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南大中华史(全2册)

岳南大中华史(全2册)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12场考古大发现见证中华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

内容简介

100年前,大多数中国人对自己历史的认知还停留在:把神话里的三皇五帝作为历史的开端,历史就是帝王将相的历史,中原以外都是蛮夷之地。然而自1921年现代考古诞生之后,重大考古发现遍地开花,每一次都重建着我们对中华文明的认知:

1921年,仰韶文化的发现,破除了中国无石器时代的谬论;

1928年,殷墟甲骨的考古发掘,将中国有考据可信的历史提前到商代;

1929年,“北京人”头骨的发现,把中华大地上的人类史追溯到50万年以前;

1929年,三星堆的发现,让我们走出了中华文明只起源于中原地区的误区……

翻开本书,让考古领域超会讲故事的岳南老师,带我们重返惊心动魄的考古现场,见证这些考古大发现如何一次次重建我们对中国历史的认知。

作者简介

作者岳南,原名岳玉明,山东诸城人,1962年生,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历任宣传干事、编辑、台湾清华大学驻校作家等。著有《风雪定陵》《复活的军团》等考古纪实文学作品十二部,有英、日、韩、法、德文出版,海外发行达百万余册。另有《陈寅恪与傅斯年》等传记作品十余部。《南渡北归》三部曲在海内外引起轰动,《亚洲周刊》评其为2011年全球华文十大好书之冠,称其为首部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评论称:作者的感叹深沉而悲怆,令人惊悚不已——大师远去再无大师。岳南等作家写出这一年的好书,展现出全球华人的软实力及不断“向上的力量”。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岳南大中华史:从北京猿人、三星堆到清东陵 上

第一章 从猿到人

瑞典人安特生来华

叩开“北京人”的大门

“北京人”横空出世

龙骨山洞中的信息

发现“北京人”头盖骨

地球人类的震撼

贾兰坡的新发现

战争爆发

转移“北京人”

“北京人”被劫运美国

日军上尉的遗嘱

不是尾声

第二章 亚细亚文明的早晨

走进仰韶村

吴金鼎发现龙山文化

夏朝都城在何处?

神秘的甲骨文

真相初露

撞开殷商王朝的大门

殷墟之谜

仰韶—龙山—殷商

商朝第一都的发现

亚细亚的黎明

驳斥中华文化西来说

第三章 夏商周历史年代解密

尧舜禹真有其人吗?

中国最早的王朝

二里头遗址透露的隐秘

二里头遗址

天文学家的测算

奇异的夏代天象

商王朝的兴衰

偃师商城的发现

不断迁都的殷商王朝

盘庚迁殷的年代

西周王国的崛起

战鼓何时敲响?

