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货币史:1867-1960(精校本)

美国货币史:1867-1960(精校本)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代表作,20世纪里程碑式巨著。回顾美国百年货币史,揭示大萧条真相,洞悉未来经济走向。

内容简介

本书以货币存量为主线,研究了美国1867—1960年近一个世纪的货币发展历程,及其对美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

作者通过对货币供应变化和通胀水平的因果关系的细致描绘,证明了货币政策对于一国经济运行的深远影响,尤其是货币在稳定经济周期中的重要地位。

全书将繁杂详尽的历史统计材料与具有敏锐洞察力的经济分析完美地融于一体。书中许多视角独特的分析以及具有开创性的研究结论,例如作者关于1929—1933年大萧条的分析和解释,转变了人们的观念,深化了全球金融界对金融市场的理解。

该书被公认为是弗里德曼的影响为深远和突出的成就之一,是20世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不仅是经济学者不可或缺的研究参考文献,而且对于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特别是理解全球金融动荡及其政策走向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米尔顿·弗里德曼,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货币主义大师,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因“对消费的分析和在货币的历史与理论等方面的成就,以及他论证了稳定经济政策的复杂性”而荣获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米尔顿曾经出任罗斯福治下的财政部顾问,而后观点发生改变。在芝加哥执教的30年中,他的主张逐渐与当时盛行的凯恩斯主义相抗衡。后来,他出任里根政府的经济政策顾问,其主张和理论深深影响了美国及其他国家。在20世纪的经济学家中,只有凯恩斯的影响力能与弗里德曼相比。

2006年,米尔顿·弗里德曼辞世,享年94岁。代表作:《自由选择》《资本主义与自由》《美国货币史》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译者序

序言

上册 镀金时代与崩溃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绿钞时期

2.1 1867年货币存量的构成

2.2 货币、收入、价格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

2.3 恢复铸币的政治斗争

2.4 影响货币存量变化的因素

2.5 与绿钞时期相联系的几个特殊问题

2.6 总结

第3章 银元政治和价格长期下降(1879-1897)

3.1 货币、收入、价格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

3.2 银元政治

3.3 导致货币存量改变的因素

第4章 黄金通胀和银行改革(1897-1914)

4.1 经济复苏时期(1897-1902)

4.2 相对稳定的增长时期(1903-1907)

4.3 1907年的银行业危机

4.4 支付限制解除后的银行改革

4.5 后危机时代(1908-1914)

4.6 货币存量数学意义上的变动

4.7 回顾比较

第5章 联邦储备体系的初期

5.1 货币和银行结构的改变

5.2 战时和战后的通货膨胀

5.3 1920-1921年的衰退

第6章 联邦储备体系的发展期(1921-1929)

6.1 货币、收入、价格及货币流通速度的发展历程

6.2 商业银行运营的变化

6.3 货币政策的发展

6.4 影响货币存量的因素

6.5 总结

第7章 大萧条时期(1929-1933)

7.1 货币、收入、价格、速度和利率的发展历程

7.2 引起货币存量变动的因素

7.3 银行倒闭

7.4 大萧条的国际特征

7.5 货币政策的发展

7.6 其他可选政策

7.7 为何货币政策如此无能

下册 复兴与反思

第8章 新政时期银行结构和货币本位的变化

8.1 银行结构的变化

8.2 货币本位制度的变化

第9章 周期性变动(1933-1941)

9.1 货币、收入、价格和流通速度的变化

9.2 引起货币存量变化的因素

9.3 高能货币的变动

9.4 联邦储备政策

9.5 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变动

9.6 1937年紧缩及随后复苏过程中货币性因素的角色

第10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通货膨胀(1939-1948)

10.1 美国中立时期(1939年9月-1941年11月)

10.2 战争赤字时期(1941年12月-1946年1月)

10.3 战争结束到价格高峰时期(1945年8月-1948年8月)

10.4 收支余额

第11章 货币政策的复苏(1948-1960)

11.1 货币、收入、价格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

11.2 导致货币存量变化的因素

11.3 货币政策的发展

11.4 为什么货币存量保持稳定增长

第12章 战后货币流通速度上升

12.1 替代资产收益率的变化

12.2 货币替代物的发展

12.3 以上考虑因素的综合效果

12.4 稳定性预期

第13章 总论

13.1 货币存量与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13.2 货币关系的稳定性

13.3 货币方面的变动的独立性

13.4 表象的欺骗性

附录A 基本表格

附录B 名义货币存量的主要决定因素

理事评论

第一版译后记

美国货币史:1867-1960(精校本)是2021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米尔顿·弗里德曼。

得书感谢您对《美国货币史:1867-1960(精校本)》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货币金融学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金融与经济、信用与利率、商业银行、金融市场、货币供求与均衡等。
货币金融学 电子书
本教材系统讲解货币金融学知识,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用基本经济学理论帮助读者理解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管理、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以及国际金融等问题。教材案例及随课练习丰富,实用性强,适合高职及本科学校使用。
漫画生活中的货币 电子书
一眼看透金融表象背后的秘密,轻松把握财富的真正价值所在。
沙特阿拉伯王国货币发展史.中阿友好文库 电子书
本书阐述沙特货币发展历程、沙特阿拉伯王国成立前的流通货币历史和不同版本的纸币、金属铸币以及纪念币等内容。
货币资金收支业务核算 电子书
本书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试行)》和《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统编教材的有关要求,按照财政部发布的现行会计准则体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和2019年4月1日始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税收法规政策等规定,根据江西省商务学校《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标准,在近几年会计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本书是编者依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编写而成,通过行业调研、专家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