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馆丛稿二编(陈寅恪文集之三)

金明馆丛稿二编(陈寅恪文集之三)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上海古籍出版社经典重排,本册为陈寅恪文集之三,包含少数民族关系、中古政治史、佛教、佛教的中国传播及演变、为弟子后学所作之序跋等。

内容简介

《金明馆丛稿二编》系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论文集,收入其论文、杂文、序跋等六十余篇。内容包含少数民族关系、中古政治史、佛教、佛教的中国传播及演变、为弟子后学所作之序跋等。

本书是研究中国中古历史、佛教、中国学术思想史必读之书。

读此书,亦可了解陈寅恪先生生平的学术思想与主张。其中包括有《论李栖筠自赵徒卫事》《李德裕贬死年月及归葬传说辨证》《以杜诗证唐史所谓杂种胡之义》《书杜少陵哀王孙诗后》《三论李唐氏族问题》等论文。

作者简介

作者陈寅恪先生(1890-1969),江西修水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留学日本、西欧、美国等地,归国后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解放后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

他精通中国历史学、古典文学和宗教学等,通晓多种文字,尤精于梵文、突厥文和西夏文等古文字研究,他关于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唐代文学和清初文学、佛教典籍的著述尤为精湛,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説明

一九八〇年出版説明

論李栖筠自趙徙衛事

李德裕貶死年月及歸葬傳説辨證

以杜詩證唐史所謂雜種胡之義

書杜少陵哀王孫詩後

元白詩中俸料錢問題

順宗實録與續玄怪録

魏志司馬芝傳跋

逍遥遊向郭義及支遁義探源

元代漢人譯名考

幾何原本滿文譯本跋

吐蕃彝泰贊普名號年代考 (蒙古源流研究之一)

靈州寧夏榆林三城譯名考 (蒙古源流研究之二)

彰所知論與蒙古源流 (蒙古源流研究之三)

蒙古源流作者世系考 (蒙古源流研究之四)

高鴻中明清和議條陳殘本跋 (原文見明清史料第壹册)

梁譯大乘起信論僞智愷序中之真史料

武曌與佛教

讀洛陽伽藍記書後

大乘義章書後

禪宗六祖傳法偈之分析

有相夫人生天因緣曲跋 (“有相”寫本多譌作“有於”)

須達起精舍因緣曲跋

敦煌本唐梵翻對字音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跋

敦煌本心王投陀經及法句經跋尾

敦煌本維摩詰經文殊師利問疾品演義跋

斯坦因Khara-Khoto所獲西夏文大般若經考

西遊記玄奘弟子故事之演變

西夏文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夏梵藏漢合璧校釋序

敦煌石室寫經題記彙編序

童受喻鬘論梵文殘本跋

南嶽大師立誓願文跋

清華大學王觀堂先生紀念碑銘

王静安先生遺書序

與劉叔雅論國文試題書

劉叔雅莊子補正序

楊樹達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續稿序

楊樹達論語疏證序

陳述遼史補注序

陳垣燉煌劫餘録序

陳垣元西域人華化考序

陳垣明季滇黔佛教考序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序

鄧廣銘宋史職官志考證序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册審查報告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下册審查報告

先君致鄧子竹丈手札二通書後

大乘稻芊經隨聽疏跋

懺悔滅罪金光明經冥報傳跋

敦煌本十誦比丘尼波羅提木叉跋

薊丘之植植於汶篁之最簡易解釋

庾信哀江南賦與杜甫詠懷古跡詩

東晉南朝之吴語

李唐武周先世事蹟雜考

論李懷光之叛

李唐氏族之推測

李唐氏族之推測後記

三論李唐氏族問題

敦煌本維摩詰經問疾品演義書後

與妹書 (節録)

與董彦堂論年曆譜書

讀通志柳元景沈攸之傳書後

論許地山先生宗教史之學

吾國學術之現狀及清華之職責

金明馆丛稿二编(陈寅恪文集之三)是2020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作者陈寅恪。

得书感谢您对《金明馆丛稿二编(陈寅恪文集之三)》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巴蜀文学与文献研究论稿 电子书
本书主要以巴蜀地区的文学与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分为四个部分:巴蜀文学研究、巴蜀女诗人研究、巴蜀文学文献辑补和巴蜀名人年谱整理。本书避开了学界对唐、宋巴蜀文学研究的热点,将研究重点集中于晚唐五代和明清时期的巴蜀地区,不仅研究巴蜀地区有名的作家、作品和诗文流派等,对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以及巴蜀地区的才女作家,也给予了较多关注和系统研究,同时对相关巴蜀文献进行了辑补和整理,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具
赵树理文集:焦裕禄 电子书
《焦裕禄》为赵树理的剧本集,取其中一篇《焦裕录》为书名。这本剧本集收录了《韩玉娘》《万象楼》《十里店》《焦裕禄》等六部赵树理的剧本。这些作品创作于1956年至1966年,影响深远。《焦裕禄》,是赵树理看了晋城县剧团排演的河南省焦作市豫剧团的同名本子,认为剧中把焦裕禄神化了,于是,他深入兰考,到群众中去采访焦裕禄事迹,并写出了前三场,但终因陷入创作困境而辍笔。赵树理1964年6月动笔开始创作《十里店
张恨水作品典藏·春明外史(上下)(精) 电子书
本书为张恨水作品典藏的一种,本书是张恨水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通篇以爱情为主线,同时广泛描写当时社会各界的生活动态,情节生动,活灵活现,引人入胜。男主人公杨杏园寄寓北平,以卖文编报为生。他结识了青楼雏妓梨云,两人情投意合,刻骨铭心。不幸梨云因病而亡。才女李冬青,亦与杨杏园有深厚感情,经过一段复杂的感情纠葛,李冬青终因身有隐疾,佳期难成,黯然奉母南下。而杨杏园则因“文人病”缠身,吐血而亡。
日藏中日文学古写本笺注稿 电子书
本书为“新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系列之一。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研究 电子书
本书对清初浙江籍诗文选家兼诗歌评论家陈祚明的生平、著述以及《采菽堂古诗选》的诗学理论体系、编选标准、诗歌评点以及在明清诗学史上的地位进行了详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