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全面剖析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法律实务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我国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的体例,根据不同行政行为的分类进行章节排序,分为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征收、行政履职、行政侵权、行政给付、行政登记、行政协议、信息公开、行政赔偿等,同时加入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主体资格、受案范围、裁判规则等常见的程序内容。
本书根据典型性、新颖性、可读性、实用性的标准,选取近年来司法实践中回应新问题和有指导意义的案例,突出主要争点进行评析。
每篇案例的框架结构均由四部分组成:
一是基本案情和行政救济策略,包括案件可选择的救济途径和具体处理方案,对读者处理类似纠纷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是诉讼(复议)情况及处理结果,简明介绍案件情况,突出主要问题;
三是争议问题和法律评析,针对主要争点,着重介绍相关法律规定和法理,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和精准运用法律;
四是相关法律条文和参考资料,有利于读者开阔视野,进一步检索、汲取相关判例和专家的权威意见。
作者简介
编者朱加宁,北京浩天信和(杭州)律师事务所主任、一级律师。华东政法学院法律本科毕业,浙江大学法学研究生,中国政法大学在职法学博士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和律师学院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现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律师协会法律顾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杭州仲裁委、广州仲裁委仲裁员。曾获浙江省优秀律师、浙江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出版过《律师事务技能十字诀》《律师办案的思维和方法》等多本专著,在全国性法学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文章。在最高人民法院和省级高院办理过不少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民商事、刑事、行政案件,不少成功案例被中央媒体和省级媒体报道。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委会
总序
编写说明
第一章 诉讼主体
1. 不服经批准的行政行为可向批准机关的上级申请行政复议
2. 行政行为的利害关系人具有行政诉讼原告资格
3. 行政许可诉讼案可以将署名机关和批准机关列为共同被告
第二章 受案范围
4. 行政案件立案审查时不能以诉的利益取代受案条件
5. 反复申请行政复议后起诉属于滥用诉权,法院可不予受理
6. 公务员招录纠纷属于外部行政争议,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第三章 行政处罚
7. 行政处罚不得违反过罚相当原则
8. 行政机关没收较大数额财产应当适用听证程序
9. 行政处罚不得违反一事不再罚原则
第四章 行政强制
10. 无证建筑未经合法程序认定不能视为违法建筑予以强拆
11. 行政机关故意长期不处理扣留财物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
12. 行政强制决定正当不等于强制行为必然合法
第五章 行政许可
13. 行政许可延续的申请条件不同于重新申请条件
14. 环保行政许可审查应保障公众参与权
第六章 行政确认
15. 职工见义勇为受伤或死亡应当视同工伤
16. 撤销重作案件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基本相同的行政行为
17. 宅基地登记发证后家庭成员的异议纠纷不属于土地权属争议
第七章 行政征收
18. 行政征收批复等内部行为外化后具有可诉性
第八章 行政履职
19. 会议纪要议定事项可以转化为政府法定职责
20. 公安机关不得以存在民事纠纷为由不履行法定职责
21. 行政执法不能违反禁止不当联结原则设定附加条件
第九章 行政侵权
22. 行政自由裁量权依法应受比例原则的约束
第十章 行政给付
23. 对行政惯例形成的信赖利益应予以保护
24. 行政给付诉讼的适用范围及诉讼规则
第十一章 行政登记
25. 人民法院对错误的工商登记可直接判决撤销
26. 行民交叉案件的第三人对善意取得的不动产可依法主张权利
第十二章 行政协议
27. 政府不适当履行行政协议应承担违约责任
第十三章 裁判规则
28. 行政诉讼的原告可以一并请求审查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
29. 行政决定未引用具体法律条款属于适用法律错误
30. 实施行政行为无法定程序可遵循时应适用程序正当原则
第十四章 信息公开
31. 行政机关内部处理流程不能作为信息公开延期的理由
32. 高等院校招生过程信息属于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
第十五章 行政赔偿
33. 对违法行政行为应当适用行政赔偿程序进行救济
34. 违法强拆行政赔偿案件中的赔偿原则及赔偿标准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实务与案例指引是2020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作者朱加宁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实务与案例指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