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成功挂牌新三板》——让您抢占新资本市场。
内容简介
为了更好地发挥金融对于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也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国务院特设了“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即新三板。作为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全国性平台,新三板不仅是破解此类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有效途径,同时更是大型投资机构进行资本投资的蓝海。既然新三板对于中小企业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判断自己的企业是否适合在新三板挂牌?而在登陆新三板时,企业都需要了解、进行哪些具体的操作步骤呢?登陆过程中、登陆以后,企业又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成功挂牌新三板》即是为了帮助您解决此类问题而生的。在这本书中,不仅以简洁、扼要、易懂的文字为您讲述了企业挂牌新三板的相关知识,同时也指明了新三板与利益各方要如何配合才能更有助于达到双方共赢,更强调了在挂牌成功以后,企业在后续发展阶段要怎样做,才能将登陆新三板的优势完全地发挥出来。通俗、详细的讲解,不仅可帮助中小企业家做出准确的判断,同时也向您展示了具体的挂牌流程与需注意的要点、难点,更可做金融从业人员的业务学习用书。可以说,这本《成功挂牌新三板》就是您抢占新三板、畅游新资本市场的必读之书。
作者简介
汤浩,
北京市汉鼎联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执业律师、房地产经济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律硕士研究生学位。研究生学习期间师从我国法学泰斗梁慧星教授,主要从事民、商、经济法方面理论研究。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师、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成员、石景山区劳动仲裁委员会兼职仲裁员;荣获2014年度海淀区优秀律师荣誉称号。
目前主要从事金融、证券、房地产等商法、经济法相关之业务领域以及诉讼方面的法律业务,先后担任过多家上市公司及国有企业的法律顾问;并参与中国建筑技术集团、万达商业地产、恒大地产、远洋地产、碧桂园等多个商业项目的全程法律服务。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PART ONE 登陆新三板,你要先了解这些
1.国内多层次市场的现状
◆场内市场与场外市场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与市值的相背离
2.回顾新三板发展重要节点,把握企业腾飞之翼
◆受冷落的老三板中诞生潜力新三板
◆2006~2012年间的试点阶段
◆全国扩容阶段
◆试点期间与正式推行的新三板有巨大变化
3.新三板现状:A股市场的“后补”市场
◆新三板4大亮点,证明其巨大发展空间
◆流动性差,市场依然存疑
◆新三板是中国的“纳斯达克+OTCBB+粉单市场”
4.新三板与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之对比
◆中小板、创业板存在的问题与风险
◆登陆中小板、创业板与登陆新三板的优劣之处
5.新三板是注册制创新的领军者
◆注册制与现行核准制的不同之处
◆注册制的推行,有利也有弊
◆新三板成中国推行注册制的首块试验田
第二章 PART TWO 新三板挂牌,有利也有弊
1.登陆新三板,能获取更好的壳资源
◆企业为什么需要重视起壳资源?
◆挂牌新三板,可以帮助企业获得优质的壳资源
◆拥有了良好的壳资源,企业拓展业务将会更便利
2.让融资的想象空间更大一些
◆新三板市场为中小企业实行股权融资模式募集资金提供了平台
◆新三板市场可以有效监督企业自有资金的积累
◆新三板市场将使企业获得价值重估的机会
◆新三板可增强企业的信用等级,促进企业改善经营条件
3.公司管理水准有望“更上一层楼”
◆企业家商业思维与习惯的升级考验
◆新三板市场对团队成长提出了新考验
◆新三板市场有利于公司治理水平持续提升
◆新三板市场使企业管理层更重视战略转型问题
◆新三板市场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4.政府扶持不再是梦
◆难以拒绝的制度红利
◆挂牌新三板,政府有补贴!
5.挂不挂牌,先想想成本高不高
◆不容忽视的规范成本
◆不断上涨的中介费用
◆挂牌后的运营成本
◆挂牌后的其他费用
6.控制权流失风险进一步加大
◆公司控制权与实际控制人
◆历史教训:早期苹果公司给出的警示
◆大股东控股比例的变化,对公司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第三章 PART THREE 明晰:你的企业适合挂牌新三板吗?
1.挂牌不等于发展,认知新三板5大误区
◆新三板也是上市?否!
