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兰州大学人类学影像映坛汇集了国内顶尖学者进行放映和学术交流。
内容简介
2017年起,兰州大学开设“兰州大学人类学影像映坛”,有计划地邀请国内在影视人类学(视觉人类学)方面有一定建树的学者携带代表性人类学影片作品到兰州大学进行放映和学术交流,同时完成一次学术对谈,对谈内容以对谈学者的学术兴趣和研究方向为主,兼顾影视人类学学科发展相关话题。目前,“人类学影像映坛”已累计邀请十多位有较强影响力的学者,如庄孔韶、邓启耀、雷建军等。《影视人类学西北访谈录》第一辑拟收入2017年共七位学者的访谈记录,经初步整理后,访谈文字约为30万字。本辑为第一辑,计划2020年出版第二辑。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文前辅文
序一 从跨学科视野反思影视人类学
序二 天生良知铸梦人
编者的话 民族志电影是什么?
这是一个数字时代,我们需要试验
学院派与不拘泥
民族志电影可能的几个面向
《金翼》的学术传承
从小荧幕到大银幕,蹚一条自己的路
《喜马拉雅天梯》
理工男进入清华传媒的道路
关于“清影放映”
《我在故宫修文物》
《大河唱》
学者电影:呈现不同的表达
关于学者电影
关于学科发展
中国影视人类学学会与影视人类学研究室
先做事,这很重要
多重观看的意义
早期的影像探索
学科的核心与边界
关于多重观看
影像建构的观念世界
影像赋权和两重田野
影像,是我们应当承担的责任
“闯入”影视人类学的“土”专家
乡村影像给我的感受
云之南纪录影像展与东亚所
云南影像史的几条线索
影像的力量和我们的责任
影像中的人和他们的世界
研究路径和影像反思
田野关系与文本呈现
关于二阶电影
学科建设与交流
让·鲁什的遗产
学科未来发展
民族志电影的边界与市场
不计成本、不遗余力地拓展学科影响力
从国际法到人类学
“不计成本”地推动学科建设
影视人类学的三重门
从诗歌到影像
《七圣庙》
影片背后的故事
民族志电影的生产现状和出路
跨文化拍摄与虚构影像
接下来要做的几件事
致谢
微行集:影视人类学的道路(第一辑)是202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海飞。
得书感谢您对《微行集:影视人类学的道路(第一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