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利玛窦到海德格尔

从利玛窦到海德格尔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跨文化脉络下的中西哲学互动。

内容简介

十六世纪明末时,中国的思想与学术在一场惊天动地的典范转变后,中西方哲人逐渐进行“跨文化哲学”的对话。中、西方彼此的思想家不断进行交谈,面对西潮,“明季四公子”方以智结交汤若望、毕方济,又让自己儿子与波兰人穆尼阁学习数学。这是一种尊重外邦人差异性的智慧。传教士罗明坚抱持着传教的热忱与文明的慷慨抵华,利玛窦因而说“朋友宛自我的另外一半(《交友论》),平等友善地“相互丰富”彼此的文化内涵。从利玛窦到海德格尔,这两位西方哲人的心灵映照出不同的东方世界,藉由西方哲学家的眼光,重新认识印象中的中国思想。

作者简介

作者沈清松,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中国思想与文化”讲座教授。1980年取得比利时鲁汶(Louvain-la-Neuve)大学博士学位之后,任教台湾政治大学,历任哲学系教授、主任、研究所所长,后担任巴黎大学高等社会科学院客座研究员,鲁汶大学Verbiest讲座教授,维也纳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心理学研究所客座教授等。专长于中国哲学、现象学、科技的文化与宗教、哲学议题。主要著作有《现代哲学论衡》《解除世界魔咒——科技对文化的冲击与展望》《物理之后——形上学的发展》《科技、人文价值与后现代》《人我交融——自我成熟与入际关系》、《传统的再生》《追寻人生的意义——自我、社会与价值观》《吕格尔》《台湾精神与文化发展》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丛书序

导读

第一讲 引言

一、 从比较哲学转向跨文化哲学

二、 “中”与“西”

三、 “西”概念的历史形成与前现代的中、西互动

四、 西方近代性的兴起及其定性

五、 利玛窦来华开启西学东渐的背景与厘清

六、 从文化殖民到平等交流

第二讲 中西互译运动的开端:亚里士多德著作的译介与改写

一、 亚里士多德:首位系统引进中国的西方大哲

二、 耶稣会士选择亚里士多德的原因

三、 明末中译的亚里士多德作品

四、 近代中国哲学史上不容忽视的大事

五、 利玛窦等人引进西学的贡献与检讨

第三讲 西学中译选样解析:从耶稣会士译述亚里士多德《灵魂论》到中国士人夏大常的《性说》

一、 艾儒略的《性学觕述》

二、 毕方济的《灵言蠡勺》

三、 中国士人夏大常的《性说》

第四讲 中国经典西译与西方近代哲学家的回应:理性主义者与启蒙运动的初兴

一、 初期在华耶稣会士译述中国典籍入欧

二、 西方近代哲学对中国讯息的响应

三、 理性主义者笛卡尔:入境随俗与慷慨待人

四、 马勒布朗士:孔子也在神内看见

五、 基督徒哲学家和中国哲学家的对话

六、 对于中国哲学的六点评述及其与朱熹哲学的比较和检讨

七、 关于《和中国哲学家的对话》的小结

八、 德国理性主义者莱布尼兹对中国的了解与向往

九、 沃尔夫与西欧启蒙运动的初兴

第五讲 清初中国士人的响应与初融中西的尝试

一、 清代汉、满皆有融接中西的学者

二、 形而上学的视野

三、 人性论

四、 实践论

五、 夏大常的中国宗教诠释

六、 灵肉二元与颜元、戴震的身体哲学之修正

第六讲 批判中国哲学:黑格尔与马克思

一、 从赞颂到批判

二、 近代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眼中的中国哲学

三、 马克思:坚持道德原则的半野蛮人将兴起中华共和国

四、 结语

第七讲 欲近还远:马丁·布伯与马丁·海德格尔

一、 马丁·布伯:庄子故事与道之教

二、 海德格尔与老子

三、 浊与清

四、 光与暗

五、 本真与他异(外地风光)

六、 有与无

七、 科技与艺术的斗争

八、 道与路

第八讲 结语

从利玛窦到海德格尔是2016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沈清松。

得书感谢您对《从利玛窦到海德格尔》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从康德到马克思:千年之交的哲学沉思 电子书
本书多数论文围绕着对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思想的反思而展开。
易学研究新视野:从综合百家到融通三教 电子书
《周易》素称“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国传统社会必读的文化经典、智慧经典。本书广泛搜求、认真解读相关文献资料,充分吸收、借鉴学术界以往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简要评述了《周易》的结构形式和流传过程、核心思想及当代价值等,系统考察了《周易》经传与先秦诸子百家学说的内在关联,深入探寻了易学思想在儒释道文化融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表现形式,并力求多角度、全方位诠释、总结当代易学研究成就。
发展心理病理学:从幼年到青春期(第6版) 电子书
本书共十七章,内容包括:发展心理病理学方法、儿童正常发展、通往心理病理学的桥梁、婴儿期:精神发育迟滞、童年期:孤独症谱系障碍等。
成功从勤奋开始 电子书
本书分为:“勤奋让你收获幸福”“勤学,让你提升自己”“勇于负责,拥有卓越工作”“积极勤奋,让你更优秀”“勤奋工作,造就成功人生”共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