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上海古籍出版社经典重排,本册为陈寅恪文集之二,包含我国中古时期历史人物、事件、制度,兼及佛道宗教、声韵等问题的论文集。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考订、阐述我国中古时期历史人物、事件、制度,兼及佛道宗教、声韵等问题的论文集,收论文二十余篇。
宗教文艺方面主要勾稽了天师道信仰、滨海地域与琅琊王氏书法成就之关系,考证了四声之学的兴起与梵呗转读流入的关系;文学方面演绎了《桃花源记》寓意之外的“实事”,《哀江南赋》之古典今情;史学方面论述了“山东豪杰”在隋唐之际的历史影响、“李武韦杨”婚姻集团在安史之乱前对唐代政治社会变迁的重要作用;思想方面讨论了陶渊明思想与清谈的渊源,韩愈在文化演进中的重要地位等。
陈寅恪先生淹通梵汉、见解独到,为文史研究者、爱好者必读之大家。
作者简介
作者陈寅恪先生(1890-1969),江西修水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留学日本、西欧、美国等地,归国后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解放后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
他精通中国历史学、古典文学和宗教学等,通晓多种文字,尤精于梵文、突厥文和西夏文等古文字研究,他关于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唐代文学和清初文学、佛教典籍的著述尤为精湛,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説明
一九八〇年出版説明
自序
天師道與濱海地域之關係
一、引言
二、黄巾米賊之起原
三、趙王倫之廢立
四、孫恩之亂
五、劉劭之弑逆
六、魏太武之崇道
七、東西晉南北朝之天師道世家
八、天師道與書法之關係
九、附論
書世説新語文學類鍾會撰四本論始畢條後
述東晉王導之功業
魏書司馬叡傳江東民族條釋證及推論
(上)釋證
(下)推論
崔浩與寇謙之
支愍度學説考
甲、材料
乙、何謂心無義
丙、心無義與「格義」之關係
丁、心無義之傳授
戊、「格義」與「合本」之異同
己、附論
附記
桃花源記旁證
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係
書魏書蕭衍傳後
讀哀江南賦
上
下
論隋末唐初所謂「山東豪傑」
記唐代之李武韋楊婚姻集團
論唐代之蕃將與府兵
李太白氏族之疑問
書唐才子傳康洽傳後
論韓愈
讀東城老父傳
劉復愚遺文中年月及其不祀祖問題
上章
下章
四聲三問
從史實論切韻
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文集之二)是2020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作者陈寅恪。
得书感谢您对《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文集之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