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哲学论丛.第一辑

西北哲学论丛.第一辑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西北哲学论丛》:西北大学哲学学院主编,涵盖哲学论文,每年出版一集。

内容简介

《西北哲学论丛》为西北大学哲学学院主编的系列论文集,收录西北大学哲学学科教师的年度学术论文,论文主题涵盖哲学一级学科的所有内容。本论文集每年出版一集,当年的论文专栏根据收到的论文加以编排。论文坚持政治性、思想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的原则,要求阐述有理有据,均未曾发表,字数在6000字以上,10000字以下,质量特别优秀者可不受字数限制。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总序

目录

马克思主义哲学

论人的生存与宗教崇拜

一 自然生存状态下的自然力崇拜

二 社会共同体中的人的崇拜

三 人的终极追求与终极存在者的崇拜

论融会马克思主义和儒学

一 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 内在基础

三 学术渊源

四 时代特征和理论特征

“中”之自然存在论意蕴

一 “中”不具有本体论的意义

二 “中”之自然存在论内涵

三 “中”之辩证特性

四 结语

马克思的生产现象学初探

导言 马克思哲学与现象学之缘

一 马克思生产现象学的论证前提

二 生产现象学视域下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三 生产现象学视域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现代生活世界的形塑

结语:马克思生产现象学的实践哲学效应

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内在贯通

一 解释世界是改变世界的理论前提

二 改变世界是解释世界的理论归宿

三 马克思哲学中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内在贯通的独特性

中国哲学

从《周易》旧实学到中国新实学

王阳明的良知论和知识分子的道德问题

引言

一 文质思辨的新维度:文籍对道德精神的遮蔽

二 良知和知识分子的道德问题

三 良知和知识分子的人格问题

在德行诠释学与关学之间

一 什么是“德行诠释学”?

二 关学所具有的“德行”特征

三 关学史建构中的德行指向

四 德行诠释学的走向展望

试析汉代儒学的基本特征

“舍空而合神”与“坐忘而体道”:埃克哈特与庄子之会通

一 “神,我是所是”与“道,自本自根”:对最高本原的究索

二 “脱舍”与“无我”:否定式的修行理路

三 默观与体悟:扬弃语言的运思方式

四 出与归的辩证:存有的运行理路

五 “归一”与“守一”:人之生命理想追求

六 结语

“中国哲学诠释学五层次理论”论纲

“理”在什么意义上先于“气”?

引言

一 冯友兰的逻辑在先说

二 略论朱熹的理气先后论

三 唐君毅对形而上在先的论证

结语

外国哲学

四十年来国内分析哲学的演变历程及其影响

一 分析哲学对重建中国现代哲学的影响

二 改革开放40年来国内分析哲学演进的三个阶段

三 分析哲学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

四 分析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

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五重否定

一 发生学观点的批判哲学对思辨哲学的否定

二 人本学和自然学对神学的否定

三 经验主义对理性主义的否定

四 人的自然本质对人的精神本质的否定

五 自然科学对哲学的否定

爱欲与德性

一 爱欲与勇气:斐德若讲辞

二 爱欲与道德:泡赛尼阿斯讲辞

三 结语:爱欲与自我认识

日常生活中的建构性

一 “日常生活”的分裂与对峙

二 批判理论视角下的日常生活

三 异化与建构性

四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五 建构性、异化与日常生活

六 结语

黑格尔的历史观念及其在马克思和克尔凯郭尔那里的变化

一 历史目的在19世纪的实现

二 历史目的的实现被无限地推后

三 反对宏大的历史目的

四 总结

宗教学

当代中国居士佛教的使命与挑战

一 当代中国大陆佛教的处境

二 当代中国大陆居士佛教的使命

三 当代中国大陆居士佛教所面临的挑战

密宗祖师对文殊信仰的推动

略谈弥陀净土信仰的历史形态与现实意义

一 从印度到汉地:弥陀净土信仰的历史传播

二 从慧远到善导:净土宗的立宗进程

三 从佛国净土到人间净土:净土信仰形态的演变

四 从宗教信仰到精神家园:弥陀净土信仰的现实意义

般若学与玄学的合流对僧诗创作的影响

一 般若学与玄学的合流

二 早期僧人诗歌创作的特点

三 结语

10—13世纪的宗教思想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多元文化

一 独立宗教思想体系是各民族巩固政权的文化保障

二 宗教思想文化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文明进步

三 10—13世纪中国北方民族宗教思想的社会与文化意义

彝族与道教关系的思想文化意义

一 彝族与道教之关系概说

二 从思想文化史看彝族与道教之关系

结语

方东美对华严宗哲学精神的诠释

一 圆融无碍:华严宗哲学精神

二 广大和谐:方东美哲学精神

三 交相互摄:方东美对华严宗哲学精神的重构

四 结语

后记

西北哲学论丛.第一辑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学广。

得书感谢您对《西北哲学论丛.第一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哲学入门 电子书
本教材不囿于某一国别、派别、部门的哲学,以尽量公正的态度面对和探究人类的哲学智慧,由浅入深地导引学生从“宫墙外望”到“初识门庭”,生成关于哲学世界的基本图景,使学生在进入哲学之门之时形成对哲学的高层次理解;提高学生的哲学、人文素养,促进理论思维训练;初步领略哲学风采和精华,逐渐感悟智慧的人生境界。教材在探讨哲学的诞生、哲学与智慧、哲学与时代,哲学与思维、哲学与文明、哲学与民族、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派别
哲学导论 电子书
本书是张世英先生所著的入门经典读物。
哲学与人生 电子书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哲学观研究 电子书
本书论述了哲学观与世界观、黑格尔的哲学观、马克思的哲学观、哲学观与现代哲学、当代中国的哲学观念变革、哲学观与哲学研究以及哲学观与哲学教育等七个问题,揭示了哲学的特殊的理论性质和独特的社会功能,展现了哲学发展的自我批判的活力和永不枯竭的理论空间。
哲学心语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具有自传性质的哲学随笔,作者对于自己平生学习哲学的诸种快慰、体味人生百般滋味进行凝练总结,风格闲淡疏朗,与论文迥异。上篇主要是对于哲学的学习、学问的研究、文化的传承等过程的梳理和对点滴感悟的采撷,给人启迪与思考;下篇主要就人性、情感、生活中的挫折及个人生活经历娓娓道来,却有哲思充溢其中,读来让人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