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戏域外传播研究

南戏域外传播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南戏是中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在中国戏曲史与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吸引了域外学者的关注,南戏也因此得以在域外传播。

内容简介

本书即以南戏域外传播为对象,集中探究海外学者对南戏的研究、译介、改编等最新成果,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独特价值的方法和视角。

作者简介

作者石峻山,1981年生,男,英文名Josh Stenberg,加拿大温哥华市人。哈佛大学本科,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南京大学博士,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出站博士后。现任教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中国研究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南京大学海外学院外籍教师,印尼艺术学校、台湾戏曲学院研究员,江苏文学翻译与研究中心成员,《中华人文》副主编。已在《国际戏剧研究》《亚洲戏剧期刊》《国际英文文学评论》《加拿大比较文学评论》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于2014年参与了浙江省哲学社科重大项目“南戏传播研究”,为其中子项目“域外南戏传播研究”负责人。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研究传统戏曲 弘扬中华文化

总结南戏域外传播经验 助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高尚且真诚的目标”

一、 从《琵琶记》到《琵琶歌》

二、 美国对《琵琶歌》的接受史:充满矛盾的尊重

三、 结语

从大巴赞到洪涛生

一、 产生初始影响的大巴赞《琵琶记》法译本

二、 洪涛生(Vincenz Hundhausen)于北京的改述

三、 其他译本与编译本

四、 总结

近代日本的南戏研究(1890—1945)

一、 明治后期的南戏研究(1890—1912)

二、 大正时期的南戏研究(1912—1926)

三、 昭和前期的南戏研究(1926—1945)

明治词曲开山

一、 中国俗文学研究史上的多个“第一”

二、 日本高等学府讲授中国俗文学的第一人

三、 南戏研究史上的拓荒者和里程碑

南戏《琵琶记》在日本的翻译与研究

南戏《琵琶记》的深度英译及其对中国戏曲“走出去”的启示

一、 《琵琶记》之深度翻译

(一)副文本的运用

(二)翻译策略

二、 莫译《琵琶记》对中国戏曲“走出去”的启示

(一)选择权威出版社和有戏曲学科背景的译者

(二)发挥学术书评和意见领袖的传播作用

(三)注重文本中的文化传递,深度翻译要“适度”