晋国风云

晋国都城一泄其秘

侯马盟书透露的信息

寻找晋国早期都城

晋侯墓地的发现

晋国列侯排序

神秘的晋侯稣钟

稣钟揭开厉王隐秘

第四章 三星堆传奇

“龙窝”发现宝器

深夜挖宝

古董商碰了钉子

被迫献宝

拉开发掘序幕

揭开古蜀文明一角

上交宝物

发现青铜人头

金腰带破土而出

金杖——王权的标志

突遇二号坑

史影里的古蜀国

开国何茫然

年年啼血动人悲

是人头还是兽面

举世无双的青铜巨人

通天神树

权力的魔杖

毁于援周伐商

蜀亡于水

金沙:古蜀国的承续

又一个“三星堆”面世

太阳神鸟再现人间

金沙——大时代的终结

九歌

第五章 破译《孙子兵法》

银雀山奇缘

开始发掘

竹书显露

突然来人

联合发掘

发现二号墓

竹简再次出土

《孙子兵法》书写与墓主年代

田氏崛起

孙武奔吴

孙武校场斩姬

孙武拔郢

吴国危机

重修《兵法十三篇》

吴越之战

孙武最后的时光

吴国的覆亡

孙膑的身世

孙膑拜入齐王麾下

孙膑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与庞涓之死

对司马迁的挑战

孙武、孙膑各有兵书

两部兵书之谜

发现孙膑洞

第六章 湮没的曾國之谜

擂鼓墩风水之谜

发现青铜器

现场勘察

发现盗洞

洞下是水库

八具棺材同时冒出

无头小鸭浮水而来

蛟龙出水

起吊主棺

地下兵器库

墓主就是曾侯乙

一件奇特的衣箱

曾侯乙死亡之日

琴声飞扬的年代

绝响

脸上涂着血污的人

21位女人之死

曾国的真相

最后的归宿

岳南大中华史:从北京猿人、三星堆到清东陵 下

第七章 大秦帝国兵马俑之谜

骊山脚下

绝处逢生

一个记者的推断

历史信息之一

历史信息之二

历史信息之三

无边俑坑与神秘人物

吕不韦戟出土

传奇吕不韦

吕不韦的结局

荆轲刺秦王

秦剑之锋

二号俑坑现世

划时代的强弓劲弩

二号坑强弩之阵

骑兵的演变

马镫成为限制骑兵发展的关键

发现三号坑

秦王扫六合

横扫六合

始皇帝之死

大秦帝国的崩溃

第八章 惊魂马王堆

地洞蹿出火球

真假马王堆

棺椁初露

发现珍宝

墓中宝库

打开内棺

防腐保护

一号墓主真实死因

防腐的三大要诀

发掘二号墓

墓主家族关系初断

利苍是何人

诱杀英布的立功者

太夫人的生命历程

长沙国的亿万富翁

太夫人的生活再现

无可奈何花落去

三号墓的墓主究竟是谁?

轪侯家族的兴衰

举世震惊的帛书与帛画

第九章 南越国兴衰

千年隐秘

龟岗古冢

五十万大军发岭南

秦帝国的覆亡

岭南兵变

赵佗面北称臣

烽烟再起

汉越罢兵再言和

赵佗之死

象岗山中的黑洞

不祥之兆

神秘人物是谁?

墓室探宝

墓主是谁?

进入主棺室

“文帝行玺”惊现人世

南越王墓的形制

赵佗死后的南越国

危机四伏南越国

历史的终结

赵眜就是赵胡

最后的秘境

第十章 法门之光

佛光初照

明帝梦佛

圣冢现世

建造佛塔

发现地下玄宫

在地宫隧道里

帝王初临

高宗迎佛骨

地宫珍宝

第四道石门

开元密宗三大士

韩愈的谏佛骨案

雪拥蓝关马不前

一代文豪的反思

会昌法难

法门寺地宫大劫

最后的圣光

八重宝函再现人间

佛骨舍利面世

第十一章 明朝那些事儿

明十三陵发掘计划

试掘献陵

城墙黑洞是地宫入口?

迷路石?隧道门?

打开地宫的钥匙

弱冠皇帝选陵寝

泥水中拖曳前行的皇帝棺椁

谁在石隧道上留下文字?

打开金刚墙

进入地宫隧道

“自来石”

拐钉钥匙

地宫石门轰然洞开

假墓疑冢?