◆挂牌成功就可获得大量融资?否!
◆上了新三板就可以转板上市?否!
◆新三板可以实现股东财富极度增值?否!
2.哪些企业适合挂牌新三板?
◆技术含量高、处于初创期的企业
◆拥有一定盈利能力却遭遇发展瓶颈的企业
◆未来2~3年内有上市计划的企业
◆受IPO政策限定,暂时难以上市的企业
◆寻求并购与被并购机会的企业
◆致力于进行新兴产业开拓的冒险型企业
◆暂时不需要融大额资金的企业
3.对于企业,新三板也有自己的喜好
◆优质型企业、创新型企业最易挂牌新三板
◆四类企业,新三板不欢迎
4.互联网:挂牌最多的行业之一
◆挂牌新三板,互联网企业可获得诸多好处
◆什么样的互联网企业适合新三板?
◆挂牌新三板,互联网企业面临三大挑战
5.你的公司能进入创新层吗?
◆新三板分层方案,明确三大方面的内容
◆三大特点,进一步规范化新三板市场
◆警惕:创新层是一把双刃剑
6.P2P公司为何挂牌难?
◆什么是类金融企业?
◆互联网金融与P2P网贷
◆相关各方资信欠缺,导致类金融企业挂牌申请被叫停
◆类金融企业与新三板“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主定位不相符
◆类金融企业挂牌并非无望,只是需要国家进一步规范
◆P2P挂牌新三板,并不存在行业限制
第四章 PART FOUR 看清红线,让挂牌成功概率大一些!
1.存期未满两个会计年度?再等等
◆依法设立且存续满两年
◆存续满两年是指存续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
◆中介机构做出具体判断的主要依据
2.不具备持续经营能力:最重要的挂牌障碍
◆什么是持续经营能力
◆明确四条具体经营标准,判断自己是否可挂牌
◆了解持续盈利能力的四大要素,并明确具体的标准
3.资金链健康是前提
◆外部资金结构会影响融资企业的长期发展
◆增强经营模式的资金稳定性,增强收益保障性
4.公司治理机制健全,合法规范经营
◆公司治理方面的要求分析
5.莫对股权权属纠纷心存侥幸
◆股权明晰
◆三途径,真正实现“股权明晰”
◆股票发行和转让合法合规
6.夯实会计基础,再说挂牌
◆严格规范销售采购
◆紧抓资金管理
◆夯实会计基础
◆进一步规范收入确认
◆强化成本费用规范化
7.重视“主办券商制度”
◆主办券商的持续督导,督导的是什么?
◆注意:主办券商并非公司的“保姆”!
◆与代工的“保姆”相比,主办券商的持续督导其实就是“管家婆”服务
第五章 PART FIVE 推进流程进展,让挂牌更顺利一些
1.从五大阶段入手,了解新三板挂牌程序
◆第一阶段:决策挂牌新三板,做好前期准备
◆第二阶段:协助中介机构进行尽职调查阶段
◆第三阶段:改制重组阶段
◆第四阶段:推荐挂牌阶段
◆第五阶段:股份挂牌前准备阶段
◆第六阶段:股份上市交易阶段
2.企业上新三板,股权改制的重要性和步骤
◆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应具备的条件
◆正式股改,需走七大流程
◆改制具体操作过程中,注意11大步骤
3.明确中介职责,更好配合
◆主办券商:降低股权投资风险
◆会计师事务所:鉴定企业资产并服务于企业
◆律师事务所
4.重视流程中“意见反馈”这一步骤
◆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接收标材料
◆系统公司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
◆中国证监会接收与受理材料,并出具核准文件
◆反馈意见量大?重点在于中介机构是否做到位
◆了解挂牌审查要点所在,着重解决此类问题
5.了解监管层重点关注问题,提前做好准备
◆财务制度规范性(48.03%的公司被质询此问题)
◆持续经营能力(43.06%的公司被质询此问题)
◆资质(35.20%的公司被质询此问题)
◆异常财务状况(34.78%的公司被质询此问题)
◆关联交易(33.33%的公司被质询此问题)
◆内部控制(32.92%的公司被质询此问题)
◆收入真实性(32.51%的公司被质询此问题)
◆股东与实际控制人合规性(30.85%的公司被质询此问题)
◆股权稳定性(26.09%的公司被质询此问题)
◆税收补贴与缴纳(22.98%的公司被质询此问题)
6.让信息披露更合规
◆报送备案文件中,需要有披露文件
◆股转公司对信息披露的具体要求
第六章 PAR TSIX 掘金新三板,遵循重要游戏规则
1.洞悉新三板协议转让方式
◆新三板实施“协议+做市”的混合交易制度
◆协议转让的几大分类
◆在协议转让方式下的两种交易报单方式
◆协议转让交易中的不合理之处
◆新三板协议转让要求极为严格
2.做市交易,激活市场流动性
◆做市商制度的核心机制
◆做市转让方式下的委托与申报
◆新三板引入做市商制度,对自身成长大有裨益
◆了解做市商做市步骤,为选择做市商做好准备
◆依据企业情况,选择是否参与做市商制度
3.指数时代的全面来临
◆为何新三板揭牌两年后,才推出指数?
