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家:传统惯性与社会结合(未名社科菁华·人类学)

永远的家:传统惯性与社会结合(未名社科菁华·人类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传统汉人社会探析:结构特征与地域性认同

内容简介

本书对传统汉人社会的结构特征、汉人社会家族的内涵和传统汉人社会家族的地域性特征进行了考察,着重考察了中国人特有的认同观念,所提出的学说有一定新颖之处。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特别感谢

自序

第一编 作为方法的家:民间概念、儒学传统与人类学研究

民间概念

福、禄、寿与汉族的民族性

一、福、禄、寿在史籍中的反映

二、福、禄、寿的内涵及民俗考察

三、福、禄、寿是汉族民族性的集中体现

借女生子

从非洲到东亚:亲属研究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一、作为“社会传统”的亲属研究与结合“文化传统”的亲属研究

二、民俗生物学的亲属与社会学的亲属

三、中日亲属制度的关键词与血缘的重构

作为方法的华南:中心和周边的时空转换

一、中心与周边的话语表述

二、以宗族为中心的华南汉族社会结构的研究

三、华南的族群与互动

四、关于华人和东南亚社会的人类学研究

五、结语

家族伦理与延续的纵式社会:家族化公民社会的基础——人类学与儒家的对话

一、多学科视野下的文化与社会互动的延续

二、延续的纵式社会的基础:祖先崇拜与祖孙一体

三、延续的纵式社会与中国人的情感

四、纵式社会延续的宗教情结:作为民俗宗教的儒家伦理与现代社会

五、余论:社会延续还是社会继替

类别中的关系:家族化的公民社会的基础——从人类学看儒学与家族社会的互动

一、引文:重提“类别”与“关系”

二、类中有推,推中有礼

三、类以群为本推以家为轴

四、类中有序 序中有辈

五、类别还在延续 关系以“和”为贵

六、结语:未完成的叙说

第二编 家族文化的传统和延续

汉族传统社会结构与家族

一、传统汉人社会的结构特征

二、传统汉人社会家族的内涵

三、汉人社会家族的实态——阴界与阳界

分家:分中有继也有合——中国分家制度研究

一、分家:家庭的再生产

二、分家带来了产权流动

三、分中有继也有合

四、结语

祖荫下的社会认同:祖先的张力——流动的同姓集团与社会记忆

一、汉族传统社会的联宗与同姓

二、当代东南汉族社会的同姓结合

三、结语与讨论

文化的复制与生产:宗族的复兴与祭祀空间——以闽北樟湖镇的田野调查为中心

一、问题的提出

二、闽北的历史认识与人文环境

三、调查地樟湖镇的生态和人文社会背景

四、宗族的复兴与人群结合

五、宗族的根:祖先祭祀及其空间“场”

六、祖先崇拜与风水

七、宗族与民间信仰的复活

八、结语

第三编 社会的比较:家的社会结合与周边社会

比较社会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的互动

一、比较方法与比较研究

二、古典社会学家的遗产:比较方法

三、从简单社会到复杂社会的比较研究

四、比较社会学的研究范式

日本的家与社会结构

一、“家”、“亲戚”、“同族”的概念的异同

二、日本“家”的阶层性:武士与平民

三、日本的分家

四、日本的同族

五、家与社会的结合

社会结合的纽带——日本的神社与中国的庙

一、神社和庙的起源和类型

二、神社、家庙、祠堂与祖先祭祀

三、村社和村庙

四、结语:神社、庙和国家

汉文化影响下阳春排瑶的宗族家庭与宗教

一、汉文化包围中的麦姓排瑶

二、祭祀圈与共同体

三、麦姓排瑶宗族功能之演变

四、家庭规模与家庭结构之比较

五、家之基础——阳界与阴界

结语

农耕蒙古族的家观念与宗教祭祀——以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把什村的田野调查为中心

一、引文

二、历史背景——土默特蒙古族的文化变迁:游牧——农耕

三、社区结构与人文环境

四、居住格局与家族

五、家的根——祖先祭祀

六、宗教与民间信仰

七、结语

秘密社会与传统汉族社会结构

一、中国秘密社会形成透视

二、中国秘密社会的类型

三、中国秘密社会的特征

四、结语

第四编 从家族到全球

儒学与社会结构:东亚社会中的汉族与多民族社会中的汉族

永恒的家与多变的家园

从江村到全球——费孝通社会人类学思想述评

一、引言

二、以社会人类学的“社会结构”理论,结合中国的“文化传统”,有效地揭示了乡土中国的内在特点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

四、创造“和而不同”的全球社会

五、结语 来自于田野的知识

全球化:文化的生产与文化认同——族群、地方社会与跨国文化圈

一、文化互动中的族群认同

二、文化的生产:族群认同与地方文化的张扬

三、跨国文化圈的认同——以华人为例

四、结语

大学改革与人类学通识教育

一、异文化的理解与他者的认识

二、科技与人文

三、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教育的力量

四、作为实践性学科的人类学

永远的家:传统惯性与社会结合(未名社科菁华·人类学)是2009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麻国庆。

得书感谢您对《永远的家:传统惯性与社会结合(未名社科菁华·人类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移民空间的建构:巴黎温州人跟踪研究(社科文献学术文库·社会政法研究系列) 电子书
本书是对在异域他乡打拼的一个中国移民群体——巴黎温州人——持续进行十多年社会学跟踪调研的展现。
传统与超越:中国当代家庭变迁与家庭政策(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论丛) 电子书
深入探讨中国的家庭及家庭政策如何在超越传统局限性的同时注重传统的延续性。
即学即用社科论文写作技巧与发表指引 电子书
名校教授都在推荐的论文写作指导书。
文化人类学 电子书
本书共七篇,内容包括:人类学总论、文化人类学略史、原始物质文化、原始社会组织、原始宗教、原始艺术、原始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