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物研究与应用丛书:疫苗研究与应用

生物药物研究与应用丛书:疫苗研究与应用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按单一品种编写,包含针对疾病病原体的微生物学、流行病学等,重点介绍疫苗研发如菌、毒种的选择及检定,或工程菌和重组活载体的构建及表达产物的鉴定,制备工艺的优化以及质控方法的研究与标准的确定等。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两部分编写。第一篇为疫苗研制基础与应用,主要介绍疫苗研制的免疫学基础和一些关键技术,以及采用传统技术制备的疫苗。因这类疫苗已广泛使用多年,故按疫苗种类编写,如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多糖疫苗与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和蛋白疫苗等,旨在反映该类疫苗的一些共性。第二篇为新疫苗研制及其进展,主要介绍研发、生产疫苗的高新技术如基因工程和反向疫苗学技术与正在研发的新疫苗。

作者简介

编者赵铠,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病毒学专家。江苏省苏州市人。1954毕业于复旦大学。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病毒疫苗研究开发工作。主持细胞培养痘苗(天花疫苗)的研制,建立的生产技术在全国各生物制品所推广应用。主持风疹活疫苗的研究,选育出BRD-2株减毒病毒,开发了减毒活疫苗。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撰写人员(按章节顺序排列)

前言

第一篇 疫苗研制基础与应用

第一章 疫苗概述

第一节 疫苗的发展

第二节 疫苗的种类

第三节 疫苗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疫苗免疫学基础

第一节 疫苗的免疫学发展史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

第三节 适应性免疫细胞

第四节 免疫系统的生理功能——免疫应答

第五节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

第六节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疫苗制备关键技术

第一节 细菌培养及规模化培养技术

第二节 工程酵母菌规模化培养技术

第三节 细胞及其培养技术

第四节 规模化细胞和病毒培养技术

第五节 制造疫苗抗原的其他技术

第六节 规模化提取与纯化抗原技术

第七节 后加工技术

第八节 疫苗研究技术

第九节 展望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疫苗佐剂

第一节 疫苗佐剂的概念及其发展历史

第二节 疫苗佐剂在疫苗中的作用

第三节 疫苗佐剂的免疫学作用机制和分类

第四节 批准使用的人用疫苗佐剂

第五节 正在临床研究的人用疫苗佐剂

第六节 疫苗佐剂的研究过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七节 疫苗佐剂研究中的挑战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疫苗的质量控制

第一节 疫苗质量控制的发展及法规建设

第二节 疫苗质量控制的国家管理

第三节 疫苗质量标准

第四节 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

第五节 生物制品标准物质

第六节 疫苗批签发

展望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疫苗临床研究

第一节 疫苗临床试验和质量保证

第二节 预防用疫苗临床试验的设计

第三节 各类预防性疫苗临床试验设计的考虑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疫苗的效果和Ⅳ期临床研究

第一节 两类不同的疾病

第二节 疫苗保护效果

第三节 疫苗临床研究概述

第四节 疫苗Ⅳ期临床研究

第五节 Ⅳ期临床研究中血清流行病学应用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细菌类灭活疫苗

第一节 伤寒疫苗

第二节 钩端螺旋体疫苗

第三节 全细胞百日咳疫苗

第四节 细菌灭活疫苗的优缺点及展望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细菌类减毒活疫苗

第一节 卡介苗

第二节 口服伤寒活疫苗

第三节 口服痢疾活疫苗

第四节 鼠疫活疫苗

第五节 人用布氏菌活疫苗

第六节 人用炭疽活疫苗

参考文献

第十章 病毒类灭活疫苗

第一节 工艺流程和技术

第二节 毒种筛选要求

第三节 灭活剂和灭活条件及其原理

第四节 培养物的后加工工艺与添加物

第五节 疫苗的检定与合格标准

第六节 灭活疫苗品种

第七节 研究和展望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病毒类减毒活疫苗

第一节 减毒活疫苗发展史

第二节 病毒减毒方法及验证

第三节 病毒类活疫苗的制备

第四节 减毒活疫苗的质量控制

结语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细菌多糖疫苗与多糖蛋白结合疫苗

第一节 细菌荚膜、荚膜多糖纯化工艺和多糖疫苗的制造

第二节 细菌多糖疫苗

第三节 多糖-蛋白质结合疫苗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蛋白质疫苗

第一节 蛋白质疫苗的发展

第二节 无细胞百日咳疫苗

第三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亚单位疫苗

第四节 白喉类毒素疫苗

第五节 炭疽疫苗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联合疫苗

第一节 联合疫苗的发展简史

第二节 联合疫苗的制造及使用

第三节 传统的联合疫苗

第四节 发展中的联合疫苗

参考文献

第二篇 新疫苗研制及其进展

第十五章 基因工程疫苗

第一节 基因工程病毒疫苗的分类及特点

第二节 基因工程疫苗的开发现状

第三节 我国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发战略

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 治疗性疫苗

第一节 治疗性疫苗的种类

第二节 调控固有免疫应答的治疗制剂

第三节 持续性病毒感染的治疗性疫苗

第四节 结核病的治疗性疫苗

第五节 慢性细菌感染的治疗性疫苗

第六节 肿瘤的治疗性疫苗

结语

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 反向疫苗学

第一节 反向疫苗学是疫苗学发展的新飞跃

第二节 反向疫苗学研制新疫苗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第三节 反向疫苗学在疫苗研制开发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十八章 幽门螺杆菌疫苗

