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实证:给教师的教科研建议

走向实证:给教师的教科研建议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本引导普通教师走向实证研究的入门指导手册。

内容简介

走向实证研究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何谓实证研究?就是拿出证据来。说话要有证据,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教师把行动研究做成实证研究可以提升研究水平、成果价值。按照实验的思路把实践的行动研究朝着科学的实证研究道路上转型,既不难也有意义。

本书以课题研究为核心,旁涉非课题研究。立足实证研究的路径,站在今天的门槛上,给教师分享一些成功的经验。站在教师的立场上,以实践的视角看教育科研,突出实践性,兼顾学理分析。它不对教育科研做宏观、中观的论述,不追求面面俱到,而是对教师怎样学做教育科研、实证研究,做以点带面的微观解读,而后给出建议。

作者简介

编著者黄建初,上海市特级教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原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浦东新区政协常委,民盟浦东新区副主委。

从事普教科研的指导与研究,致力于教师研究方法、教育写作和专业成长的探索,主张勇于挑战、勤于学习和善于反思是优秀教师的必由之路。担任名师工作室导师,培养了一批科研骨干。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走向实证研究不难

第一单元 入门并不难

如何从问题出发选择合适的课题

如何借鉴理论视角来设计课题

课题选择设计例析与借鉴

教师学做课题研究的意义

要学点教育史、教育哲学和形式逻辑

教师要学做文献研究吗

如何做文献阅读与文献综述

第二单元 方法有依循

研究方法的演变——走向实证研究

行动研究是一种研究方法还是研究方式

如何做课堂观察

如何做课后访谈

如何做问卷调查

调查研究的阅读与借鉴

如何做前后测及数据分析

第三单元 扎根在职场

如何做经验的总结与提炼

借助“第三只眼睛”提升经验的价值

如何以课例研究支撑课题研究

以经验提炼撰写课堂观察与分析

以问题剖析撰写课堂观察与分析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不妨以写驳论文培育批判性思维

第四单元 写作重证据

如何撰写读后感

如何撰写教育案例

如何把案例评析做成经验论文

如何撰写课例研究报告

课例研究报告的阅读与借鉴

课例研究中的论文写作

如何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后记 斜风细雨科研路

走向实证:给教师的教科研建议是2022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黄建初 编著。

得书感谢您对《走向实证:给教师的教科研建议》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咨询的奥秘:寻求和提出建议的智慧 电子书
  《咨询的奥秘:寻求和提出建议的智慧》一书自首次出版迄今已近二十年,一直长销不衰。在本书一个个诙谐精巧的故事背后,是作者在数十年业界经历中,对“咨询”这一过程深刻体察后凝炼出的睿智见解。它们早已超过了咨询行业的界限,相信无论你是“问”还是“答”的一方,《咨询的奥秘》都能带给你一些启迪和反思。  本书深受咨询专业人士推崇和欢迎,是一本畅销多年的经典著作。 本商品两种印刷封面,随机发货:{simg}//img10.360buyimg.com/bookDetail/jfs/t1609/124/1355827621/116339/30fa0f36/55c477ceNb5a85321.jpg{eimg}
教师的实践哲学 电子书
本教材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构建中国特色教师教育实践话语体系为目标,以教师教育学和教育哲学为学科基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课程思政,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着重解决当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沟通问题。以精心编排的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为引导,将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所必然涉及的教育主题和理论——教育有何价值(教育价值及价值教育)?教师为何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反思能力(教师与教育实践哲学)?为什么要
走向文化创意 电子书
本书是由多篇“文化产业”相关的论文集合而成,紧紧抓住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包括理论争鸣、文创大势、经营之道、体制政策、国际经验、北京文创),分门别类进行分析。
走向交互设计的养老建筑 电子书
本书介绍建筑设计的本质源自人和空间环境的关系,老年人的行为和心理发晨依赖于一定的场所环境、建筑空间环境和老年人的使用体验、情感需求之间是非单向的交互作用关系。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的衰退和心理状态的变化,更加需要通过交互设计增进老年人与其居住生活的空间环境的互动和交流,在建筑空间和老年人行为之间营造良好的交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