春对生活的畅想
挥之不去
1988年出生的敏艳 快乐新娘
因病辍学
因病休养
信教的老板也是老板
在天津S手机厂工作四年多
相 亲
快乐新娘
1988年出生的珠珠 奇女子在人间
不爱读书的风气
普通人总是很难掌握自己的命运
性别意识从哪里来?
早当家
在深圳的塑胶厂打工
在深圳的首饰店上班
在珠海的服装店工作
在东莞儿童服装店工作
在中山一家牛仔裤专卖店工作
上海之行
在东莞打两份工
内心的折磨
家乡在心中的位置
在北京工友之家学习和工作
回老家创办乡村图书室
希望的“田野”?!
附:控制不住
1990年出生的晓灵 反叛、依赖与追寻
超生得来的宝贝女儿
抗拒相亲
弄假成真
初到梦想的北京
200块钱惹的风波
人生的转折
老公的转变
不想回老家,因为生活的意义已经不一样了
1993年出生的王琪 拎着行李就出发
一家四口
为了哥哥上大学
北京啊北京
妈妈是最好的知心朋友
在天津S手机厂
学美术专业的哥哥
“我的灵魂跟不上我的身体”
附一:一个手机背后的女工故事(视频)
附二:一篇日记:记得
1994年出生的俊杰 待嫁
生为女孩
被迫放弃高考
2012年在美容院一年多
被“男”友欺骗
2013年在饭店打工半年
2014年在天津工业区日新厂打工至今
别扭的提亲
男女的差别
待 嫁
关于未来打算的对话
后记 对话的开始
一、和故事主人公的对话
二、和大学生的对话
三、和战友的对话
四、和学者的对话
附录 吕途的故事:我的四辈子
我的娘家:我的第一辈子
上 学
大学教师和咨询专家:我的第二辈子
外交官夫人和家庭妇女:我的第三辈子
参与北京工友之家的工作:我的第四辈子
中国新工人:女工传记是2017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吕途。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新工人:女工传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