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妇产科学:第3版(下册)

中华妇产科学:第3版(下册)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部妇产科学高级参考书,读者对象主要是医学院校学生、医院和研究机构的各级产科医生和研究生,也可以作为各级医院妇产科的大型工具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人民卫生出版社20世纪末出版的妇产科大型专著。它先后凝聚了360多位我国当代老、中、青妇产科学专家,不断总结、发展我国和国际妇产科学的新经验和成果,也是众多妇产科领域的专家团结合作的结晶,是当代我国性妇产科学巨著。第3版《中华妇产科学》编写时,在保留原有篇章基础上由第2版7篇116章增加为9篇110章,新增2篇,其中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篇是新增。全书即为整体又有分册,更方便为读者阅读和应用。

作者简介

作者曹泽毅,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华西医科大学校长、卫生部副部长、中华医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妇产科杂志》总编辑。现任清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名誉主任、北京王府医院院长、《中华妇产科杂志》名誉总编辑、《国际妇产科杂志》(中国版)总编辑、《国际妇科肿瘤杂志》(中国版)总编辑、《国际妇科肿瘤杂志》编辑。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名誉教授,国际妇科肿瘤学会会员,瑞士妇产科学会名誉会员,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美国M.D.Aaderson肿瘤医院客座教授。

1956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1968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获妇科肿瘤学硕士学位;1982年毕业于瑞士巴塞尔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82~1983年在美国休斯敦M.D.A1aderson肿瘤医院、Memorial Sloan-Kettering肿瘤医院、迈阿密Jakson Memorial医院进修,任访问学者。 自1961年开始子宫颈癌的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特别是广泛手术牙口淋巴转移的治疗方法。1982年报道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和肿瘤病理雌、孕激素受体结果。1996年报道通过以腹膜后间隙作为给药途径进行的淋巴结癌转移化疗。1998年组织全国妇科肿瘤学组的医学专家编写了我国妇科肿瘤的诊断治疗规范。1999年主编的《妇科肿瘤学》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主编的《中华妇产科学》获全国科技图书二等奖。2004年《子宫颈癌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8年主编出版研究生教材《妇产科学》。2010年主编出版《中华妇产科学》(临床版)。2011年主编出版《中国妇科肿瘤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主编简介

第3版编委名单

第2版编委名单

第2版编者名单

第1版编委名单

第1版编者名单

第3版序言

第3版前言

第2版序言

第2版前言

第1版序言

第1版前言

第六篇 妇科肿瘤

第十七章 子宫肿瘤

第一节 子宫肌瘤

第二节 子宫肉瘤

第三节 子宫内膜增生

第四节 子宫内膜癌

第十八章 输卵管肿瘤

第一节 输卵管良性肿瘤

第二节 原发性输卵管癌

第三节 其他输卵管恶性肿瘤

参考文献

第十九章 卵巢肿瘤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卵巢上皮性肿瘤

第三节 卵巢交界性肿瘤

第四节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第五节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

第六节 卵巢类固醇细胞瘤

第七节 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性索间质肿瘤

第八节 卵巢转移性肿瘤

第九节 卵巢非特异性组织肿瘤

第十节 其他种类的卵巢肿瘤

第十一节 卵巢瘤样病变

第十二节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

第十三节 卵巢恶性肿瘤的随诊及病情监测

第十四节 复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第十五节 卵巢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

第十六节 卵巢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

第十七节 卵巢恶性肿瘤相关并发症的治疗

第二十章 滋养细胞肿瘤

第一节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概述

第二节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肿瘤的流行病学

第三节 病因学

第四节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临床诊断

第五节 辅助诊断

第六节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其相关分子在滋养细胞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第七节 滋养细胞肿瘤临床分期与预后评分标准

第八节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治疗

第九节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手术治疗

第十节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化学治疗

第十一节 各种转移的诊断和治疗

第十二节 良性中间型滋养细胞及其相关疾病

第十三节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治疗

第十四节 辅助生育技术后的滋养细胞疾病/肿瘤

第十五节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肿瘤有待统一和商榷的问题

第二十一章 青少年及小儿妇科肿瘤

第一节 发病情况及特点

第二节 妇科检查的特殊性

第三节 外阴肿瘤

第四节 阴道肿瘤

第五节 子宫颈肿瘤

第六节 子宫体肿瘤

第七节 输卵管肿瘤

第八节 卵巢肿瘤

第二十二章 女性生殖道其他肿瘤

第一节 女性生殖道黑色素瘤

第二节 女性生殖道恶性上皮-非上皮混合性肿瘤

第三节 女性生殖器官邻近组织和器官的肿瘤

第四节 女性生殖道多部位原发癌

第七篇 妇科内分泌

第一章 女性青春期发育生理及相关疾病

第一节 女性青春期发育生理

第二节 与青春期发育相关的疾病

第二章 异常子宫出血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第一节 正常子宫出血(月经)

第二节 异常子宫出血和FIGO育龄妇女AUB病因新分类系统

第三节 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第四节 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第三章 闭 经

第一节 病因与分类

第二节 生理性闭经

第三节 病理性闭经

第四节 病因诊断

第五节 处理

第四章 催乳素生理及高催乳素血症

第一节 催乳素生理

第二节 高催乳素血症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多囊卵巢综合征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临床表现

第三节 病理生理

第四节 发病机制

第五节 近期及远期合并症

第六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七节 治疗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痛 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原发性痛经

第三节 继发性痛经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经前期综合征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病因和病理生理

