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从三个方面,带你从人类学视野去看中国社会。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三个板块,“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社会”部分立足于中国社会的宏观视角,分别探究了底层空间生产、休闲、虚拟社区等事象;“人类学专题研究”部分从人类学分支学科的角度,如金融人类学、互联网人类学、旅游人类学、教育法律人类学、饮食人类学、流域人类学、瑶族人类学,分别探讨了各学科发展历程与前沿;“都市与乡村研究”部分主要是对乡村人类学与都市人类学的发展进行了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
作者简介
作者周大鸣(1958— ),人类学博士,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一 我们从历史走来:站在人类学先驱们的肩膀上
二 我们走向何处去:学科的困境与挑战
三 面向未来:立足本土、走向世界
人类学视域下的中国社会
人类学与中国社会研究
“底层”的空间生产——以广州兴丰垃圾场拾荒者为例
一 导论:中国研究的底层视角
二 底层研究脉络及其空间转向
三 探访“垃圾村”
四 底层空间的生产
五 结论与讨论
闲暇、阶级与生活方式:人类学视域下的休闲研究
一 闲暇抑或闲适:多维视角下的休闲概念界定
二 经济理性与文化理性:休闲的人类进化史
三 结构与反结构:休闲的整体性研究
四 观念与内涵:休闲的地方性实践与经验性特征
媒介、个体与社会文化转型:国内虚拟社区研究
一 引言:现实社区的衰弱与虚拟社区的大爆炸
二 虚拟社区的概念、特征、类型与功能
三 虚拟社区的用户群及不同媒介虚拟社区研究
四 结语
人类学专题研究
金融人类学与中国证券投资
一 人类学的金融研究
二 货币的社会性与道德性
三 信用与债务
四 财产货币化与资本主义
五 风险与不确定性
六 计算、价格与价值
七 华尔街文化与金融危机
八 人类学与中国证券市场
九 总结
互联网人类学:新时代人类学发展的新路径
一 互联网人类学与人际交往革命
二 互联网人类学视野下的新议题
三 互联网人类学与传统议题
四 结语:互联网人类学与当代中国问题
旅游人类学研究的理论及实践
一 人类学与旅游
二 研究视角、理论与应用
三 旅游人类学在中国
四 结语
教育法律人类学刍议
一 人类学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学科
二 教育法律人类学是学科深入发展的结果
三 教育法律人类学需要关注的问题
饮食人类学与中国社会
一 饮食人类学的理论体系
二 中国饮食饭菜有别的特征
三 中国饮食文化的阶级传承
作为方法的流域:中国人类学的新视角
一 流域人类学的学科发展与研究视角
二 流域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典型案例及发展趋势
瑶族人类学研究的学术传统与延续
一 民族学与人类学的创立时期
二 民族学与人类学的停滞时期
三 民族学与人类学的恢复时期
四 结语:延续瑶族研究的学术传统
都市与乡村研究
中国乡村人类学百年——村落及村落之外
一 引言
二 20世纪上半叶:村落社区研究
三 20世纪中期以后:超越村落研究范式
四 研究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人类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一 乡村:人类学研究中国社会的出发点
二 中国乡村人类学研究主题
三 中国乡村人类学研究展望
新时代中国都市人类学的新发展
一 都市人类学的研究特色
二 新时代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
三 新时代中国特色都市人类学研究的思考
四 结语
后记
人类学与中国社会是2021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周大鸣。
得书感谢您对《人类学与中国社会》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