万历和他的“野蛮”妃子

国本之争

孝靖皇后的孤魂

孝端王氏

万历皇帝地宫现身

尾声

第十二章 寻找清东陵

箭插清东陵

顺治入葬清东陵

康熙入葬景陵

雍正另建清西陵

乾隆复归清东陵

道光再迁清西陵

不知归葬何处的同治帝

慈安、慈禧定东陵

慈禧陵为何重建

光绪、慈禧崩

接近清东陵

地宫大门轰然洞开

劈开慈禧的棺椁

水漫乾隆地宫

进入地宫后室

趁火打劫

孙殿英的最后归宿

劫后余生清东陵

岳南大中华史(全2册)是2021年由读客文化出版,作者岳南。

得书感谢您对《岳南大中华史(全2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六史:唐 电子书
蔡东藩系列作品《六史》之一:“唐”。
六史:明史演义 电子书
1. 为什么出版《蔡东藩·六史》?? 中国历史殿堂级启蒙必读读本 开国领袖终生反复阅读的枕边读物 20世纪公认经典的通俗史作典范 李敖,张大春,梁文道,张颐武,顾颉刚,杨荫榆,唐德刚,马伯庸,二月河联袂“世纪推荐” 享誉全球华人世界100年,自民国初版以来,累计销量超1000万册! 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六史之下,是一整个中国。 2. 这套《蔡东藩·六史》的特别之处?? 超精彩,每本都媲美《三国》的鲜活诙谐!嬉笑怒骂间,读懂中国历史的全部智慧。 秦、汉、唐、宋、明、清,中国历史伟大转折的六个朝代,从兴起至衰落的全景面貌和秘密细节;体系完整,内容丰富,主次分明;人物繁多却栩栩如生,恪尊史实且文辞老辣;兼具史学的雄浑奇伟之气与草蛇灰线之趣; 历史入门必读,通俗史作典范! 以正史为经,语皆有本;以逸闻为纬,谐趣鲜活。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典范。 以上海会文堂铅印本为底本,匠心勘校 保留蔡东藩自序、帝王世系图、自批、注释和结语,双色彩版印刷;多位名师历时3年,7次匠心勘校;疑难字词随文注音,零障碍阅读。 3. 为什么《蔡东藩·六史》值得珍藏?? 黑金工致手感,限量版定制礼盒,烫金工艺,典藏馈赠佳选。 封面采用东方美学亮彩撞色,蛋壳纹欧洲艺术纸印刷。 内文采用80g进口高级纯质纸,色感丰雅,触手温实。 书籍采用圆脊精装,便于180°度平摊静阅。 4. 哪些名家在推荐《蔡东藩·六史》?? 著名文化学者 张颐武:蔡东藩的历史是关于人性的故事。 蔡(东藩)著的不可替代之处,不仅在于他准确地挑出了历史的大线索,更重要之处在于,他关注了历史深处的人的命运。……历史是鲜活生命的延展……他的历史有血液、有温度,是可以触摸的。他的历史是关于人性的故事。 著名历史学家 顾颉刚: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 一般历史通俗演义,在过去也曾出版过不少,可是似乎很少能和蔡东藩先生这一部相提并论的。蔡先生对史料的运用与取舍,采取了相当认真的态度。 我认为,这部书的重新出版,不但可以作为一般人的读物,并且也可以作为爱好历史的人们的参考,因为一部《二十四史》,分量太多,就是历史专家也不容易把它完全熟记,倒不如这部演义,随意翻览一下,说不定会有提纲挈领的功效。 著名出版人 王泊森:读历史,即读人! 阅读历史的意义,是在风云变幻中观看生命的往来。那些俯仰天地间的侠客、震古烁今的帝王、青史彪炳的将军、竹杖芒鞋的隐士、涕泪沾襟的眷侣,在时空中奔走。他们是否跟我们过着相同的生活,“他们的房间,他们的食物,他们桌子上的物品,他们的亲人,他们的烦恼是否跟我们一样?” 读历史,即读人。秦、汉、唐、宋、明、清,一个王朝的兴起和衰落,是时空内往来奔走的人的衣食住行,幸福和烦恼,生与死。 著名作家 马伯庸:把真实历史用演义小说讲给普通读者,从蔡东藩先生才有! 蔡东藩先生用了“演义”这两个字,但写的东西实际上和真实历史非常接近。他做过考证,之后用“演义”把历史说清楚,这是一个很伟大的举措。把真实历史用演义讲给普通老百姓,从蔡东藩先生才有。
