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歌:论文明的消极美学气质

哀歌:论文明的消极美学气质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一本严肃但不艰深、丰富而有条理的作品,充满对人类文明悲剧一面的哲思,相信你会从中读出绚丽多彩的人类文明背后的深沉和厚度。

内容简介

本书从文化人类学的意义上探讨了文明发展的特质,这种特质因为人类心理和社会的诸方面成因,乃是一种符合悲剧观念的悲剧特质。

本书分为“本源”、“死床”和“物哀”三大部分。对传说、神话、史书记载进行意向解读,剖析了其中的悲剧观念、悲剧思维;从心理、政治、伦理、性别等方面展现了选择的四种冲突;同时也从悲剧观念的消极美学角度诠释了悲剧观念的形而上的形态。书的内容富有哲学内涵和思辨,从人类心理、人类文化和世界观的层面展现了文明的悲剧特质。

作者简介

作者梁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媒介文化、传媒与社会等,同杉泽合作完成《观山海》一书,负责该书参考资料的搜集和文字内容的写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部分 本源——悲剧的母题意义和《吉尔伽美什史诗》的意象阅读

Ⅰ 悲剧的本源:人类死亡意识及其诗性升华

Ⅱ 两河文明的悲剧基调与《吉尔伽美什史诗》

Ⅲ 第一至第六块泥板——英雄悲剧:铺垫及伦理冲突意象

Ⅳ 第七至第九块泥板——死亡悲剧:临终体验和葬礼意象

Ⅴ 第十至第十一块泥板——洪水悲剧:神格革命及永生意象

Ⅵ 第十二块泥板——死后续存意象和道德意象

第二部分 死床——悲剧特质的四种冲突

Ⅰ 选择的发生以及文本的可写特性

Ⅱ 伦理冲突:个体价值体系的建立及其暴力背景

Ⅲ 自由冲突:社会自由制度对于个体自由额度的审判

Ⅳ 性别冲突:性伦理及性别政治的文明史

Ⅴ 层次冲突:与读者诉求的博弈政治及其形而上的追求

第三部分 物哀——悲剧的形而上形态与文明的消极美学气质

Ⅰ 消极美学品位以及公众社会的美学权力博弈

Ⅱ 阴翳

Ⅲ 荒芜

Ⅳ 侘寂

Ⅴ 无题

后记

哀歌:论文明的消极美学气质是2018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梁超。

得书感谢您对《哀歌:论文明的消极美学气质》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香山美学论集(1) 电子书
2016年7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美学研究所在京共同举办了第一期“中国美学暑期高级研修班”。与会者聚集在香山脚下,共同聆听,热烈讨论,相互交流——“香山一期”成为他们共同的名字。本书收录的27篇论文,选自研修班学员提交的个人成果。它们涉及美学和艺术理论的诸多方面,有着较为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既代表了研修班学员个人的收获,也记录了中国美学界一次富有意义的学术集会。
西方当代美学史 电子书
本书把西方当代美学分成相互关联的三面:1900-1960年的西方现代美学,1960年至今的后现代美学和全球化阶段的美学。本书重点评介了三面相中的近20个大美学流派,及其内含和相关的众多小流派。本书既对各大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做了呈现,又梳理了它们在历史上的演进和逻辑上的关联。
王阳明美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王阳明的美学思想体现了当下存有的明觉良知即为境界,它包含着圆融了道德与审美的三种境界形态——仁境、诚境和乐境,三者各具特色而又相互交融,并以乐境为最高追求。本书拓展了王阳明美学思想研究的维度,阐述王阳明所处的人文世界,考察儒学(道统、功夫论等)流变中的阳明心学,并关注二者的相互影响,试图对阳明美学有更为深刻和全面的理解。
中国美学(第2辑) 电子书
《中国美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本书是第二辑。
中国美学(第4辑) 电子书
《中国美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本书是第四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