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法学范畴的矛盾辨思》深度剖析法律矛盾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内容简介
《法学范畴的矛盾辨思》列出了法学范畴的法律本质与法律现象、法律创制与法律运行、法律形式与法律价值等10对对偶式范畴的矛盾关系,或按每对范畴之两个方面各自的特征和要求,以间接地显示每对范畴这两个方面对对方的意义;或从每对范畴之两个方面相互对对方意味着什么,来直接说明每对范畴间的矛盾关系,以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法律。在我国法学界,这种把正反合的思想方法以及具有某种审判情趣的探索运用于法学范畴之研究者产并不多见。
作者简介
谢晖,1964年生于甘肃省天水市,现任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理论法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出版的个人学术和其他作品有:《行政权探索》(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1998年、2003年分别重印);《价值重建与规范选择——中国法制现代化沉思》(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2000年、2001年、2004年分别重印);《法学范畴的矛盾辨思》(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2001年、2004年分别重印)《法的思辨与实证》(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2004年重印);《法律:诠释与应用》(两人合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法律的意义追问——诠释学视野中的法哲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2004年重印);《象牙塔上放哨》(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法理学》(两人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中国古典法律解释的哲学向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法治演讲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006年重印);“法哲学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耕行煮韵》(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法律哲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法林望道》(山东大学出版利:2009年版)等。发表学术沦文150余篇,学术随笔60余篇。主编大型法学丛书《法理文库》(山东人民出版社,现已出版73部)和《公法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现已出版35部);主编《民间法》和《法律方法》等学术刊物;担任《中国诠释学》的主要编辑人。其中有些成果被翻译为英、德、日、韩等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谢晖,中国国家足球队队员。$$$$$谢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再版说明
第一章 法律本质与法律现象
第一节 本质:内在支配规则
一、法、法律与法律本质研究中的问题
二、法、法本质及其对法观念与法律观念的内在支配
三、法律本质对法律现象的支配
第二节 现象:外在表现规则
一、法律现象的含义
二、法律现象表现法律本质的机理
三、法律现象对法律本质的表现类型
第三节 关系:表里联系规则
一、法律本质与法律现象联系的一般方式
二、法律本质与法律现象联系的相互性
三、法律本质与法律现象在法律上的统一性
第二章 法律创制与法律运行
第一节 创制:客观理性规则
一、法律创制的客观规定性
二、法律创制的主观能动性
三、法律创制之客观规定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协调
第二节 运行:忠诚服从规则
一、忠诚:法律运行中主体的一项道德义务
二、服从:法律运行中主体的一项伦理义务
第三节 关系:良性互动规则
一、法律创制对法律运行的良性规范
二、法律运行对法律创制的良性反馈
第三章 法律形式与法律价值
第一节 形式:价值合理规则
一、价值衡平原则:法律形式之价值合理性的实践基础
二、价值宽容原则:法律形式之价值合理性的规则基础
三、价值中立原则:法律形式之价值合理性的观念基础
第二节 价值:工具(形式)合理规则
一、法律工具的表现原则:法律价值之工具合理性的立法论基础
二、法律工具的功利原则:法律价值之工具合理性的利益论基础
三、法律工具的可操作性:法律价值之工具合理性的运行论基础
第三节 关系:内在统一规则
一、法律价值与法律形式的一般对应方式
二、理性法律价值与理性法律形式之理性结合的外在标志
第四章 法律规范与法律事实
第一节 规范:公平正义规则
一、社会事实与法律规范间的内在关联性
二、社会规范与法律规范间的内在关联性
三、法律事实与法律规范间的内在关联性
第二节 事实:规范至上规则
一、法律至上的几个论域
二、事实与法律的对位关系
三、法律至上与主体至上
第三节 关系:对立协调规则
一、规范与事实:形上层面的对立
二、规范与事实:社会实践中的对立
三、协调法律规范与法律事实间的冲突:一项具有永恒性的人类使命
第五章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第一节 权利:合理代价规则
一、从权利的人性根据看设定权利的必要与合理代价
二、从权利的法律限度看设定权利的必要与合理代价
三、从权利的实现角度看设定权利的必要与合理代价
第二节 义务:正当目的规则
一、权利:法律义务所设定的基本目的
二、作为法律义务目的的权利之正当性与义务本身的正当性问题
三、法律义务正当地对应于正当目的的机制
第三节 关系:对应互助规则
一、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对应性
二、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互助互足性
第六章 法律权力与法律责任
第一节 权力:理性制约规则
一、权力受约的理念
二、另一种权力制约的理念:通过责任的制约
第二节 责任:必要限度规则
一、从权力的必要性看责任限度的合理性
二、从权力的支配性看责任限度的合理性
第三节 关系:一体两面规则
一、权力与责任的一体性
二、权力与责任的两面性
第七章 法律调整与法律秩序
第一节 调整:社会有序规则
一、法律调整概述
二、法律调整的正当目的——社会有序
第二节 秩序:技术配位规则
一、法律秩序的要义
二、法律秩序对法律调整方式的一般要求
第三节 关系:因果联系规则
一、法律调整之为法律秩序的原因
二、法律秩序之为法律调整的最终结果
第八章 法律继承与法律发展
第一节 继承:社会进化规则
一、法律文化视野中的法律继承:定量与定性的观念
二、法律继承须遵循推进法律自身进化的规则
三、法律继承须遵循推动社会进化的规则
第二节 发展:文化积累规则
一、法律发展的一般问题
二、从人类法律进化史看法律发展的文化积累规则
三、当代世界的法律发展与文化积累规则
第三节 关系:持续传接规则
一、法律进化的连续性
二、法律继承与法律发展表明了法律文化的一种必要的传承关系
第九章 法律主体与法律客体
第一节 主体:意志支配规则
一、法律主体的含义
二、自由意志表达对法律客体的支配
三、自由意志的载体(结晶)——法律对法律客体的支配
第二节 客体:行为约动规则
一、法律客体的含义及行为约动规则解说
二、法律客体之受制于法律主体
三、法律客体之所动于法律主体
第三节 关系:主客平衡规则
一、主体与客体对立的必然性及其危害
二、主客平衡的必然性及其人类对该平衡的追求与作用
三、法律:主客平衡的关系图式
第十章 法律实体与法律程序
第一节 实体:目的限定规则
一、法律实体的含义
二、法律实体之为法律程序的目的指向
三、法律实体之为法律程序的目的限定
第二节 程序:意思沟通规则
一、法律程序:研究背景、哲理基础及含义
二、法律程序是实现法律实体的意思沟通机制
三、法律程序与法律实体的对应特征及模式
第三节 关系:理想操作规则
一、对一种流行的法律实体与法律程序关系观的反思
二、法律实体与法律程序关系的具体层次
三、法律实体与法律程序的理想关系及其变数
后记
法学范畴的矛盾辨思是2017年由法律出版社出版,作者谢晖。
得书感谢您对《法学范畴的矛盾辨思》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