第一节 幽门螺杆菌的基础和临床

第二节 幽门螺杆菌疫苗的研究

第三节 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

参考文献

第十九章 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

第一节 肺炎链球菌流行菌型及结合疫苗配方组成

第二节 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的原料多糖

第三节 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的载体蛋白

第四节 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的制备

第五节 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的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十章 结核病疫苗

第一节 卡介苗的有效性研究

第二节 新型结核病疫苗研制进展

第三节 研发结核病新疫苗的困难

参考文献

第二十一章 戊型肝炎病毒疫苗

第一节 戊型肝炎病毒的病原学

第二节 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

第三节 戊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

第四节 戊型肝炎疫苗的研发

第五节 戊型肝炎疫苗的质量控制

第六节 戊型肝炎疫苗的动物安全性及免疫原性评估

第七节 戊型肝炎疫苗的临床试验

参考文献

第二十二章 人免疫缺陷病毒疫苗

第一节 HIV疫苗的研发简史

第二节 HIV疫苗的研发技术和免疫策略

第三节 HIV疫苗研究的既往经验教训及未来发展趋势

第四节 我国HIV疫苗研发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第二十三章 Sabin-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疫苗

第一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病原学及其所导致的临床疾病表现

第二节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使用历史及其疾病的控制

第三节 脊髓灰质炎后时代的病毒生物学特征

第四节 脊灰灭活疫苗Sabin- IPV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十四章 流感病毒疫苗

第一节 流感病毒与流感

第二节 传统流感疫苗的应用与新型流感疫苗的挑战

第三节 流感病毒减毒活疫苗

第四节 基于细胞培养的流感疫苗

第五节 流感基因工程疫苗

第六节 流感通用疫苗

第七节 流感核酸疫苗

第八节 流感疫苗新型佐剂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十五章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第一节 人乳头瘤病毒的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第二节 人乳头瘤病毒的致病机制、诊断和治疗

第三节 治疗性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第四节 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第五节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十六章 轮状病毒疫苗

第一节 轮状病毒微生物学

第二节 流行病学

第三节 临床表现

第四节 轮状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第五节 发病机制及病理学

第六节 疫苗发展历史

第七节 疫苗的研究开发及毒种的选择

第八节 存在的问题和疫苗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第二十七章 肠道病毒71 型疫苗

第一节 EV71的流行病学

第二节 EV71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诊断

第三节 EV71疫苗的研发及进展

第四节 EV71疫苗的质量控制

第五节 EV71灭活疫苗(Vero细胞)

第六节 EV71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

第七节 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十八章 登革热疫苗

第一节 病原的特点

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点

第三节 临床表现和病理主要特点

第四节 疫苗研发的历史和现状

第五节 登革疫苗生产用病毒种子批和生产用细胞的考虑要点

第六节 疫苗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第七节 新型疫苗研发进展

结语

参考文献

生物药物研究与应用丛书:疫苗研究与应用是2013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赵铠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生物药物研究与应用丛书:疫苗研究与应用》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5G赋能:行业应用与创新(5G行业应用丛书) 电子书
空间智能原理与应用 电子书
本书从空间信息处理角度出发,将人工智能领域的理论研究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完整介绍人工智能方法及其在空间信息处理中的应用,不仅涵盖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概念与基本方法,而且探讨知识图谱、计算智能、新兴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同时介绍人工智能在地理文本大数据、遥感影像、激光点云等空间信息处理中的应用实例,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启发性。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
神经调控技术与应用 电子书
以疾病为线索对与疾病相应的神经调控技术进行了系统诠释。
地震预警理论与方法研究及在高速铁路的应用 电子书
本书针对地震防灾减灾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关于地震紧急预警基础理论方法与地震动对结构破坏性的深入系统研究,提出了高精度地震紧急预警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地震动与结构破坏的相关关系,研究成果为开展快速准确的地震预警和早期灾害预测,构建更加合理的紧急预警与灾害评估相结合的地震应急系统提供了科学依据。
太赫兹技术及其生物学应用 电子书
中国在太赫兹在生物医学应用领域内的第一部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