◆指数的推出,可大大加强新三板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4.利用定向增发,展开融资
◆挂牌的同时可定向增发
◆新三板定增融资的两种制度
◆定向增发的购买者身份、定价等具体要求
5.交易规则:股份转让及限售
◆发起人持股的转让限制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持股转让限制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外的其他股东持股转让限制
◆董事、监事、高层管理人员持股转让限制
◆对挂牌前十二个月内增资部分股份的转让限制
◆外商投资股份公司发起人转让股份限制
◆挂牌公司发行新股的转让限制
◆并购重组中收购人获得的股份转让限制
◆因非转让原因获得的股票转让限制
第七章 PART SEVEN 玩转新三板,与“朋友圈”成员达成协同
1.政府:政府支持是企业登陆新三板的助推器
◆地方政府支持当地企业挂牌新三板
2.监管支持机构:了解要求,才能更好贯彻要求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
◆证券结算登记机构
3.市场发展助力者: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
◆什么是公募基金,什么是私募基金
◆优势不同,两种基金各有千秋
◆国内允许公募基金参与到新三板中去
◆私募基金:非符合监管要求的产品不可投资于新三板市场
4.找对券商,便是找到了伯乐
◆在选择之初,多关注主办券商的持续督导能力
◆知己,了解企业的具体诉求
◆知彼,了解即将合作的券商具体能力
5.主板上市公司:你要“嫁”给谁?
◆新三板并购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新三板并购,呈现六大特点
◆被并购期间,重点关注四大问题
◆上市公司收购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具体操作过程
6.入局新三板,信托成抢钱新人
◆信托有先天优势投资新三板
◆信托推出新三板产品,可分为三大类型
◆多种模式,皆侧重于安全性
第八章 PART EIGHT 保持警惕,明确挂牌后的后续发展方向
1.进行有效信息披露,进入公众眼界
◆信息披露的原则
◆定期报告的披露要求
◆临时报告的披露要求
◆其他重大事件披露
2.与主办券商保持良好关系
◆拖欠券商费用,相当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终止挂牌:主办券商单方面解约的最坏后果
◆更换券商,对双方都不是好事
◆中途更换券商,接手者寥寥
3.开展并购重组,全力发展自我
◆三大理由,造成新三板并购火爆
◆轻资产类型,成为资本追逐的主要目标
◆独特走向:融资壮大后展开反向收购
4.下一个暴富机会:新三板转主板
◆转板好,但成本也不小
◆新三板转板上市?先阅读一下条件
◆新三板转创业板,以增强市场流动性
◆尝试转板?先考虑存在的风险
◆转板以前,先全面梳理公司情况
5.大胆探索,利用优先股等融资工具
◆优先股:优先保障股东利益的股份
◆两大优势,鼓励公司发行优先股
◆对比标准,看自身是否适合发行优先股
◆公开发行优先股时,谁是首先发行对象?
6.热点领域,为何还有摘牌之选?
◆逾三成摘牌企业成功转板
◆上市公司收购成为新三板摘牌企业之主要走向
◆无理由的主动摘牌
◆因违背新三板规定,被监管层强制摘牌
◆信息披露违规而被摘牌
成功挂牌新三板是2016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作者汤浩。
得书感谢您对《成功挂牌新三板》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