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嬗变与魏晋文风建构

儒学嬗变与魏晋文风建构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分析了魏晋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以及它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影响。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阐述魏晋时期官方的儒学建设,中编分别以徐幹、王肃、何晏、薛综等人为中心作精细的个案研究,论述儒学对具体作家的影响,下编则分析本时段批评理论受儒学影响的情形。

作者简介

作者孙宝,1980年生,山东淄博人。2008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2011年至2013年于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按期出站。自2008年至今,在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现为该院副教授。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整理点校古籍2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研究范围、思路与研究综述

第二节 魏晋儒学对文学的影响及其表现

上编 魏晋儒运兴替与士风建构

第一章 汉末儒风转换与建安文坛

第二章 三国儒学建设及对文学发展的促动

第三章 西晋儒学建设与崇儒文风

第四章 东晋儒学混融与文风演进

中编 魏晋文士儒学思想特质及文格建构

第一章 三国文士儒学文艺思想与创作

第二章 西晋文士儒学文艺思想与文学创作

第三章 东晋文士儒学文艺观及其创作

下编 儒家文艺批评思想在魏晋文坛的应用和发展

第一章 儒家情性说对魏晋情、物交感论的影响

第二章 儒家诗教观与魏晋诗风递变

第三章 《周易》与魏晋诗风演进

第四章 儒家自然观与魏晋田园、山水诗

第五章 魏晋赋颂创作及其儒学意蕴

第六章 魏晋应用文体创作与其儒学内涵

结语

一、 魏晋时期是对先秦两汉文学与儒学关系的继承与深化

二、 魏晋儒学对文学发展的推动与制约

三、 后世对魏晋儒文关系的总结和批判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儒学嬗变与魏晋文风建构是2014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孙宝。

得书感谢您对《儒学嬗变与魏晋文风建构》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魏晋南北朝文艺思想史 下册 电子书
本书探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艺创作和文艺思想的发展情况,从历史语境入手,探讨人们文艺观的社会成因和思想、学术背景,剖析本时期所产生的文艺范畴的观念内涵,并绎理文艺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
家天下的家族世界:《红楼梦》建构的历史语境 电子书
《红楼梦》不是史书,却书写了历史。由此开放出一个全新的历史语境。它使得家天下和家族世界的界限高度重合。可谓,一家一天下,一花一世界。本书通过对《红楼梦》这部家族小说作“历史语境学”的解读,揭示出皇权和家族的复杂关系,以及大家族内部的权力结构、自我管理、人际关系、日常生活等丰富细节,从而勾勒出奴性社会的基本轮廓。
通往实践的中国文学理论建构 电子书
新世纪以来文学实践巨大的展开活力及令人震惊的展开规模,对当下国内尚居于主导地位的观念认识论文学理论形成无可规避的促迫。文学并不仅是文本,也不仅是认识对象,它更是实践对象,并且就是实践过程本身。本书研究要点在于揭示文学理论与文学研究对象的实践性关系,在这一关系中研究文学理论的实践属性、文学理论的实践逻辑、文学实践的鉴赏与批评活动、文学理论的实践文本学,以及文学理论的实践论研究方法等。
在旅行中寻找生存的可能——论彼得·汉德克小说中的空间建构 电子书
汉德克一贯以反对传统、探索求新著称,具有超越一般作家的敏锐眼光,至今已创作了海量作品,被誉为“德语文学神童”。本书聚焦汉德克的旅行文本,基于文本自身所呈现和传达出的大量空间信息和内容,以及始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界的“空间转向”这一范式转型,从“空间”一词切入,对汉德克的文学创作进行考察。首先对文学和空间的互动关系做出阐释。其次以汉德克创作生涯中期的三部旅行小说作为分析对象,将旅行模式视为作品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