第三节 临床特点

第四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五节 治疗

第六节 预后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性分化与发育异常

引言

第一节 正常性分化发育过程

第二节 性发育异常的分类

第三节 性染色体异常

第四节 性染色体异常疾病

第五节 性腺发育异常

第六节 性激素与功能异常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绝经及绝经相关疾病

第一节 对绝经问题认识的进展

第二节 正常绝经生理

第三节 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的内分泌改变

第四节 绝经相关问题的临床表现

第五节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第六节 雌激素与心血管疾病

第七节 雌激素与阿尔茨海默病

第八节 绝经与情绪障碍

第九节 卵巢早衰

第十节 绝经相关问题的处理

第十一节 绝经与性激素补充疗法

第十二节 性激素补充治疗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第十三节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在防治绝经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第八篇 不孕症与人类辅助生殖技

第一章 不孕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正常受孕过程

第三节 不孕症的原因

第四节 不孕症检查

第五节 药物促排卵

第六节 输卵管因素不孕的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辅助生殖临床技术

第一节 诱发排卵和控制性卵巢刺激以及黄体支持

第二节 人工授精技术

第三节 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技术

第四节 卵母细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第五节 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技术

第三章 辅助生殖实验室技术

第一节 辅助生殖技术实验室的建立

第二节 精液的采集和处理

第三节 卵母细胞的收集

第四节 卵母细胞的培养和体外成熟

第五节 常规体外受精

第六节 显微注射受精

第七节 胚胎的培养与胚胎利用

第八节 胚胎移植

第九节 冷冻与复苏

第十节 人工辅助孵化

第十一节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实验室的质量管理

第四章 配子捐赠

第一节 人类精子库技术

第二节 卵母细胞捐赠辅助生殖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

第一节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适应证

第二节 PGD的步骤

第三节 细胞活检

第四节 单细胞诊断技术

第五节 胚胎嵌合型对诊断准确率的影响

第六节 PGD的安全性问题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辅助生殖技术与多胎妊娠

第一节 辅助生殖技术与多胎妊娠的发生

第二节 辅助生殖技术中多胎妊娠的防治

参考文献

第七章 辅助生殖技术的并发症及其安全性

第一节 辅助生殖技术并发症

第二节 辅助生殖技术子代安全性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女性生殖能力的保护与保存

第一节 女性生殖能力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女性生殖能力的保护研究

第三节 女性生殖能力的保存研究

第四节 冻融后卵巢组织的临床应用

第五节 人类卵巢组织的冷冻保存方法

第六节 女性生殖能力保存的生物学安全性

参考文献

第九章 辅助生殖技术的管理与伦理

第一节 辅助生殖技术管理状况

第二节 生殖医学中心建设与管理

第三节 辅助生殖伦理原则

第四节 辅助生殖技术伦理问题

参考文献

第九篇 计划生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宫内节育器

第一节 宫内节育器种类及其临床应用

第二节 宫内节育器的作用机制

第三节 宫内节育器的放置

第四节 宫内节育器的取出

第五节 影响宫内节育器效果的因素

第六节 宫内节育器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第七节 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远期安全性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甾体激素避孕药

第一节 甾体激素避孕药引言

第二节 甾体激素避孕药的化学结构

第三节 甾体激素避孕药的作用机制

第四节 甾体激素避孕药的种类

第五节 甾体避孕药的药代动力学

第六节 甾体激素避孕药的安全性

第七节 21世纪避孕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外用避孕药具和其他避孕方法

第一节 外用避孕药具

第二节 自然避孕

第三节 紧急避孕

第四节 其他方法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免疫避孕

第一节 免疫避孕法的基本原理和潜在途径

第二节 免疫避孕法的潜在优点与不足

第三节 避孕疫苗的抗原要求与潜在靶标

第四节 抗精子疫苗

第五节 抗卵透明带疫苗

第六节 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疫苗

第七节 生殖道黏膜局部免疫

第八节 基因免疫避孕

第九节 避孕疫苗的研究趋势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女性绝育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输卵管的解剖和生理

第三节 小切口腹式输卵管绝育术

第四节 经阴道穹隆切开输卵管绝育术

第五节 腹腔镜绝育术

第六节 经宫颈堵塞输卵管绝育术

第七节 女性绝育术并发症的防治

第八节 女性绝育术后复通术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终止妊娠

第一节 早期妊娠终止

第二节 中期妊娠终止

参考文献

第八章 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优质服务

第一节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概述

第二节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管理

第三节 计划生育技术的宣传教育和咨询

第四节 避孕节育方法的知情选择

第五节 计划生育技术优质服务

第六节 我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第九章 计划生育的流行病学及统计学基础

第一节 计划生育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第二节 节育效果的基本统计

第三节 阴道出血问题的统计方法

第四节 计划生育临床试验

第五节 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

第六节 定性调查

参考文献

中华妇产科学:第3版(下册)是2014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曹泽毅。

得书感谢您对《中华妇产科学:第3版(下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华医学影像技术学·CT成像技术卷 电子书
国内该领域专家理论和实践的全面展现,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倾心之作。
中华医学影像技术学·MR成像技术卷 电子书
国内该领域专家理论和实践的全面展现,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倾心之作。
临床脑电图学(第2版) 电子书
脑电图领域的权威、经典学术著作。
精神影像学(第2版) 电子书
总结几十年来精神疾病影像学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展望。
地图学(第2版) 电子书
本书系统、完整和全面地介绍了地图学的基本原理与应用。主要内容包括地图及地图学,地图的分幅与编号,地图投影的基本理论,几种常用的地图投影,地图语言,普通地图内容表示方法,专题地图内容表示方法,地图综合,地图设计,地形图应用等。作为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组成部分,本书强调原理与方法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经典与现代相结合,内容具有可读性、客观性和便于自学等特点,为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视觉思维能力提供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