六史:宋史演义 电子书
《蔡东藩;六史》记述了中国历史中具代表性的六个转折朝代,秦、汉、唐、宋、明、清,从兴起至衰落的全景面貌和秘密细节。体系完整,内容丰富,主次分明;兼具史学的雄浑奇伟之气与草蛇灰线之趣,恪尊史实且文辞老辣,人物繁多却栩栩如生;嬉笑怒骂间,写尽历史的博大精彩,是公认的旷世史诗巨著。芥子国按阅读历史的意义,是在风云变幻中观看生命的往来。那些俯仰天地间的侠客、震古烁今的帝王、青史彪炳的将军、竹杖芒鞋的隐士、
六史:前汉演义 电子书
1. 为什么出版《蔡东藩·六史》?? 中国历史殿堂级启蒙必读读本 开国领袖终生反复阅读的枕边读物 20世纪公认经典的通俗史作典范 李敖,张大春,梁文道,张颐武,顾颉刚,杨荫榆,唐德刚,马伯庸,二月河联袂“世纪推荐” 享誉全球华人世界100年,自民国初版以来,累计销量超1000万册! 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六史之下,是一整个中国。 2. 这套《蔡东藩·六史》的特别之处?? 超精彩,每本都媲美《三国》的鲜活诙谐!嬉笑怒骂间,读懂中国历史的全部智慧。 秦、汉、唐、宋、明、清,中国历史伟大转折的六个朝代,从兴起至衰落的全景面貌和秘密细节;体系完整,内容丰富,主次分明;人物繁多却栩栩如生,恪尊史实且文辞老辣;兼具史学的雄浑奇伟之气与草蛇灰线之趣; 历史入门必读,通俗史作典范! 以正史为经,语皆有本;以逸闻为纬,谐趣鲜活。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典范。 以上海会文堂铅印本为底本,匠心勘校 保留蔡东藩自序、帝王世系图、自批、注释和结语,双色彩版印刷;多位名师历时3年,7次匠心勘校;疑难字词随文注音,零障碍阅读。 3. 为什么《蔡东藩·六史》值得珍藏?? 黑金工致手感,限量版定制礼盒,烫金工艺,典藏馈赠佳选。 封面采用东方美学亮彩撞色,蛋壳纹欧洲艺术纸印刷。 内文采用80g进口高级纯质纸,色感丰雅,触手温实。 书籍采用圆脊精装,便于180°度平摊静阅。 4. 哪些名家在推荐《蔡东藩·六史》?? 著名文化学者 张颐武:蔡东藩的历史是关于人性的故事。 蔡(东藩)著的不可替代之处,不仅在于他准确地挑出了历史的大线索,更重要之处在于,他关注了历史深处的人的命运。……历史是鲜活生命的延展……他的历史有血液、有温度,是可以触摸的。他的历史是关于人性的故事。 著名历史学家 顾颉刚: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 一般历史通俗演义,在过去也曾出版过不少,可是似乎很少能和蔡东藩先生这一部相提并论的。蔡先生对史料的运用与取舍,采取了相当认真的态度。 我认为,这部书的重新出版,不但可以作为一般人的读物,并且也可以作为爱好历史的人们的参考,因为一部《二十四史》,分量太多,就是历史专家也不容易把它完全熟记,倒不如这部演义,随意翻览一下,说不定会有提纲挈领的功效。 著名出版人 王泊森:读历史,即读人! 阅读历史的意义,是在风云变幻中观看生命的往来。那些俯仰天地间的侠客、震古烁今的帝王、青史彪炳的将军、竹杖芒鞋的隐士、涕泪沾襟的眷侣,在时空中奔走。他们是否跟我们过着相同的生活,“他们的房间,他们的食物,他们桌子上的物品,他们的亲人,他们的烦恼是否跟我们一样?” 读历史,即读人。秦、汉、唐、宋、明、清,一个王朝的兴起和衰落,是时空内往来奔走的人的衣食住行,幸福和烦恼,生与死。 著名作家 马伯庸:把真实历史用演义小说讲给普通读者,从蔡东藩先生才有! 蔡东藩先生用了“演义”这两个字,但写的东西实际上和真实历史非常接近。他做过考证,之后用“演义”把历史说清楚,这是一个很伟大的举措。把真实历史用演义讲给普通老百姓,从蔡东藩先生才有。
