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ABA的原理和实践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是写给那些刚了解应用行为分析(ABA),却还是一头雾水的发育障碍儿童家长和支持者的。书中指导家长在居家环境中以ABA的视角看待孤独症孩子的行为特征,并全面开展家庭干预。书中还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支持工具,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制作适合自己的工具。
本书特别介绍了用ABA进行家庭干预的6个案例。案例由家长亲自撰写,讲述了他们从得知孩子确诊孤独症的震惊、沮丧、不知所措,到听说ABA,学习ABA,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ABA,进而看到孩子进步的历程。案例真实,情感充沛,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上村裕章,曾在美国内华达州立大学雷诺分校学习ABA(应用行为分析),之后在为期1年的ABA实习中,直接参与了发育障碍成人的行为干预服务。在美国太平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2年间,在保育院、幼儿园、社区中心、心理诊所等实地进行了临床实践及研究。
后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及洛杉矶的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以行为学专业人士、行为训练师和行为咨询师的职业身份,积累了大量的ABA临床经验。回到日本后,在神户创办了行为教育咨询机构(BEC),为日本的家庭、学校、社区提供基于ABA的综合行为教育服务。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中文版推荐序
前言
阅读指导
第一部分 ABA(应用行为分析)是什么
基础篇 理解孩子为什么这么做
一、对于“人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行为?”的几种回答方式
二、ABA(应用行为分析)是什么?
三、行为是什么?
四、“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指什么?
五、为什么要进行ABC分析?①
六、强化物具体是什么?
七、为什么要进行ABC分析?②
八、行为的“外观”和“内容”
应用篇 改变行为
一、摘掉标签,理解孩子当前的行为
二、行为改变和塑造的过程
三、按照步骤开始
四、发育障碍儿童的行为干预实践
第二部分 ABA干预实例
实例1 汤米,4岁,男孩(孤独症谱系障碍倾向)
实例2 佑太,8岁,男孩(孤独症谱系障碍)
实例3 小庆,8岁,男孩(孤独症谱系障碍)
实例4 小淳,6岁,男孩(孤独症谱系障碍,伴轻度智力障碍)
实例5 小松,7岁,男孩(孤独症谱系障碍)
实例6 汤姆和汉娜,6岁和5岁(普通儿童,兄妹)
第三部分 ABA支持工具
一、ABC 分析表
二、刺激偏好评估表(SPA):“喜欢什么”测试
三、摘除“标签”的支持工具表
四、问题行为清单
五、“将问题行为转换为目标行为”工具表
六、任务分解表
七、行为数据记录表
八、行为干预计划(BIP)表
九、登山棋样式的代币表
十、代币表
十一、代币表和后备强化物交换券
十二、行为训练师使用的视觉时间表
十三、训练任务举例
ABA知识自测
后记1
后记2
作者简介
家庭干预实战指南是2023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作者[日] 上村裕章。
得书感谢您对《家庭干预实战指南》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