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文学与语文教育互动

近代文学与语文教育互动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聚焦文学与教育互动探究和清末民国经典名篇阐释分析。

内容简介

近代文学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文学借助教育推行改革,教育利用文学作为课程资源这种简单的互动关系,而是一种十分复杂的联系:文学在教育中的接受,不仅在每个时段、不同接受者之间存在着差异,而且不同文体、语体、题材、主题的文学文本在中小学语文、语文教科书及课外阅读中的接受命运及其影响因素也不相同。

为了探寻近代教育与文学的互动真实情态,从不同侧面、具体而微地建构一段清末民国文学教育史,并探寻影响文学教育发展的内部规律和外部因素,本书选择了如今仍出现在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孔雀东南飞》《项脊轩志》《孔乙己》等经典名篇,梳理其在清末民国期间的接受史,呈现不同读者(作家、评论家、编者、师生等)对其所作的不同阐释,并试图考察分析。

本书还附录了教案等与文本接受相关的阐释资料。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师备课所用的参考书,您也许可以从中看到这些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的编者们针对某篇文本的处理方式、解读结果,从中体会到一种方法。

作者简介

作者张心科,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文学教育、语文教育史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丛书总序

前言

第一章 《孔雀东南飞》与古典诗歌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及编者选诗的立场

第二章 《木兰诗》与民族主义 女子教育思想

第三章 《项脊轩志》与文言散文的教学功能和选择标准

第四章 《背影》与白话散文的教学功能

第五章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及多种文体特征和多重主旨的作品的解读方式

第六章 《水浒传》与语文教育对古典小说的接受

第七章 《愚公移山》与寓言地位 神话功能 思想教育和文白之争

第八章 《故乡》与评论界对教育界接受经典的影响

第九章 《孔乙己》与作者和编者的不同解读

参考文献

后记

近代文学与语文教育互动是2019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心科。

得书感谢您对《近代文学与语文教育互动》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学前教育专业系列教材:幼儿文学教程 电子书
本书分为基础理论和主要文体上下篇,介绍了幼儿文学概述、幼儿文学的接受主体与文学创作、幼文学的阅读指导、儿歌与幼儿诗、幼儿童话与幼儿寓言等内容。
文化自信与中国外国文学话语建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论文集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文化自信与外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的成果汇编。
与子书 电子书
本书立足于生活小事、日常见闻、所处环境,通过对世界、生命、金钱客观的剖析,阐述为人、处世之道,指出任何事情都要有勇敢、面对、放下、向前的处理方法,并且畅想了未来世界的美好。
将军与红颜 电子书
本书是一部中短篇小说集,共包括6部中篇小说和4部短篇小说。6部中篇小说分别为《将军与红颜》《大地是小姑》《车上的感觉》《晚霞绚烂无比》《钢窗锈迹》《被遗忘的谋杀案》,4部短篇小说分别为《红莲》《水牛》《莲村情话》《特别考场》。这些作品代表了作者的最高创作水准,全部在各类文学杂志上公开发表过,题材有历史人物传记、现代农村生活等,内容积极向上,语言平实流畅,可读性很强。
泪与笑 电子书
本书收入小品文26篇、书话评传9篇、序文4篇、书信41通、译文12篇。梁遇春的文学成就主要是写作英国随笔风格的散文小品,擅长表达充满个性特点的社会人生体验,提供一种“絮语”式议论美文。他散文的数量不多,却多为可以传世的精品,在“五四”之后独树一帜。胡适认为他是“一个极有文学兴趣与天才的少年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