六史:后汉演义 电子书
1. 为什么出版《蔡东藩·六史》?? 中国历史殿堂级启蒙必读读本 开国领袖终生反复阅读的枕边读物 20世纪公认经典的通俗史作典范 李敖,张大春,梁文道,张颐武,顾颉刚,杨荫榆,唐德刚,马伯庸,二月河联袂“世纪推荐” 享誉全球华人世界100年,自民国初版以来,累计销量超1000万册! 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六史之下,是一整个中国。 2. 这套《蔡东藩·六史》的特别之处?? 超精彩,每本都媲美《三国》的鲜活诙谐!嬉笑怒骂间,读懂中国历史的全部智慧。 秦、汉、唐、宋、明、清,中国历史伟大转折的六个朝代,从兴起至衰落的全景面貌和秘密细节;体系完整,内容丰富,主次分明;人物繁多却栩栩如生,恪尊史实且文辞老辣;兼具史学的雄浑奇伟之气与草蛇灰线之趣; 历史入门必读,通俗史作典范! 以正史为经,语皆有本;以逸闻为纬,谐趣鲜活。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典范。 以上海会文堂铅印本为底本,匠心勘校 保留蔡东藩自序、帝王世系图、自批、注释和结语,双色彩版印刷;多位名师历时3年,7次匠心勘校;疑难字词随文注音,零障碍阅读。 3. 为什么《蔡东藩·六史》值得珍藏?? 黑金工致手感,限量版定制礼盒,烫金工艺,典藏馈赠佳选。 封面采用东方美学亮彩撞色,蛋壳纹欧洲艺术纸印刷。 内文采用80g进口高级纯质纸,色感丰雅,触手温实。 书籍采用圆脊精装,便于180°度平摊静阅。 4. 哪些名家在推荐《蔡东藩·六史》?? 著名文化学者 张颐武:蔡东藩的历史是关于人性的故事。 蔡(东藩)著的不可替代之处,不仅在于他准确地挑出了历史的大线索,更重要之处在于,他关注了历史深处的人的命运。……历史是鲜活生命的延展……他的历史有血液、有温度,是可以触摸的。他的历史是关于人性的故事。 著名历史学家 顾颉刚: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 一般历史通俗演义,在过去也曾出版过不少,可是似乎很少能和蔡东藩先生这一部相提并论的。蔡先生对史料的运用与取舍,采取了相当认真的态度。 我认为,这部书的重新出版,不但可以作为一般人的读物,并且也可以作为爱好历史的人们的参考,因为一部《二十四史》,分量太多,就是历史专家也不容易把它完全熟记,倒不如这部演义,随意翻览一下,说不定会有提纲挈领的功效。 著名出版人 王泊森:读历史,即读人! 阅读历史的意义,是在风云变幻中观看生命的往来。那些俯仰天地间的侠客、震古烁今的帝王、青史彪炳的将军、竹杖芒鞋的隐士、涕泪沾襟的眷侣,在时空中奔走。他们是否跟我们过着相同的生活,“他们的房间,他们的食物,他们桌子上的物品,他们的亲人,他们的烦恼是否跟我们一样?” 读历史,即读人。秦、汉、唐、宋、明、清,一个王朝的兴起和衰落,是时空内往来奔走的人的衣食住行,幸福和烦恼,生与死。 著名作家 马伯庸:把真实历史用演义小说讲给普通读者,从蔡东藩先生才有! 蔡东藩先生用了“演义”这两个字,但写的东西实际上和真实历史非常接近。他做过考证,之后用“演义”把历史说清楚,这是一个很伟大的举措。把真实历史用演义讲给普通老百姓,从蔡东藩先生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