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世界数学名题的高考题赏析

源于世界数学名题的高考题赏析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从大量倍受各类命题者青睐的世界数学名题中,挑选出高频出现的阿波罗尼斯圆、泰勒公式、阿基米德三角形、极点极线、斐波那契数列、米勒问题、四色问题、装错信封问题、高斯函数、杨辉三角、贝特朗悖论、蝴蝶定理、柯西不等式和贝努利不等式等十四个专题,探讨数学名题演绎为数学高考题的规律和策略。

每个专题从一道高考题开始引入,以一道名题为主线,分“典型考题”、“背景展现”、“考题解答”、“试题链接”、“参考答案”等五个环节(泰勒公式专题中增加了“编题揭秘”内容,柯西不等式一课中增加了 “模式识别和变换策略” 内容)进行探“源”觅“流”,多方位、全角度的延伸演变得到变式题组、题链、题群,带领读者变中求进、进中求通,以达到跳出“题海”、触类旁通的目的。

作为本书的延伸阅读材料,我们还挑选了与自主招生或数学竞赛联系紧密的费尔玛点、布洛卡点和托勒密定理三个专题做类似探究。

作者简介

方亚斌,2001年被评为湖北省特级教师,2000年被评为湖北省教育科研100佳个人,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2011年被评为广东省深圳市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首批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建设专家库入库专家,2014年被评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深圳市南山区高三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在《数学通报》等30余家专业杂志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00余篇,著有《黄冈新题库》(北师大出版社)、《重难点手册》选修2-2(华中师大出版社)等著作。

章节目录

目录

第1课阿波罗尼斯圆情结深

第2课泰勒公式藏天机

第3课阿基米德三角形蕴题根

第4课极点极线互牵连

第5课斐波那契数列析基因

第6课米勒问题显风采

第7课四色问题话排列

第8课装错信封问题解奥秘

第9课高斯函数显神奇

第10课杨辉三角传智慧

第11课贝特朗悖论不离奇

第12课蝴蝶翩翩进考苑

第13课柯西不等式谱新篇

第14课贝努利不等式展魅力

延伸阅读

第15课费尔玛点巧演绎

第16课布洛卡点性质多

第17课托勒密定理用途广

源于世界数学名题的高考题赏析是2017年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方亚斌。

得书感谢您对《源于世界数学名题的高考题赏析》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寻找语文王国 电子书
《寻找语文王国(基础知识篇)》以万里路和万卷书兄妹俩寻找语文王国的奇妙历程为主要线索,将丰富的小学语文基础知识融入其中,通过一个个鲜活有趣的故事,带领孩子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分享成长的收获。
思维导图作文课 少儿作为辅导 电子书
提笔没思路,行文没逻辑,语句不优美,思想没高度——小学生普遍的写作难题都可以编成顺口溜了。 如果你是家长,熟不熟悉这些问题?其实,孩子并不是没得写,平时眼睛看到耳朵听到的也不少呀,只是ta不知道如何调动这些已经存在于大脑的资源。 实际上,灵感是好的解药。解药有了,要找配方吧?也就是如何激活大脑中的灵感? 在经历了50000人次以上的线上及线下授课后,王老师决定将这套方法分享给更多的人。 你可以在本书【灵感花园】中跟着老师激发脑内灵感,可以在【灵感秀场】中模仿学习,可以在“练习册”中自由发挥, 渐渐地你会发现思路理清了,逻辑清楚了,语句有文采了,还能进行思想升华了…… 所以,写作难并不是缺少阅历,关键是找对方法-激发灵感-快速构思,思维导图作文法正是这样“一条龙”服务孩子学习的好方法! ?随书附赠独立练习册和名师辅导视频,让孩子边看边学边练,快速掌握写作能力。
简爱 电子书
本书为英语原著版。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
作文从阅读开始 电子书
抖音大V“臧老师的秒懂学堂”臧老师为小朋友们奉上的好看、好学、好用的作文童话书。 1.童话故事里的作文密码,孩子更爱看 《作文从阅读开始 臧小满的写作童话》采用童话故事的形式,通过环环相扣的童话故事,引导孩子在快乐阅读中寻找作文的奥秘,体会成长的快乐。 2.精选名家名作,拓展阅读面 阅读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本书从阅读出发,精选了丰富的适合小朋友阅读的名家名作,让小读者在跟随主人公一次次的精彩探险中,读懂名篇、体会佳作,积累作文素材,掌握写作技巧。 3.小练习 阅读笔记 每个精彩的故事后都附有相关练习题,让孩子及时记录所学所想,检验学习成果;阅读笔记为知识点的浓缩提炼,帮助孩子巩固知识。
无障碍精读版名著-十万个为什么(伊林版) 电子书
本书包罗万象、融合古今,向儿童们展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知识世界,启发孩子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比如为什么细瓷器比陶器更好呢?多穿几件衣服为什么更保暖呢?衣服为什么不具有保暖功能呢?原子核是如何被发现的呢?这些小问题吸引着读者深思,给人以启迪。 一、文学和科学相结合。用文艺的笔调,生动的比喻,典型的事例,诗一样的语言,娓娓动听地讲述科学知识。 二、内容丰富。涵盖诸多领域,比如屋内旅行、微观世界、灯的来历等,给了读者以严谨、科学的指导,获得自然和人文科学知识。 三、深入浅出地问答。以“为什么”的形式提出,用通俗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予以巧妙回答,将抽象、深奥、枯燥的科学知识形象而浅近地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