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一本理论与实例结合的病理生理学教材。
内容简介
全书内容共14章,包括绪论、疾病概论、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应激、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
本书内容严谨、实用,体现案例教学的特点,在常规的理论内容以外,增加教学目标、案例分析等模块,注意与后续的专业教学相衔接,使内容更有针对性与趣味性。本书可供本科护理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药学、公共卫生管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等医学类专业使用。
作者简介
编者曹霞,1976年5月,汉族,讲师,湖北通山人。1994年-1999年,就读于咸宁医学院,本科;2005年-2007年,同济医学院,硕士。1999年参加工作,湖北科技学院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于2009年任教研室主任至今。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病理生理学概述
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发展简史
第四节 病理生理学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 疾病概论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
第二节 病因学
第三节 发病学
第四节 疾病的转归
第三章 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第一节 正常水、钠代谢
第二节 水、钠代谢紊乱
第三节 钾代谢紊乱
第四章 酸碱平衡紊乱
第一节 酸碱物质的来源及调节
第二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常用指标
第三节 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
第四节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第五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及其病理生理基础
第五章 缺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第三节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第四节 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
第六章 发热
第一节 发热的原因与机制
第二节 发热的时相
第三节 发热时机体的代谢与功能变化
第四节 发热的生物学意义及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第七章 应激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应激时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改变及机制
第三节 应激时的细胞体液反应
第四节 应激时的物质代谢变化
第五节 应激时机体的功能变化
第六节 病理性应激的防治原则
第八章 休克
第一节 休克的病因和分类
第二节 休克的发生、发展机制
第三节 休克的细胞代谢改变及器官功能障碍
第四节 休克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第九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第一节 dIC的病因和诱因
第二节 dIC的发病机制
第三节 DIC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第四节 DIC的诊断和防治原则
第十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第一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及条件
第二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第三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第四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第十一章 心功能不全
第一节 病因和诱因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分类
第三节 机体的代偿和失代偿
第四节 发病机制
第五节 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第六节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第十二章 肺功能不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第三节 呼吸衰竭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第四节 呼吸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第十三章 肝功能不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肝性脑病
第十四章 肾功能不全
第一节 急性肾衰竭
第二节 慢性肾衰竭
第三节 尿毒症
参考文献
病理生理学(第二版)是2020年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曹霞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病理生理学(第二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