(四)区分剧本中的文本要素和语言层次特征

(五)区分对待中国戏曲剧本中的诗歌翻译

三、 结语

《琵琶记》与英语《琵琶歌》主题思想的对照性解读

一、 英语《琵琶歌》的改编过程

二、 英语《琵琶歌》的主题转换

三、 英语《琵琶歌》反映的西方伦理观

四、 结语

“他者”之镜像:论南戏《琵琶记》的跨文化戏剧改编

一、 跨文化戏剧

二、 《琵琶歌》的改编起因

(一)对西方“自我”的戏剧传统致敬

(二)改良西方的现实主义舞台

三、 《琵琶歌》呈现的中国戏曲元素

四、 《琵琶歌》本土化的主题思想

(一)《琵琶记》中的人本关怀

(二)《琵琶歌》中的基督思想

(三)《琵琶歌》的诗学意义

五、 结语

中西合璧:英语《琵琶记》在夏威夷舞台的传播与接受

一、 夏威夷大学戏剧社的制作

(一) 演出成功原因分析

(二)演出目的

二、 夏威夷华系公氏会的制作

三、 结语

中国戏剧的翻译与朝鲜半岛戏剧文学的建设

一、 引论

二、 梁建植的翻译思想

三、 《琵琶记》的翻译策略

四、 结语

南戏海外研究摭论

一、 南戏海外研究概览

二、 南戏海外研究的选题与取向

(一)第一阶段:1960年代以前

(二)第二阶段:1961-2000年

(三)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

三、 南戏海外研究的优长与缺失

(一)南戏海外研究的优长

(二)南戏海外研究的缺失

“他者”想象的缺位:英语学界的南戏研究

一、 近五年英语学界的中国古典戏曲研究概况

二、 英语学界的南戏研究

(一)七八十年代英语学界南戏研究的开拓

(二)三十年来英美学界“南戏”想象的缺位

三、 英语学界南戏“想象”乏力之缘由

南戏起源考论

一、 默转潜移的学术语境:晚近佛学的复兴到中印比较文艺研究的兴起

二、 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文化移动论”的建构至“印度水路”的描绘

三、 学科演进的实现路径:“输入说”的衍化与现代南戏研究的专门化进展

四、 结语

向下的指针:田仲一成笔下的“演剧”与南戏研究的“民间立场”

一、 溯源与回归:“民间性”话语的内置与研究理念的民俗学回摆

二、 田仲一成笔下的祭祀与演剧:南戏与乡村组织及民俗行为的同质化

浅析新加坡莆仙戏与兴化木偶戏的南戏影响

一、 研究兴化传统戏曲之旅的启发

二、 新加坡莆仙戏与兴化木偶戏之相关研究

三、 宋元南戏于莆仙戏曲之熏陶——历史概论

四、 南戏目连表演与福建兴化目连戏之关联

五、 新加坡兴化戏曲之南戏遗响

六、 浅论《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与《目连尊者》的南戏足迹

波兰汉学家日比科夫斯基及其南戏研究述论

一、 南戏起源研究

二、 宽广的南戏研究视野

三、 解读戏曲文化现象的独特视角

四、 余论

美国汉学家雷伊娜《张协状元》喜剧脚色研究述论

一、 戏曲脚色独有特征的研究

二、 《张协状元》喜剧脚色研究

(一)末脚

(二)净脚

(三)丑脚

三、 对中国脚色体制研究史的梳理

四、 结语

美国汉学家雷伊娜的早期南戏“负心书生”剧研究述论

一、 雷伊娜“负心书生”剧研究概况

二、 负心书生剧的社会揭露作用研究

三、 负心书生剧中的“报复”研究

四、 余论

南戏域外传播研究是202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加拿大] 石峻山。

得书感谢您对《南戏域外传播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电影影像表达与跨文化传播 电子书
本书为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研究勾勒了三个支点:文化、影像表达、好莱坞电影。即以文化作为基础,以影像表达作为切入口,以美国好莱坞电影作为参照来进行考量和研究。全书共分为九章,梳理了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简史,分享了《红高粱》《卧虎藏龙》等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典型案例,探讨了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语境及实践经验,分析了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了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策略和思考。
银皮书:2020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年度报告 电子书
本书共五章,内容包括:2020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概述、2020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渠道分析、2020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效果研究、2020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类型研究、2020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问题与策略。
银皮书:2013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年度报告 电子书
本书是在对2013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梳理总结的前提下,在建立并完善国际传播研究理论与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进一步提高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能力提出了具有针对性与有效性的意见、建议,内容包括2013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内容研究、2013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效果研究、2013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渠道多样性研究、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应解决的核心问题等。
书画研究.3 电子书
《书画研究》致力于中国书画的传统梳理,关注当下中国书画的创作、教学和发展动态,研究、探索中国书画的发展方向。书画市场已成为影响当代书画发展的重要因素,《书画研究》致力于对当下书画市场进行调研,并努力与有眼光的收藏界人士和机构合作,以期端正收藏心态,引导良好的市场走向,并推介有实力的艺术家。
唐前“乐象”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主要研究唐前儒家文化语境下的“乐象”问题。“乐象”在先秦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建立在周代广泛的礼乐实践之中,是诗、乐、舞合一的大型综合艺术形象。“乐象”它借助乐诗、乐歌、乐舞来表达抽象的礼义与乐义。“乐象”的构成为:富有文化意味的和声、作为乐段的诗歌,以及盛大的舞容。象征性是“乐象”最根本的属性。“乐象”的功能分为内外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在的宗教、政教、道德伦理功能,另一方面是内在的,即对个人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