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张居正,明朝政治家,改革功绩卓著,影响深远。朱东润著《张居正大传》。
内容简介
张居正是明朝中后期杰出的政治家,中国历史上六大改革家之一,是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他的改革,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凭借一己之力,力缆狂澜,将大明帝国带上中兴,他从荆州的一个普通家庭起步,其政治生涯从失意困挫到忍耐蛰伏再到春风得意,*终位极人臣。张居正对明朝的弊政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扭转了明朝后期持续颓靡的局势,可以说,张居正的改革无疑是继商鞅、秦始皇以及隋唐之际革新之后直至近代前夜影响*为深远、*为成功的改革。《张居正大传》是朱东润先生由传记理论研究转入传记文学创作的开端,朱东润力主传记创作要“有来历、有证据、不忌烦琐、不事颂扬”,凭借其优秀的文学功底,写就了这部皇皇巨著。
作者简介
朱东润(1896~1988),江苏泰兴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传记文学家、文学史家。1913年留学英国伦敦西南学院。1916年回国,先后在武汉大学、中央大学、齐鲁大学等校任教授,是复旦大学第一批博士生导师之一。曾任国务院第一届学位评议组成员、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领导小组成员。$$$$$朱东润(1896-1988),江苏泰兴人,著名学者,传记作家。曾留学英国伦敦西南学院,对西方传记文学有深入研究。1949年以前,他先后在武汉大学、中央大学和齐鲁大学等高校任教。建国后,担任复旦大学教授,是复旦第一批博士生导师之一。
朱东润冶学严谨,著作等身,代表作有《陆游传》《张居正大传》《陈子龙及其时代》《杜甫叙论》。《陆游传》写于1959年,畅销至今,是宋代名人传记的经典佳作。$$$$$朱东润,(1896~1988),著名传记文学家、文艺批评家、文学史家、教育家、书法家。江苏泰兴人。早年留学英国,归国后曾任教于武汉大学、中央大学、无锡国学专科学校、复旦大学。1929~1943年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任教期间,主要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传记文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52年起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生平著作超过1000万字,主要有《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张居正大传》、《中国文学批评论集》、《史记考索》、《汉书考索》、《后汉书考索》、《陆游研究》、《陆游选集》、《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左传选》、《杜甫述论》、《王阳明大传》、《陈子龙及其时代》、《元好问传》等。$$$$$朱东润,当代著名传记文学家、文艺批评家、文学史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他治学严谨,著作等身,先后撰写了《张居正大传》《王守仁大传》《陆游传》《梅尧臣传》等具有重大影响的传记作品。被称为真正开拓中国现代传记文学领域的第一人。$$$$$朱东润(1896-1988),泰兴人,当代著名传记文学家、文艺批评家、文学史家。解放前留学英国,在伦敦西南学院研究西方传记文学。先后在武汉大学、重庆中央大学、江南大学、齐鲁大学、复旦大学等高等学府任教,是我国著名学者。作品有文学批评专著《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等,传记文学《陆游传》《梅尧臣传》《杜甫叙论》《张居正大传》等。其代表作《张居正大传》,与《朱元璋传》《李鸿章传》《苏东坡传》一起,被誉为“二十世纪四大传记”,是中国传记文学的经典之作。$$$$$朱东润(1896-1988),江苏泰兴人,著名学者、传记作家。曾留学英国伦敦西南学院,对西方传记文学有深入研究。先后在武汉大学、中央大学、齐鲁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任教。其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历史,尤其专长历史人物传记文字的创作。著有《张居正大传》《杜甫叙论》《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陆游传》《文好问传》等作品。$$$$$朱东润(1896-1988),江苏泰兴人,著名学者、传记作家。曾留学英国伦敦西南学院,对西方传记文学有深入研究。先后在武汉大学、中央大学、齐鲁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任教。其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历史,尤其专长历史人物传记文字的创作。著有《张居正大传》《杜甫叙论》《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陆游传》《文好问传》等作品。
《傅斯年讲诗经》
傅斯年(1896年3月26日—1950年12月20日),字孟真,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学术领导人。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他开拓了考古学、清宫档案的收集和研究等很多领域,为中国现代学术研究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第一章 “荆州张秀才”
第二章 政治生活的开始
第三章 休假三年
第四章 再投入政治旋涡
第五章 内阁中的混斗(上)
第六章 内阁中的混斗(下)
第七章 大政变
第八章 初步的建设(上)
第九章 初步的建设(下)
第十章 第一次打击以后
第十一章 从夺情到归葬
第十二章 元老的成功
第十三章 鞠躬尽瘁
第十四章 尾声
张居正大传是2018年由黑龙江东北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出版,作者朱东润。
得书感谢您对《张居正大传》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