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类学(第一辑)

中国人类学(第一辑)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中国人类学》为人类学领域的以书代刊的连续出版物,本书是第一辑。

内容简介

“中国人类学”系列以推动中国人类学整体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为宗旨,立足中国本土,面向海外同行,定位前沿高端,注重理论创新。通过刊登国内外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反映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和严肃成果,以期成为中国及国际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学术园地。

本辑分为路学研究、全球化专栏、青年学者专栏和书评等几个部分。

作者简介

编者周永明,重庆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人类学中心主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人类学系教授。曾任美国著名智库威尔逊国际中心,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和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著有《历史语境中的网络政治:电报,互联网和中国的政治参与》及《二十世纪中国禁毒史:历史、民族主义及国家形塑》等英文专著,中文版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近年来主要从事其开辟的“全球代中国”与“路学”研究,并主编《中国人类学》辑刊。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本期文章

全球代中国:《中国人类学》发刊词

前进与后退:中国西南边疆的古茶林、少数民族与模棱的现代性

伏藏与主体建构:当代藏汉的佛教互动

“医生”的“隐身衣”:一个景颇族村寨的权力/知识与日常生活

族群关系的结构过程与村落地权实践——村落经验中的区域社会思考

Migration and China in the Chinese Century

The Promise and Problems of African Traders in Guangzhou: When Will We See a Chinese Barack Obama?

Transnational Population Movements and the Formation of Plural Society in Taiwan

公路、地方政治与社会变迁

阿尔泰山区游牧牧道: 现代化挤压下的游牧文化空间

历时性视域中的社区过程与道路的隐喻——对甘庄道路的人类学研究

水道开辟、土客互动与区域建构——以都柳江下游富禄镇商业化为例

“狱路”的力及其隐喻

宗教复兴的三个面向:评三部中国人类学近作

评《寻找天堂:中国都市的中产阶级生活》

评《统治教育的欲望:中国文化、政治和学校》

评《我的凉山兄弟》

评《香港重庆大厦——世界中心的边缘地带》

评《丽江故事:中国改革以来的萨满,出租车司机与落跑新娘》

编后记

中国人类学(第一辑)是201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周永明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人类学(第一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政治人类学评论(第9辑) 电子书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政治人类学研究所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九辑。
舆论学研究(第一辑) 电子书
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舆论学研究会的会刊,由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主办,本册是第一辑。
当代中国生态人类学 电子书
本书试图展示生态人类学在我国研究理论、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邻域的三个方面的研究前沿。
文学人类学研究(2018年第2辑) 电子书
《文学人类学研究》由四川大学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和文学人类学研究会联合主办,为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刊,设有栏目: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批评、文学人类学田野考察、多民族文学与文化研究、口头传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世界少数族裔文学研究、神话与历史、社会记忆与身份认同、跨文化比较等,不但聚焦古今关联的学理分析,而且深入乡村、牧区、边疆乃至海外进行多区域的田野考察与跨文化比较。
城乡社会学评论(第一辑) 电子书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期刊,本期是第一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